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菊芳
(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鎮(zhèn)壇丘小學,江蘇 蘇州 215227)
小學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通過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整體技能的培養(yǎng),采用全新的教學手段,對小學生個性思維、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從多方面強化對口語交際的教學創(chuàng)新,提高整體教學質(zhì)量。
在當前的一些小學口語交際教學中,由于受到教師主觀思想的影響,有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沒有緊扣口語教學主題,在口語訓練中偏離主題,交際技巧、交際方法、交際策略、交際心理的過程運用偏離教學實際的需要,造成學生主題認識的模糊,不能實實在在地掌握相應的知識結(jié)構(gòu),對于口語交際學習只是一種盲目、機械化的表達和學習,沒有實現(xiàn)綜合實踐能力的整體提升。
在當前的小學口語交際中,有些教師受考試成績的制約,過于追求應試教育的結(jié)果,對于口語交際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蘇教版口語交際教材,不重視交際習慣、交際目標的整體實現(xiàn)。譬如,在教學《過生日,請同學吃飯好不好》一課時,教師要求學生通過討論,說清好與不好的理由。學生通過交際,能更全面地分析問題。但是農(nóng)村孩子很少過生日,更談不上請客吃飯,所以他們往往無話可說,更沒有交際的興趣,從而降低學生口語交際學習的興趣,影響整體知識的學習力度。
在小學口語交際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整體參與還存在一定的迷糊認識,指導也不夠,尤其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整個口語交際缺乏一定的教學互動性。整個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多是一人說,眾人聽,語言信息呈單向傳遞狀態(tài),思想交流、思維碰撞較少。即便有一些表面看似雙向的交流,如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人說一句,那人說一句等,也沒有建立在傾聽的基礎上,學生的語言都沒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言語交互。沒有互動和合作,口語交際就失去了它的本質(zhì)屬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教學中,沒有相對鮮明的評價機制,對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偶見于課堂上隨意的、模糊的、憑整體印象的評價。而現(xiàn)今考試的指揮棒的作用依然很大,因為語文口語交際不考試,不評價,老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所以許多老師覺得在此方面再累也白搭,學生則認為自己天天使用母語,可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然習得,不必費神去學,再加上考試又不考,自然把精力都投入到閱讀和寫作的訓練中。
小學口語交際是一項綜合技能的全面運用,離不開整體目標的設定。從當前的教學側(cè)重點來看,口語交際要圍繞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與整體表現(xiàn),在學生的語言綜合表達及口語訓練中找到更多的知識亮點,將學生從枯燥無味的背課文、背成語、被句子中解脫出來,采用活動方式的綜合應用,將每一項口語交際的目標運用到綜合教學的實踐之中,尤其是細化每一個口語交際的側(cè)重點,構(gòu)建素質(zhì)化的教育模式。因此,強化口語交際的目標教學是一個重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發(fā)展目標與交際目標的實現(xiàn),根據(jù)不同年段目標,結(jié)合口語交際的話題,形成具體的語言目標和交際目標。
在小學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會針對特定情景中的事物仔細觀察,并且提出問題;針對所探究的問題,形成簡單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實施探究;學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和設備,收集基本的信息、數(shù)據(jù),運用信息和數(shù)據(jù)對問題做出簡單合理的解釋或回答。我們必須真正把學習的自由、權(quán)利、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條件去自主探究,去真正實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如在教學《小白兔運南瓜》一課時,就“小白兔會用什么辦法將南瓜運回家”這個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組內(nèi)討論辦法,然后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一種辦法,編一個小故事,看看誰編得最合理,辦法最好。學生在想象的空間中,形成情感交流的方式,學生相互之間將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閱讀、理解,教師多次引導學生進行有情感的朗讀。此時此刻,學生紛紛發(fā)言,躍躍欲試,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氛圍,使課堂上產(chǎn)生融洽的師生情感,積極的情緒體驗,讓學生在知識的探索、能力的發(fā)揮方面達到最佳狀態(tài)。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尤其是在綜合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細化方面,將不同的目標展示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并融入蘇教版教材的實際內(nèi)容,在突出主題的前提下,注重不同知識點的融合教育。從整體的梯度教學來看,第一個梯度要關(guān)注學生在學會說普通話、復述討論故事情節(jié)、交談討論表達態(tài)度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語言理解、語言表達上有一定的進步,采用講故事、轉(zhuǎn)述故事等方式,形成口語交際的初步運用。第二個梯度是關(guān)注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主要培養(yǎng)學生在交談、傾聽、請教等方面的口語運用能力,全面理解他人講話的整體意思,并進行詳細的講述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第三個梯度是要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及知識融合,突出對小學生在尊重、感恩、理解、即興發(fā)言等多方面的表達,形成自我思索的語言組織能力,能抓住語言要點,形成口語交際的綜合管理方式。
在口語交際教學的活動開展中,通過教師巧妙組織,從課堂教學開始抓,采用示范引導等方式,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模擬示范,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活動的實施步驟、方法、注意事項等,并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主題,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譬如,在開展《童年的游戲》這一實踐活動時,組織學生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人進行調(diào)查,各小組按自己的方案開展活動,確定不同的調(diào)查形式和目的。讓學生在活動開展中,一方面按已有分工去完成,另一方面,將有相類問題的小組進行合作,互相補充完善調(diào)查結(jié)果。這樣學生在相互合作中便感受到力量,增強自信,更好地融入到生動有趣的綜合實踐活動之中。
在小學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教學中,要讓學生在養(yǎng)成良好口語交際習慣的同時,注重自我修養(yǎng)的提升。因此,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要采用言語與非言語的復合行為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我能力強化的標準下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形成自主、自信、自強的優(yōu)秀品質(zhì),實現(xiàn)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同時,將口語交際活動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讓學生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感受到口語交際的運用效果,在生活中學會觀察自然、體會自然界的神奇之處,并觀察社會、做好生活方面的知識積累,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在日常行為方面的修養(yǎng),增強學生使用口語交際的個性魅力。譬如,在教學《說話要注意姿勢》這一課時,通過情境圖展示三種不同的姿勢表現(xiàn),告訴學生,圖畫中所描繪的都是自己在生活中見到過、經(jīng)歷過、體驗過的,有利于將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與要學習的內(nèi)容建立起新的聯(lián)系,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構(gòu)建全面化的評價機制,充分利用評價激勵的功能,進一步開發(fā)學生交際的潛能。在激勵中幫助學生樹立口語交際的信心,在多元評價中推進學生口語交際的發(fā)展。在具體的運用中,可以采用教師點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重視形成性評價,評價重點不僅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且包含學生在口語運用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探究欲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更加鮮活地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小學語文課堂口語交際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尤其是要突出口語交際的啟智效果,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在小學生的童趣表現(xiàn)中強化對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讓學生在口語交際學習與使用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與力量,激活心中的學習熱潮,增強口語交際的整體效果,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整體需要。
[1]王少云.淺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版),2009(12).
[2]陳林林,任文娟.淺談言語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春》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5).
[3]韋鳳玲.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