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翠/文 李學(xué)開/評
父親真的老了,一頭花白的頭發(fā)“出賣”了他真實的年齡。
今年元月,母親打來電話,父親的腰椎病又發(fā)作了。這次,比以往厲害,父親疼得直不起腰,可是,像多數(shù)人一樣,有病硬挺著,舍不得上醫(yī)院。
于是,我在電話里“威脅”父親:您要不來城里檢查,以后我就不回家。他這才乖乖地來到黃州。其實,想著父親滄桑的樣子,做女兒的哪敢如此認(rèn)真啊。
在醫(yī)院檢查的時候,父親就像一個聽話的小孩,跟著我穿梭在不同的檢查室,大概是我走太快了吧,漸漸地,父親有點跟不上我的步伐了。我扭頭尋著父親,突然發(fā)現(xiàn),人群中,他是那么的矮小與蒼老,佝僂的背,黝黑的皮膚,最顯眼的,還是那頭花白的頭發(fā)。我鼻子不禁一酸,走回去牽起他的手,陪他慢慢走向檢查室。工作原因,我這做女兒的回家太少,沒有注意到父親身體已大不如從前了。
父親年輕時當(dāng)過兵,這是他這輩子最為自豪的一件事,常常給我講一些他當(dāng)兵時候發(fā)生的事,還經(jīng)常給我看他的退伍證。退伍證上的照片,父親著一身軍裝,面容俊朗,身姿挺拔……每當(dāng)看到這張照片,我就跟父親開玩笑說:“要是當(dāng)年碰上你的是我,我也一定會嫁給你!”這時的父親總是在一旁抿著嘴巴偷著樂。
父親復(fù)員后,為了照顧孕中的母親,放棄了組織給安排的工作,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回到養(yǎng)育他的山里。那時農(nóng)村是搞集體,掙工分過日子。農(nóng)村很窮,家里人又多,生活捉襟見肘。為貼補家用,父親白天掙工分,晚上去河里捕魚,拿到街上去賣,偶爾留下一二條,拿回來給母親燉湯,自己卻舍不得喝一口湯,吃一塊肉。母親常對我說:“這輩子嫁給你爸,我從沒后悔過!”
父親近四十歲時才有我,所以對我這個小女兒格外疼愛。去年冬天,一次我從城里回家,碰上天飄起雪來,寒風(fēng)凜冽,等轉(zhuǎn)車走上回村里的路時,已經(jīng)是傍晚了。父親見我還沒到家,一遍一遍打著電話催問。這么大的人了,又丟不了,我的牛脾氣來了,不知事地一次又一次掛斷了父親的電話。
車子行駛到離家大約二三里的地方,只見正前方有一束燈光忽隱忽現(xiàn)。近了,忽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師傅,我家翠兒在你車上不?”父親踏著雨雪,一路找來了。
真是兒女不知父母心啊。我連忙叫司機停車,讓父親上車,只見他滿身雨雪,臉色發(fā)青。我急忙用雙手捂住父親凍僵了的手,眼睛濕潤了……
記憶中的父親,總是喜歡坐在門口,一聲不吭抽著煙,看著那山、那水,不知父親在回憶還是在想著什么。真如哲人說的:父親是一本書,子女也許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讀懂。如今再看到父親靜靜抽煙的樣子,心里竟是百般滋味,不知是迷蒙的煙霧熏白了父親的頭發(fā),還是昏暗的光線產(chǎn)生的錯覺,那斑斑的白發(fā),點點描繪著歲月的滄桑與父親的艱辛。而我,想要為他分擔(dān)絲毫,可卻如此的力不從心。我能為您做些什么呢,我親愛的父親?淚水滴落的瞬間,浸透著滿滿的酸楚。
父親的白發(fā),永遠(yuǎn)飄蕩在我的心里。那是父親給我最珍貴的財富,激勵和鼓舞著我珍惜人生,把握現(xiàn)在,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感悟]本文以“父親的白發(fā)”為抒情的載體,借助細(xì)節(jié)描寫去表現(xiàn)濃濃的父女情,將血脈相連的親情演繹得嫵媚動人。父親疼愛女兒,女兒孝敬父親,一幅幅暖意融融的畫面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回味無窮。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淳樸、真摯情感,讓讀者為之動容。慈父的高大形象、乖乖女的可愛形象,定格在我們的腦海里,叫人難以忘懷。“百善孝為先”,在建設(shè)和諧社會的今天,閱讀這樣情真意切、清新活潑的美文,能給我們注入正能量,能給我們有益的人生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