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曉東(周口市第十一初級中學 河南 周口 466001)
學生進入初中后,隨著青春期的到來,由于在生理方面出現(xiàn)了急劇的變化,使他們在心理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身心發(fā)育和內(nèi)心世界產(chǎn)生了諸多顯著特點。
初中生身體各部分發(fā)育加速,有了更好的條件去從事籃球這一激烈的運動;初中生對知識有更強烈的挖掘的精神,興趣更廣,思維更加活躍,并喜歡幻想,在許多方面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自己獨到的見解;初中生的性格穩(wěn)定性差,非常容易波動,兩極性明顯,容易出現(xiàn)沖動的行為。
心理訓練是教練員在訓練中采取一定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對學生們大腦進行一系列的訓練。
在初中體育課中,學生也有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大致包括:
在籃球課中,有的學生感覺自己的運動能力不好,學習任何一項技術(shù)的時候都覺得自己不可能學好,以至于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大膽、自信、果斷的進行技術(shù)動作,即使自己會了也不敢去展示,從而沒有很好地對技術(shù)動作進行練習、鞏固,沒有熟練的掌握技術(shù)動作。
有的學生有著出色的身體水平,對技術(shù)動作掌握的也比較到位,但是在偶爾的比賽中沒有將該進的球投進,甚至沒有將該傳好的球傳好,以至于在重要的比賽中更加不敢傳球以及投籃,自己的技術(shù)水平不能很好發(fā)揮出來,總覺得自己不能將籃球投進籃筐,不能將球傳到很好地位置,因為他們只記住了失敗,心理只想著自己失敗的經(jīng)歷,以至于一味的懷疑自己,感覺自己不行。
初中生都有著自己的情緒,導致在訓練中,一次的投籃不進、一次的傳球不到位,都會將自己的情緒帶到練習中,會導致學生更多的顧慮,有時甚至在比賽中出現(xiàn)低級的失誤,造成學生更加的急躁、焦慮。
學生在練習中,有時會夾雜著很多消極的觀念,心里總想著我不能失誤,我要投進這個球,我要把這個球到到位,但這時他卻忽略了技術(shù)動作的本身,而出現(xiàn)一系列的問題,思維更加消極。
對于初中生來說,很多的同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的水平是最高的,自己每項動作都能做到,自己能夠投進每一個籃,自己能傳好每一個球,這就是盲目自大的表現(xiàn),不能正確的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提高技術(shù)動作,眼高手低。
在初中的籃球課中,有的學生對于籃球并不感興趣,甚至有的對于體育課業(yè)不感興趣,他們來上課只想著自己玩,根本就不去考慮自己要學好這項運動,他們可以說上課的動機是不對的,當然對于學習籃球的動機就更不對了。沒有一個很好的學習動機,學生自己不可能學好這項運動。
在初中籃球的教學中,入門階段選擇難度稍小的技術(shù),讓學生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但是在課的后半段要過渡一個稍難的技術(shù),讓學生知道籃球是十分有趣的,但是要學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這樣從開始的教學就讓學生擺正心態(tài)。對于一些較難的技術(shù)動作,選擇更易讓初中們接受的教學以讓學生有很高的興趣練習下去,達到掌握技術(shù)動作的目的。
在籃球的教學中,會遇到難度較大的技術(shù)動作,學生并不能一下子接受,如果一味的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會失去耐心,更加急躁,甚至于懷疑自己的,在這個時候,教師要改善教學方法,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表象訓練就是要學生在練習動作之前,在頭腦中想象一下老師示范的技術(shù)動作,以及每個動作的銜接,或者自己經(jīng)過多次的練習偶爾一次完成了技術(shù)動作,這個時候教育學生在以后練習這個技術(shù)動作的時候先想象一下自己做成功的那一次技術(shù)動作,動作的銜接,動作的連貫以及肌肉的用力。這樣對于技術(shù)動作的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除了一些非正式的比賽,還要加入一定較為正式的組與組之間、班與班之間的,甚至年級的比賽,這樣能夠讓好的同學在其他同學面前更好的展示,提高其競爭意識以及自信心,同時也能增加其他同學對于籃球的興趣,也能夠很好的在體育課堂中追求每個技術(shù)動作的學習,端正其學習的動機。
為了更好的進行心理訓練,還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在體育課中要能夠灌輸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遇到困難迎難而上的品質(zhì),譬如:在練習投籃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規(guī)定一定的個數(shù),誰能達到誰有獎勵,誰不能達到要去操場罰跑一圈,這樣既增加學生競爭意識,又進一步讓學生用心去投籃爭取投進。也培養(yǎng)了學生頑強的精神品質(zhì)。
初中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其在籃球課中會表現(xiàn)出來上述的一些心理問題,教師讓能夠根據(jù)其特點來進行籃球的心理訓練。在筆者看來教師可以從以上的幾種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希望能和其他初中體育教師共同分享,也希望同行之間能進一步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