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華 秦才高(鐘祥市第五中學 湖北 鐘祥 431900)
實行素質教育,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教育者的主要目標,在這種目標的推動下,實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刻不容緩。尤其是在體育教學,這種教師和學生雙邊互動性更強的教學活動中。
所謂多元化教學模式,是指改變以往學校所建立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如所謂“填鴨式”即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融合多種模式,使之適應各種類型學生的需要,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相比單一的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在于它能夠依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等的不同以及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來進行教學,從而適應不同類型課堂以及學生的需要,使教師以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高中體育教學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教學模式單一。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教學改革,發(fā)展素質教育。體育教學改革在這種倡導之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這種成果僅僅限于理論上對于體育教學的觀念、思想、目標、方法、內容以及組織形式的探討,實踐改革卻遠遠落后。當今的體育教學實踐,占主導地位的仍是以傳統(tǒng)的條件反射為理論基礎的教學模式。這種體育教學模式注重動作技能的學習和形成,即以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體能和傳授運動技術為主,具有嚴格的教學組織程序。作為一種已經經過實踐檢驗的教學模式,它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能、身體素質以及運動技能無疑是有幫助的,但是若要使得學生的體育素質、體育能力得到全面的培養(yǎng),它就由于其本身單一性的限制,顯的捉襟見肘了。
其次,教學內容單調,且缺乏完善的教學方法及教學體系。以反射理論為基礎的,注重學生運動技能以及體能提高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因其教育的目標即是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上,使之收獲一定的運動技能,因此教學內容往往局限于對于體育基本知識和基本動作技能,如跑步應注意的動作要領、課間操的動作等的講授,很少去考慮學生的感受,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也談不上根據學生個人的特點來設計不同的運動項目以及講授內容。這樣一味的強調統(tǒng)——強調規(guī)范,就使得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驟減,也造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很多學生非常喜歡體育運動,但卻不愿意上體育課。長期實行這種單調沉悶的教學模式,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熱情就會受到影響,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減弱,從而國家所制定的的全面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也不再可能實現(xiàn)。
為了改善過去體育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狀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實現(xiàn)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我們有必要適應社會多元化發(fā)展的要求,打破傳統(tǒng)的一元化教學模式,實行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
如何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貫徹多元化模式,根據長期的教學實踐以及體育教育理論教育,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興趣、愛好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在課程進行之前,做一個深入的調查,了解不同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興趣愛好,然后根據了解到的信息,對課程進行精心安排,而不再只是單純的、一味的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授課。
第二,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體育教學之中。21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互聯(lián)網走進了千家萬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體育教學之中,發(fā)揮互聯(lián)網多樣性的特點,無疑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改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乒乓球技術要領的講授時,為學生播放幾場專業(yè)的乒乓球比賽,在觀看的同時為同學進行講解,既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亦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
第三,采用小班制——分組的教學方法。每個學生的體能以及對于體育的愛好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學生身體瘦弱、有的學生強壯、有的學生喜歡打籃球、有的學生喜歡跑步,將學生按照不同的愛好以及身體狀況分組,實行分組教學,一一對各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第四,樹立良好的教學觀念。韓愈曾說過:“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煈撜J識到,體育教學絕不僅僅是講授學生體育知識及技能而已,除此之外還應該向學生傳授一種正確的體育觀念,即要向學生傳道。這種體育觀念包括終身體育等等。因此,樹立良好的教學觀念也是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如今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今教學的需要,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課程的內容,融合多種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勢在必行,體育教學者必須采取諸如多媒體教學、分組教學等手段將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實際教學實踐中。
[1]吳碧紅.我國體育模式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