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依珊 李孟圈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乳腺外科,河南 鄭州 450052)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正逐年增加,因此提高老年乳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顯得越發(fā)重要。然而對于70歲以上的老年乳腺癌的診斷和治療缺乏規(guī)范性的臨床數據,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乳腺癌治療指南也沒有70歲以上乳腺癌治療的明確標準〔1〕,有關老年乳腺癌分子亞型及臨床表現的研究報道也較少。本研究就70歲以上老年乳腺癌的病理資料回顧性分析不同分子亞型間淋巴結的轉移情況。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4年11月至2011年3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手術,術后病理診斷為乳腺癌的70歲以上乳腺癌患者87例,年齡70~88歲,中位年齡73歲。其中Luminal A型35例(40.2%),Luminal B型29例(33.3%),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過表達型17例(19.5%)及Basal-like型6例(70%)。
1.2 方法 將其按淋巴結轉移情況分為轉移組和非轉移組。兩組患者根據其分子亞型特點,進行分子標志物的比較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兩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
老年乳腺癌患者分子亞型以Luminal A型為主,占全部的40.2%;其次為Luminal B型,占33.3%;HER-2過表達型,占19.5%;最后為Basal-like型,僅占7.0%。87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中,有腋窩淋巴結轉移33例,沒有腋窩淋巴結轉移54例。其中,Luminal A型腋窩淋巴結轉移率為34.3%(12例);Luminal B型腋窩淋巴結轉移率為37.9%(11例);HER-2過表達型腋窩淋巴結轉移率為41.2%(7例);最后Basal-like型腋窩淋巴結轉移率為50.0%(3例)。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年齡是其主要危險因素,50%以上的乳腺癌發(fā)生于年齡>65歲的老年女性。然而70歲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幾乎均被排除在臨床研究之外。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與臨床的緊密結合,運用分子生物學知識對乳腺癌的分期從分子水平進行了重新認識,將乳腺癌進一步分成不同的亞型,為乳腺癌預后和治療決策提供了更有利的證據。Perou等〔2〕較早對乳腺癌細胞進行DNA測序,發(fā)現了乳腺癌分子生物學上的差異,將乳腺癌分為4種不同的亞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過表達型及Basal-like型。各型乳腺癌均有不同的預后〔3〕。
基于免疫組化方法的乳腺癌固有分子分型定義:①Luminal A型:ER和(或)PR陽性,HER-2陰性以及Ki67低表達(<14%);②Luminal B型:ER和(或)PR陽性,HER-2陽性或HER-2陰性但Ki67高表達(≥14%);③HEB-2過表達型:以HER-2基因擴增為特征,同時ER及PR陰性;④Basal-like型:以ER,PR和HER-2三陰性表達為特征,同時伴有CK5/6和(或)HER-1+。有研究表明,Luminal-like型乳腺癌是臨床最常見乳腺癌分子亞型,約占乳腺癌總數的65% ~70%〔4〕,這與本研究數據一致。雌激素受體(ER)和/或孕激素受體(PR)陽性的患者較ER和(或)PR陰性的患者有較小的遠處轉移風險,5~10年生存率前者顯著高于后者〔5〕。但在本研究中,70歲以上老年乳腺癌ER和/或PR陽性的患者與ER和/或PR陰性的患者淋巴結轉移率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有文獻報道,三陰性是影響遠處轉移的重要因素,三陰性亞型的遠處轉移明顯高于其他亞型,也是預測遠處轉移的獨立預后因素〔6〕。在本研究中,70歲以上老年乳腺癌中三陰性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與其他各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老年乳腺癌患者其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得到更多的證明,其獲得積極治療的可能性相對較小〔7〕。對于老年患者,在治療方案選擇方面首先要考慮的核心問題就是其耐受性,這對于老年患者是非常重要的〔8〕。外科手術仍是乳腺癌的首選治療方法〔9〕。但是,因為老年乳腺癌患者機體的各個器官功能都處在逐漸衰退狀態(tài),心腦血管疾病、肝腎肺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較多。這為乳腺癌手術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同時也為術后組織愈合增加了困難。近年來老年乳腺癌手術范圍有縮小的趨勢,日前早期患者行保乳手術+放射治療、象限切除+腋窩淋巴結清掃或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等病例不斷增多,與傳統(tǒng)的改良根治或根治手術比較,手術創(chuàng)傷小是此類手術的明顯優(yōu)勢〔10〕。
在本研究中,有淋巴結轉移組和沒有淋巴結轉移組中乳腺癌分子亞型比例情況相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與老年乳腺癌其獨特的臨床病例特點有關。老年乳腺癌其獨特的臨床病理特點有:(1)從TNM分期分析,老年乳腺癌屬于局部晚期的多〔11〕。(2)從生物學角度分析,腫瘤屬惰性的多〔12〕。(3)有學者認為老年乳腺癌癌灶的新生血管較少,無法為癌細胞提供充分的營養(yǎng),因此老年乳腺癌轉移的機會少,淋巴轉移率也比非老年組低〔13〕。70歲以上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亞型間腋窩淋巴結轉移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故老年乳腺癌患者,不論其分子亞型,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均能達到相同的治療目的,為縮小乳腺癌手術范圍提供了依據。
1 應紅艷,白春梅,管 梅,等.老年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及治療影響因素〔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0;32(4):398-2.
2 Perou CM,Sorlie T,Eisen MB,et al.Molecular portraits of human breast tumors〔J〕.Nature,2000;406(6797):747-52.
3 陳 欣,馬睿銳,周文斌,等.不同分子亞型老年性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征與預后的相關性〔J〕.江蘇醫(yī)藥,2011;37(13):1554-7.
4 陳嘉健,柳光宇.浸潤性乳腺癌分子分型與輔助化療方案選擇〔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10):931-4.
5 呼 群,張嘉玲,蘇烏云.年輕與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對照研究〔J〕. 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1;43(3):294-7.
6 Sorlie T,Tibshirani R,Parker J,et al.Repeated observation of breast tumor subtypes in independent gene expression data set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14):8418-23.
7 王明華,鄭 晶,丁莉麗,等,三陰性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的臨床病理特征探討〔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16(11):1409-15.
8 韓 冰,吳 迪,李 丹.高齡乳腺癌預后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31(22):4330-3.
9 韋長元,楊偉萍,左 思.老年乳腺癌的生物學特征及治療策略〔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1;25(2):95-8.
10 唐金海,徐曉明.老年乳腺癌個體化治療進展〔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1;25(2):100-2.
11 劉起勝.65歲以上老年乳腺癌臨床病理特點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0;13(12):1762-3.
12 Diab SG,Elledge RM,Clark GM.Tumor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elderly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00;92(7):550-6.
13 趙體平.老年乳腺癌的診治進展〔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1;15(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