王 媛
(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10級碩士研究生,211100)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對外交流的日益加深以及進出口行業(yè)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與科技相關的各類翻譯,科技翻譯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科技翻譯中,科技術語的翻譯尤為重要,同時,由于科技術語的專一獨特性,也給科技術語的翻譯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那么到底什么是術語呢?術語是擔任著一定的定義功能并以嚴格的系統(tǒng)性、單義性、在專業(yè)科學范圍或者知識領域內無同義詞為主要特點的一類型詞匯。通俗的說,術語就是用來描述某一個學科系統(tǒng)知識的核心關鍵詞,它們具有獨特性和專一性。
科技術語集中反映了科學概念和科技內容,是科技信息的主要載體,也是科學論述的必要條件。準確無誤地翻譯術語應該是正確理解和再現(xiàn)原文內容的前提和科技翻譯的基礎。但是目前在術語翻譯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概念不準確、名稱不科學、譯名不統(tǒng)一、一詞多譯、用詞生澀難懂等等。為此,可以歸納總結出翻譯科技術語的三條基本原則:
根據(jù)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規(guī)定以及現(xiàn)代術語學原理的定義:一個術語只指稱一個概念,一個概念只用一個術語表達。在完全不同科技領域里面,對于不同概念和事物,應當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始終堅持一詞一譯。“對表達同一概念的幾個同義術語,筆者主張貫徹概念與術語一一對應的單義原則,異詞同譯,以消除不必要的同義術語所造成的混亂。”(馬清梅,1997)例如這些詞的翻譯:megavolt百萬伏(特)、kilowatt千瓦、microampere微安(培)、decibel分貝、radar-man雷達手、valve-guide閥導。這是典型的一個詞一個意思的翻譯,具有一定的確定性。
從詞匯學角度來說,術語的特點是簡單易懂。翻譯科技文獻的目的就是要把科技知識傳達給讀者,要求所用的語言形式,特別是含有科技內容的大量術語,應力求簡明明了,以免影響對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對于longrangeandtactical navigationsystem 的翻譯,這是科技術語中較長的合成詞,它的全稱是“遠程戰(zhàn)術導彈系統(tǒng)”,但是為了簡單明了,就可以根據(jù)它的縮寫詞“LORTAN”來進行音譯,翻譯為“羅坦系統(tǒng)”。
“符合國家、國際有關標準的規(guī)范化原則”是指符合國內的和國際制定的條例和規(guī)定,因為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對于一些專有詞匯是有特定的規(guī)范和要求的,這些規(guī)范不因時間和地點而改變。在吸收國外表達事物新概念的術語時,通常是根據(jù)外文術語所表的概念,利用漢語的構詞材料,按照目的語漢語的構詞法,創(chuàng)造對等的新術語。因此,一些意譯過來的術語,只保留了原文術語所表達的意思,舍棄原文術語中的形態(tài),但卻保持了漢語構詞特點,通俗易懂,偏于流傳。例如,“第一桶金”的英譯文使用最頻繁的是the first bucket of gold,但這是地道的英語表達嗎?“據(jù)首創(chuàng)者沙葉新先生(1997)的說法,“第一桶金”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格言”(王方,劉志紅,2005:23)。
科技翻譯與其他文本的翻譯有著極大的不同,例如文學文本的翻譯中,一個固定的搭配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譯法,例如馬克·吐溫的《亞當夏娃日記》中“The scratched Experiment shuns the thorn”在文愛藝和譚慧娟兩位譯者筆下,就有兩種不同的譯法:
文愛藝:“有了被劃傷的經(jīng)歷,就可以回避荊棘”(文愛藝,2009:E-015 )。
譚慧娟:“一朝被擦傷,永遠避荊棘”(譚慧娟:2003:P119)。
對于一句格言的翻譯,兩位譯者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翻譯方法,前者通俗易懂,后者以對稱的格言形式進行對等翻譯,言簡意賅,兩種翻譯手段各有優(yōu)劣,在不同的譯者和不同的翻譯環(huán)境下,在文學翻譯中的翻譯常會有一詞或者一句多譯的情況,并且各種不同譯本之間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對應的標準不同,就使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但是,在科技術語的翻譯中翻譯中,要遵循單一性,簡明性以及規(guī)范性的原則。例如:
不可否認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使生物研究邁上了一個臺階,面對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長度的基因序列,我們可以先將序列映射(map)成數(shù)字的形式,再利用計算機飛快的計算速度來分析數(shù)據(jù),從中得到有用的生物信息。再比如說,人們通過觀察螞蟻的集體行動和通信方式后受到啟發(fā),所提出的蟻群算法,在解決大規(guī)模的VRP問題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譯 文:It is undeniable that bioresearch has reached a new level via the utility of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In the face of the length of 10 million or even more than the millions for DNA sequences, we can map the sequences into figures and analyze the data by computer calculating, from which we will get the useful biological information.Similarly, the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by observing ants’ colony behavior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system, from which good effects were obtained in solving the VRP problem.
