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其 楊明成
(云南省普洱市景東縣文井鎮(zhèn)衛(wèi)生院清涼分院 云南 普洱 676201)
普外科是大外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肝膽外科、血管外科、胃腸外科等,主要由經驗豐富、專業(yè)素質水平高的中、老年醫(yī)師以及年輕的醫(yī)務人員組成的主力醫(yī)療隊伍。但是,由于患者的病情多樣,發(fā)病原因復雜,加之有些患者的病情危急、合并癥多,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出現(xiàn)治療或護理問題也實有發(fā)生。本文回顧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普外科臨床中常見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具體報告如下。
1.1 普外科臨床常見的護理問題:手術治療前,患者經常由于對手術的疼痛的恐懼而產生恐慌、不安、緊張和排斥的心理,也可能因為對自身病情的不了解而盲目的焦慮和絕望,不能夠充分的認識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手術的及泵流程。此外,醫(yī)院護士中也存在少許不清楚疾病知識者,不能得心應手的解決患者在臨床治療前表現(xiàn)出的情緒、精神等方面的不良情況等。于此同時,手術室中的環(huán)境也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配合情況具有一定的影響,不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會削減患者的體征平穩(wěn)程度,降低患者的配合度。
1.2 普外科臨床常見的手術操作問題:普外科最好能夠常見的問題主要有包括手術切口方式的選擇錯誤、手術適應癥選擇錯誤等方法類錯誤[1]。由于主治醫(yī)師的疏忽或經驗不足而導致的手術方式或適應癥選擇錯誤很有可能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或降低手術治療的效果。而臨床探查和診斷則在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起導向的作用,探查失誤也會影響整個治療的成功性。手術切口感染會延緩患者的傷口愈合,傷口開裂,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全身感染。
1.3 普外科臨床常見的術后問題
1.3.1 切口感染:普外科術后常見的臨床問題主要為術后切口感染和切口脂肪化。據(jù)研究報道能夠影響外科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多樣,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自身的免疫情況、治療選擇的切口類型、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種類和術后使用抗生素情況等[2]。其中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幾率與其在院住院治療的時間之間呈正相關的關系,患者住院治療的時間越長,其發(fā)生感染的幾率越高,本組研究中住院治療時間為35-39天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幾率為7.2%,而住院時間為61-100天地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幾率為8.6%。住院時間長于100天發(fā)生感染的幾率為10.4%,而低于7天地感染發(fā)生率為0.5%。
1.3.2 切口脂肪化:切口脂肪化也是外科手術術后常見的問題,大量臨床經驗總結可將術后5天至8天內具有切口皮下游離組織,且有大量的大黃色液體留出,能見漂移脂肪滴,切口周圍的組織未見化膿性分泌物和紅腫,將游離出的液體經圖片經檢查后發(fā)現(xiàn)多數(shù)脂肪顆粒和少數(shù)炎性細胞,進行兒戲細菌培養(yǎng)未發(fā)現(xiàn)細菌生長的情況診斷為切口脂肪化[3]。
2.1 加強臨床護理:為避免患者因不了解自身病情或不知曉手術治療的基本知識而產生不良心理狀態(tài),護士在患者手術前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做好相關的解釋工作,減少不良心理情緒的發(fā)生,在臨床護理中充分運用護理路徑,使患者能夠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針對患者的不同臨床特點和心理個性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保證手術操作的順利進行。此外,保證手術室的環(huán)境適宜,將溫度控制在25℃左右,將濕度保持為65%左右[6]。主治醫(yī)師進行手術操作時,要保證操作輕柔,避免患者的私人部位暴露過多,麻醉時可適當與患者進行語言溝通,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減輕麻醉疼痛,保證護士不遠離手術臺,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匯報。
2.2 加強切口護理
2.2.1 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手術過程中的無菌操作對于手術的成功性十分重要,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醫(yī)師和護士要嚴格堅持無菌操作,術前、術中和術后換藥等均要按照醫(yī)院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術中嚴格控制出入手術時的人員,減少家屬探視或陪護的人數(shù),出院時做好最后消毒和檢查工作。
2.2.2 加強切口感染護理:與此同時,應加強對患者的切口感染護理,對于具有急性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應于術前給予積極的對癥治療,有效控制感染、給予痰液引流后再行手術治療,術后要鼓勵患者作深呼吸或用力咳嗽,以免發(fā)生肺不張的癥狀。對于不易咳出痰液的患者,可以采用蒸汽吸入或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或給予祛痰劑藥物治療,幫助稀釋患者痰液,清除支氣管中的分泌物,以促進患者肺泡的重新膨脹,恢復氣體正常交換[7]。對于體弱無力咳嗽且具有嚴重肺不張的年老患者,可以采用支氣管鏡吸取痰液,或行氣管切開治療。
2.3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術治療中,抗生素的使用時許多藥物不可替代的,其控制感染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手術過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術前行抗生素或術后長時間服用抗生素抗感染都不是有效的預防切口感染的良好措施?;颊咧委熎陂g,醫(yī)護人員應防止患者術前濫用抗生素,或不合理服用抗生素,依據(jù)患者的手術治療部位,以及切口類型等節(jié)能型抗生素應用,盡可能使用窄譜抗生素,并在使用中做好對患者的各項體征監(jiān)測。
普外科作為醫(yī)院的重要科室,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護理不善和醫(yī)院感染,為保證患者能夠獲得有效的治療效果,最大程度的提高生活質量,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關注,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嚴格遵照醫(yī)院規(guī)章惡化治療程序進行,保證對患者的護理干預明確、有效,使患者在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中盡快接受治療,引進先進的醫(yī)療設備,減少診治的誤失。
[1] Uvans MK,Widstrom AM.Hirose M,Hara Y.Lung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with hospital inf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related factors clinical analysis[J].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2011,18(07):109-110
[2] 吳江貴,張楊.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A].2011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13(04):198-199
[3] 劉雪梅.臨床路徑在手術室的應用與展望[A].中華護理學會第15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15(14):106-107
[4] 葉巧瑜,陳捷晗.中醫(yī)護理臨床路徑在慢性硬膜下血腫圍手術期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圍手術期醫(yī)學專題研討會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圍手術期快速康復新進展培訓班廣東省中醫(yī)藥學會外科學會會議論文集,[C].2012,20(17):120-121
[5] 李文珍,馬澤君,黃玉蘭.住院患者口服藥發(fā)送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J].醫(yī)護人員進修雜志,2007,22(19):1757-1758.2012,31(06):214-215
[6] Regenbogen SE,Greenberg CC,Studdert DM,et al.Patterns of technical error among surgical malpractice claims:an analysis of strategies to prevent injury to surgical patients.Ann Surg,2007,246:705-711.2012,10(11):215-216
[7] 陳萍,劉丁,陳偉.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發(fā)病情況與危險因素動態(tài)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0,12(0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