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潔
(邳州市第一中學,江蘇 邳州 22130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因此,教師教學時要從學生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運用生活化情景,比如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時政熱點、焦點問題,鄉(xiāng)土資源文化,生活的點點滴滴等為活動探究載體,引導學生思維活動具體化,最后再從具體思維活動中,抽象概括生成認知;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探索、體驗、感悟獲得新知,實現(xiàn)教學生活化,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知行合一。以下是我所做的有益思考和嘗試。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扮演導演的角色。教師導的效果在一定意義上決定學生演的效果。要想真正實現(xiàn)教學過程生活化,備課預設時教師必須以生活化教學理念為指導,把思想政治這一學科知識置于社會生活中重組構建。
首先,教師備課預設的教學目標要生活化。在三維目標確定中,知識目標應注重學生的生活化感知和生活化體驗;能力目標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化的情境出發(fā),自主思考探究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中,注重引導學生在生活化情境的再塑體驗,升華認識,形成關注社會熱愛生活的品質和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預設教學過程要生活化。教師備課時要最大程度挖掘教材與生活的黃金結合點,預設的每一個步驟都要考慮與生活層面接軌。特別是預設選取的素材上更要實現(xiàn)生活化?,F(xiàn)實生活像個萬花筒,一個用心的教師,置身生活,一定會領略其中的精彩。知識源于生活。政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社會現(xiàn)象,積累社會生活知識,如此在課堂上應用舉例才能得心應手。用身邊的事實說話,才會避免政治課堂假、大、空的毛病。再者目前的教材在呈現(xiàn)知識時,往往都有舉例,但有的例子明顯滯后。教師備課時必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有取有舍,盡可能從生活實踐中擷取學生可感可知的生活實例。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熱點焦點事例,充實教學,如學生喜愛的影視、體育、歌曲,身邊的各行各業(yè)、各類人物的事例,營造貼近學生生活的、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政治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雙向互動的動態(tài)過程,充滿了變數(shù)。政治課堂教學又是一個辯證的否定的過程,是從有序到無序再到有序的過程。教師備課環(huán)節(jié)的生活化預設,有時會被學生參與的探究活動打亂,這時,只要教師秉承由生活現(xiàn)象導入,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最后回歸生活的原則,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的預設目標就不難實現(xiàn)。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由生活現(xiàn)象導入,能給整堂課奠定生活化基礎。讓學生置身生活情境,可感可知的生活現(xiàn)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如在高二講授“供求影響價格”內容時,恰逢春裝上市,H7N9病毒盛行。開始上課,我便問學生:“最近有人逛街嗎?”一談逛街學生就立即興奮起來,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接著我問:“觀察羽絨服的價格變化了嗎?買的人多嗎?”學生答:“因為天熱,買的人少,羽絨服大降價?!苯酉聛韱枺骸白罱銈兗业牟妥郎想u鴨等禽類肉食多嗎?這些肉最近的價格怎樣?”學生答:“因為害怕染上H7N9病毒,家里很少買,雞鴨等禽類肉食也大降價?!痹賳枺骸皟蓚€現(xiàn)象共同反映怎樣的經濟學道理?”學生經過辯論不難得出結論:消費者的需求影響價格。追問繼續(xù):“大量捕殺,目前雞鴨等禽類出現(xiàn)生產斷層。設想3個月之后其價格會怎樣?這說明什么經濟學道理?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學生立即進行小組討論。因為我校旁邊有一草莓園,學生結合草莓大量上市前后價格變化,很容易得出結論:生產的供給影響商品價格。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得到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商品的供求關系實現(xiàn)的。學生由真實生活體驗,生成“供求影響價格”的認知結論,水到渠成。以學生生活體驗代替教師說教能提升課堂教學價值。