譯文中相對應的“生物研究- bioresearch”、“基因序列-DNA sequences”、“蟻群算法 -he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等翻譯,是遵循科技術語翻譯三原則的典型例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術語的規(guī)范化對科技的發(fā)展、信息的傳遞以及科技交流和標準化工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在閱讀一些科技文獻時,有時會碰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術語,主要就是因為這些術語有若干個翻譯版本,這些不同的翻譯版本反而會影響我們對原文的理解和把握,甚至會造成一些嚴重的錯誤,因此科技術語的規(guī)范與統(tǒng)一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翻譯科技術語應運用概念體系的理論,根據(jù)國家和國際標準,貫徹一詞一義一譯的原則,以利于術語與概念的統(tǒng)一,同時也便于國內和國際的科技交流和標準化工作,同時也能夠減少經(jīng)濟交流中的錯誤和誤解。
正如單一性而言,科技術語翻譯的難點在于術語本身的單一獨特性,科技術語是科技工作者們工作中交流語言的關鍵,所以對意義準確性的要求相當高,如果科技術語翻譯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工作后果,所以每個部門和單位都應該重視科技術語的翻譯,應該形成良好的規(guī)范和統(tǒng)一性,而科技術語翻譯語料庫的建設正好可以為科技術語翻譯提供輔助指導和借鑒。
“語料庫是按照一定的語言原則,運用隨機抽樣方法,收集自然出現(xiàn)的連續(xù)的語言,運用文本或話語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電子文本庫。從其本質上來說,語料庫實際上是通過對自然語言運用的隨機抽樣,以一定大小的語言樣本代表某一研究中所確定的語言運用總體”(楊惠中,2002:333),根據(jù)語料庫的定義,可以看出,語料庫可以為翻譯提供充分的語料樣本庫。
“語料庫語言學已經(jīng)成為語言研究的主流。基于語料庫的研究不再是計算機專家的獨有領域,它正在對語言研究的許多領域產(chǎn)生愈來愈大的影響?!边@是湯姆斯(Thomas)等人1996年為祝賀語料庫語言學的主要奠基人和倡導者里奇(Leech)60誕辰而編輯的語料庫語言學研究論文集的開場自白(黃昌寧,2002:1)。正是由于語料庫的重要作用,“國內外大中型企業(yè)的語言服務或翻譯部門都建有自己的術語翻譯庫,如愛立信語言服務部”(Jaekel,2000:159-172)??萍夹g語翻譯網(wǎng)上語料庫的建立將會為科技術語的翻譯提供更穩(wěn)固和龐大的翻譯資源支持,為科技術語的準確翻譯提供有效的保證和支撐。
[1]馬清梅.試論科技翻譯的標準和科技術語的翻譯原則[J].《中國翻譯》1997年01期.
[2]王方,劉志紅.誰掘到了“第一桶金”[J].《咬文嚼字》2005年09期.
[3]馬克·吐溫.《亞當夏娃日記》[M].文愛藝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
[4]馬克·吐溫.《亞當夏娃日記》[M].譚慧娟譯.浙江:浙江文藝,2003.
[5]楊惠中.語料庫語言學導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6]黃昌寧,李娟子.語料庫語言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7]Jaekel,Gary.2000.“Terminology Management at Ericsson”.In Translating Into Success:Cutting-edge Strategies for Going Muhilingual in a Global Age [J].Robert C.Sprung(ed.).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