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丹丹
(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10098)
微博,即微博客 (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和獲取平臺。一般來說,用戶可以通過 WEB、WAP 以及各種客戶端組件,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及時更新簡短文本 (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開發(fā)布的媒介形式。在國際上,美國的 Twitter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在我國,新浪、騰訊、搜狐等微博較為著名,其中新浪微博又以其得天獨厚的名人優(yōu)勢成為了整個行業(yè)的領航者。眾所周知,微博是Web2.0 時代下的一種新型傳播媒介的代表產(chǎn)品,屬于自媒體(We Media)。它具備了 4A的元素(Anytime, Anywhere, Anyone, Anything)。
何謂名人?“名人”二字出自《呂氏春秋·勸學》“不疾學而能為天下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高誘注之為:“名德之人”。“名人”一詞在《漢語大詞典》里的解釋是:知名人士;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顯要人物。百度百科中將其分為狹義上的名人和廣義上的名人。狹義上的名人是指知名人士,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顯要人物;廣義上的名人,指一定范圍內(nèi)有高知名度的人。小到鄰里、單位、部門,大到國家、世界,在其相對的范圍為眾人熟知的都可以稱之為名人。
綜上可知,名人微博即具備以上身份特征的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開通的微型博客。
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名人微博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這里參考新浪微博“名人堂”頻道,對名人微博做如下分類。
根據(jù)名人所在行業(yè)不同,名人微博可以分為四個基本類型:一是娛樂明星類,是指那些從事娛樂活動而受到公眾廣泛關注的人。例如,“微博女王”姚晨、湖南衛(wèi)視主持人謝娜、何炅等等,這類名人微博活躍度最大、傳播力最強、覆蓋度最廣??梢?,娛樂明星擁有的社會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二是媒體類,是指從事媒體行業(yè)的單位或個人。這類名人微博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媒體從業(yè)人員開通的微博;例如:知名主編或記者,這類人是經(jīng)過新浪微博的“V 字認證”并且公布了個人信息的實名微博。另外一種則是以媒體機構名義開通的微博。比如新浪微博媒體人氣榜上的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視點、新周刊等等。三是社會名流類,是指各行各業(yè)的精英人士。這類人群從專業(yè)背景上看比較復雜,并無規(guī)律可循,但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是各行各業(yè)的精英人士。比如李開復、任志強、張小嫻等等。四是草根精英類,這類群體是由長期浪跡在微博上的網(wǎng)友構成的,是網(wǎng)絡平民所推崇的“名人”。比如位列草根人氣榜前幾名也是草根明星的代表:作業(yè)本、turbosun、冷笑話精選等“名人微博”。
根據(jù)名人所在地區(qū)不同來分,首先,是按照各個省份、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等不同分類,總共分為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西藏、香港、澳門等 35 個大類。其次,是把各個省份、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等細分為各個市(縣)級區(qū)域。
根據(jù)首字母不同分,就是把名人微博昵稱第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按照 26 承擔英文字母的順序進行分類排列。比如Z字母下面就有演員趙薇、主持人趙忠祥等等。
名人微博由于其名人效應和龐大的受眾群體,已經(jīng)使得微博這種“自媒體”私器一躍變?yōu)椤吧鐣鳌?,具備了公共服務性和社會共享性。名人微博常滲透著某種價值觀念、個人審美喜好以及政治傾向,對當今社會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所以,名人微博在為自己謀利益的同時也要勇于承擔起一定的道德責任。
名人用戶在微博上的自由表達,無疑具有隨意性、私人性。然而在Web2.0 時代背景下,名人微博又天生地具有公共性,這一與生俱來的特征使得名人在表達情感、傳遞思想、顯露個性時都有可能對其粉絲或者其他微博用戶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名人微博很多時候即是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隱性表達,這一點對于其粉絲同樣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毫無疑問,名人在微博平臺上進行正確的道德價值觀輸出,是名人微博應承擔道德責任的一大表現(xiàn)。對社會負責、對公眾負責,正是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微博的個人表達中傳遞給社會大眾。一個沒有正確道德價值觀輸出能力的名人就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名人,事實也確實如此,名人在發(fā)表一些不當?shù)难哉摵蟮谝粫r間又向公眾道歉從另外一個角度告訴我們正確的價值觀對于名人和公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樣的道理,一條沒有正確的道德價值觀輸出能力的名人微博,也不會更不應該在微博世界中具有廣泛的公共影響力。名人微博的受眾是通過接受名人在微博信息中表達出來的某種思想和對某種觀點的認同的過程來影響受眾的道德價值觀的,并不具有強制性。