政治課堂教學活動實質就是師生共度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人生體驗的過程,師生情感的交流,必然充滿生活氣息、人文氣息。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境,實現(xiàn)教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引導學生體驗求真、求善、求美、求實的生活,提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價值。實踐中,政治教師課堂教學時可以根據(jù)教材模塊特點,提供生活化情境、案例、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選擇、判斷;也可以通過學生自己捕捉生活情境,進行提煉、思考,作出判斷。教師只需做那個黑夜里手擎火把的引路人,引導學生自主設疑,自主探究生成知識。例如我在講授《世界文化多樣性》時,課前將學生分成三組,一組收集邳州獨特的文化如邳州剪紙、農民畫,一組到邳州的西餐廳觀察人們的用餐習慣,并與自己家的用餐習慣作比較,一組搜集邳州柳琴戲精彩唱段。學生搜集后自主整理,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展示。一方面提高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認識,另一方面增強對家鄉(xiāng)文化的認同和熱愛。由于搜集的是身邊的文化現(xiàn)象,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自覺地成了課堂的主體,實效性的教學價值得以體現(xiàn),學生在生活中領悟到抽象的道理。
生活化教學是通過生活素材構建學生與文本知識的橋梁和紐帶。因而要求所選的生活素材要讓學生可信,時空上不要離開學生太遠,否則只能加重學生對政治學科“學而不信,信而不行”的思想,提升課堂教學價值也只是空中樓閣。如在講授“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時,在第一個授課班級,我列舉袁隆平和疆獨人物熱比婭的價值觀進行對比,導致學生認識不到位,認為只有大人物的活動才得以體現(xiàn),學習主動性下降。為此在另外一個班級教學中,再講授這個問題時,我把我校援疆教師于春紅,一腔熱血灑疆土的事跡,與我市某位教師為一己私利,脅迫學生去其家中上課被通報批評的事件作對比。最后設疑:“同樣的教師,不同的選擇,包含了一個共同的哲理,你能分析說明嗎?”選取學生身邊真實、可信的人和事,一下子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源于身邊的事例,學生信了,也愿意學了,個個踴躍發(fā)言。共同討論結果,學生領悟到價值觀對人生導向作用,滲透到自己的學習、生活方方面面,促進學生思維深化拓展。
生活是學生學習政治的大課堂,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必須體現(xiàn)“政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為生活服務”的思想。生活化教學是把學科知識還原于生活實踐中。因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會生活的人。教育實踐告訴我,只有生活化的實踐,才能讓學生愿意走出課堂,親臨生活一線搜集整理信息,反思實踐與課堂統(tǒng)一,實現(xiàn)情感升華。讓學生在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門路,是引導學生回歸生活的絕佳途徑。
如我在講授《民主管理: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時,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預設的情感目標,在教學最后,我設計了一個小型的即興演講活動作為實現(xiàn)目標的作業(yè),題目是“假如我是居委會的大媽”,要求之一是圍繞生活主體。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學生演講涉及的生活細節(jié)非常多。我覺得我們的社區(qū)居委會人員要真的能像學生設想的那樣做,我們生活的社區(qū)想不和諧都不行。平時我更多的時候聽家長抱怨孩子不懂家務生活,其實,是家長、老師缺少給孩子思考生活的空間。引導學生回歸生活實踐遠不止此,我也經常給學生布置看電視新聞的作業(yè),課堂讓學生用教材的理論解讀看過的時政新聞,這遠比讓學生做政治試卷來得容易,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習慣,學習政治的興趣會更濃厚,生活化教學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xiàn)。
總之,要想真正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生活化教學理念必須貫穿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始終。從課前的預設到課堂探究講解,直至最后的作業(yè)布置都牢牢把握住生活主題,將思想政治課堂全程植根于生活土壤中。引導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觀察、調查、探究等形式自主完成知識建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生活品質。這樣不僅增加學生的學識,更提升學生的修養(yǎng),真正實現(xiàn)和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做到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提高思想政治課堂實效性,彰顯和提高政治課堂的育人價值。
[1]教育部.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董寶良,主編.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0.
[3]袁春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浙江師范大學,2011-4.
[4]李國華:不要讓課程生活化步入誤區(qū).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