也正是因為名人微博具備了這樣強大的傳播力和巨大的影響力,所以其表達出的的主流價值觀和主觀感受都能對廣大受眾在道德、言語或者行為上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名人通過微博進行價值觀輸出的過程顯得尤為重要,應當對其受眾堅持正確的道德價值引導。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和手機客戶端用戶數(shù)量的激增,微博正以平民化的“自媒體”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并沒有消解網(wǎng)絡“意見領袖”統(tǒng)領趨勢,反而從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意見領袖”的影響,同時也為“意見領袖”與普通微博用戶之間的互動和關聯(lián)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平臺。就公共事務發(fā)言,微博應該是一件以責任感為原動力的事情。所以名人微博應理性、客觀地對社會公共事件進行評論,從而引導公平、正義和誠信的輿論環(huán)境,這是身為微博“意見領袖”的名人微博用戶應當承擔的道德責任之一。名人微博用戶被時代賦予了對輿論的影響力,自然也要承擔正確引導輿論傳播公平、正義和誠信的責任。因此,名人應當注意三點管理:微博內(nèi)容管理、個人形象管理、信用管理。首先,關于微博內(nèi)容管理,名人微博用戶應當以公共道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內(nèi)在動力,依據(jù)客觀事實,堅持開放性發(fā)言,避免帶有辱罵的攻擊性和歧視性的言論發(fā)生。其次,名人微博用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同樣也應當時刻謹記自己的名人身份,多多宣傳慈善并且身體力行。所以在微博這個平臺上怎樣維護“名人形象”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同時名人形象的穩(wěn)定性也有利于對輿論在道德上引導力。再次,誠信是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核心,任何一位微博用戶,尤其是名人用戶對他人微博的每一次轉發(fā),都是自我誠信的一次表現(xiàn)和支出。如果支出合理,誠信度就會越來越高;反之,如果支出失誤,誠信度就會越來越低。微博名人很多時候還是會利用自己的微博為自己做各種宣傳的時候,對公眾隱瞞了一些真實的情況。如此一來,公眾暫時可能會受其影響,但從長遠角度來看,真正受影響的無疑會是所謂的名人。誠信二字,對于社會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社會名人來說,他們身上肩負著引導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的歷史使命,所以誠信對于他們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微博,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每一個個體用戶誠信度的表現(xiàn)與體現(xiàn)。當然認識到這一法則后,名人在發(fā)表微博時,越來越意識到并且也重視誠信的建立對輿論傳播的好處——誠信度越高,轉發(fā)和原創(chuàng)的微博內(nèi)容的可靠性也越大。這無疑又增加了名人的公信力和知名度。
任何信息權利的實現(xiàn)應盡可能避免對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行為出發(fā)前,慎重考慮自己的行為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并及時調整自身的行為。在微博世界的眼球爭奪戰(zhàn)中,除了粉絲盲目喜歡而轉發(fā),名人微博用戶若是想要引起受眾的注意,除了綜合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各種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獨特的魅力,還要與其粉絲或者其他的微博用戶產(chǎn)生互動使其產(chǎn)生二級傳播才能發(fā)揮更大的影響力。因此名人在展示其微博信息時要對自己微博的文字、圖片、視頻在發(fā)表之前應當仔細斟酌,避免不良的道德示范。微博時代的到來,給大眾提供了一個與自己喜愛的名人親密接觸和深入了解的最佳平臺,因此,一方面微博滿足了他們對名人的偷窺欲和獵奇心理,尋找到生活的參照物;另一方面與榜樣和偶像在微博(虛擬世界)中實現(xiàn)零距離交流,以尋找一種自我理想投射的滿足感。因此,名人微博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就是一個無法回避也無須回避更是不容回避的話題了。微博名人應當以更高的自覺、更高的追求,勇敢地承擔起社會的道德表率作用,以更為負責任的態(tài)度,謹慎地用好“拇指話語權”,避免自己的不當言論使名人微博淪落、蒙塵。
西哲康德曾經(jīng)說過,“人,每一個在道德上有價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擔,沒有任何承擔,不負任何責任的東西,不是人而是物體?!泵宋⒉┦且悦藶檩d體的輿論工具,它雖然是個人的產(chǎn)物,但與其所有海量的“粉絲”和網(wǎng)友之間的互動,使之又形成了一個公共話語空間,在關注度上甚至已經(jīng)超越了大眾所熟悉的公共媒體。基話語權,由“自媒體”升級為“意見領袖”。因此,“說什么”、“怎么說”和“為什么說”等問題都是名人微博應當時刻注意的。
總之,鑒于名人微博在微博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享受著一呼百應的好處,被大量的粉絲擁簇,具有引爆話題、引發(fā)熱議的影響力,這些所有的福利都根源于社會。因此,名人微博應明確自身肩負的道德責任,對社會的和諧發(fā)展作出貢獻。
[1]楊曉茹.傳播學視域中的微博研究.:當代傳播[J].2010(02)
[2]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354.htm
[3]胡江春,龐胡瑞,陳維.人民網(wǎng)輿情監(jiān)測室給名人微博的六項 建 議 [J/OL].http://www.china.com.cn/news/local/2011-03/19/content_22177957.htm,2011 -03 -19.
[4][德]伊曼努爾.康德著.苗力田譯.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