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_牛春梅
學生吃飯要小跑,教師戀愛校內(nèi)找,成績不好要被炒,誰不著急誰煩惱……毫不夸張地說,以上順口溜,是目前中國一些重點中學的真實寫照。在這種人人著急的氛圍之下,什么都是急的,普通中學也慢不到哪里去。譬如高一二的語文教師講公開課,或講文言特殊句式,或講文言文詞類活用,高三的語文教師講課,自不用說,得特別一點,就講文言文斷句吧。為什么差不多呢,都為高考服務(wù)唄。
來不及品味蕭蕭易水上的悲壯滋味,荊軻你愿意提劍出燕京就去吧,我得趕緊填寫學案上的作業(yè);來不及看看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反正走到哪兒都差不多,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還不是照樣被拆;來不及了解一下“一群聰明的人做了很多聰明的事”(谷超豪語)是哪部書,諸葛亮愛揮淚斬誰就斬吧,反正我不是聰明人,還是背英語單詞來得實在;來不及讀一讀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纏綿愛情,悲悲啼啼、磨磨嘰嘰的有什么意思,說聲“我愛你”真有那么難嗎……
當下的中國人,人人急。過馬路急,坐公交急,發(fā)論文急,升職當然更急。切身利益,馬虎不得,你敢說你不急?
是的,人人急,急得有理有據(jù),急得理直氣壯。但我還是要不識時務(wù)地說一句:語文教育急不得,著急是會上火的。語文教育,請放慢你的腳步。
不要急著搬來人家的教學模式。衡水中學有衡水中學的特點,新東方教育有新東方教育的特色。邯鄲學步、亦步亦趨本來就是對自己的抹殺。把自己弄丟了,還能做好什么?
很多人援引曾國藩背書比不過小偷的例子,意在說明不怕腦子笨,就怕不學習。我卻以為曾國藩背書不是比不過小偷,他是在一遍遍的誦讀中,認真思考,不斷品味,否則用一種急功近利的讀書方式,哪里會有他日后的經(jīng)世治國的方略,哪里會有他教育孩子的獨特而開明的方式?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不熟悉彈奏要領(lǐng)就不會去學習新曲,不領(lǐng)悟其中的感情就不會去學習新曲,不把握曲子的作者是怎樣一個人就不會去學習新曲。學到最后,他對師襄子說:“這個人(指曲作者)膚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具有統(tǒng)治四方的王者風范,他不是周文王又是誰呢?這首曲子不是《文王操》又是什么呢?”師襄子拜服??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難道不是語文教育本來就應(yīng)該遵循的原則嗎?為什么現(xiàn)在的語文教育這么急?以煩瑣的分析代替了有感情的誦讀,以令人眼花繚亂的學案代替了有價值的思考,以所謂的統(tǒng)一模式取代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以標準答案扼殺了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以追求教學的一致性追求著教學的最大失敗?
筆者陋見,語文教師可以活得簡單點,讓語文教育慢下來,用一顆樸實的心去打造屬于自己的富有個性的語文生活。
文學即人學。不妨把個人閱讀與日常教學建立一點聯(lián)系。你愛讀什么作品,去讀就可以了。有時間和學生交流交流,效果不會比翻譯幾個句子差的。潘向黎的小說《白水青菜》,一節(jié)課就可以讀完,只提一個問題即可:誰是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女學生要做花瓶式的任性的女孩,還是要做有內(nèi)涵的女孩,自己會思考的。喜歡《紅樓夢》,就盡情地去閱讀,講一講金陵十二釵的判詞,講一講大觀園的格局,講一講書里有絕活兒的丫頭們,講一講劉心武筆下的秦可卿原型探秘,自會令學生喜歡,自會有學生想和你交流。喜歡莫言的小說,就和學生聊一聊,《冰雪美人》《倒立》都是不錯的選擇。不要小看學生的能量,自會有學生問你對《生死疲勞》《酒國》等的看法,說不好沒關(guān)系,教學相長,師生都慢慢看。喜歡《論語》,就和學生比比看,誰背下來的更多,如果比不過學生沒關(guān)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嘛。喜歡《三國演義》,就談?wù)勛约旱母惺?。赤壁之?zhàn),曹操敗逃途中,三次大笑,嘴里說的是若自己用兵,當作何布置。是英雄,是奸雄,學生自會探個究竟。如若在人生的路途中遭遇挫折,或許想想曹操大敗之下,能有如此氣度,自己的一點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喜歡畢飛宇,就和學生聊聊《玉米》《玉秀》《玉秧》,家境不是太好而又想得較高的女孩,或許不那么容易上當,或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喜歡蘇軾,大可和學生一起吟詠他那富有哲理的詩歌、富有豪情的詞,以及飄逸超凡的散文,在一蓑煙雨中珍惜自己的美好人生……語文教學應(yīng)是極具個性化的,個性化的閱讀對語文教師來說至關(guān)重要,建構(gòu)閱讀與課堂的橋梁,教學相長,同樣必不可少。
語文課堂,同樣也可以是個性化的課堂。記得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我的一位老師參加省里邊的金鑰匙大賽,講葉圣陶的《夜》,要求講普通話,而老師平常是用方言講課的,普通話不那么流暢,但這并不妨礙他奪得桂冠。因為他的思路獨特,且在結(jié)尾的時候展示了一篇感情真摯、氣勢如注的古體詩歌,不僅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也令許多學生終生難忘。還有一位教師,說話不夠流暢,但據(jù)說他的學生,還是很愿意聽他的語文課。他講《荷花淀》,不多講,因為結(jié)巴。但他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水生嫂等幾個婦女去區(qū)里找男人,有兩處對于女人劃船的細節(jié)描寫。船兩邊的水嘩,嘩,嘩;水在兩旁大聲嘩嘩,嘩嘩,嘩嘩嘩!這個細節(jié)在小說中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但這位教師看到了,并以此設(shè)問,于是層次結(jié)構(gòu)、心理活動、人物形象、主題思想,一下子豁然開朗。我的一位當代文學老師,幾乎是把全部的心血用在課堂及課堂的呈現(xiàn)方式上。一次,她讀《平凡的世界》,讀到田曉霞的死,淚流滿面,我們則在下面哽咽——一種欲哭而難以哭出的感覺,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動。語文課,到底該如何教,其實是很個性化的事情。有追求、有思考、有真情,對語文教師而言,彌足珍貴。
中學生生活在當下,就免不了要對當下的生活進行思考,并試圖作出一種解讀。如果僅用“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來教育中學生不要男女交往過密,便顯得有些蒼白無力。語文教育,本來就應(yīng)該將語文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中國小孩在埃及某處文物上刻字留念,是不是應(yīng)該把批評的矛頭完全指向這個孩子?對日本統(tǒng)治者的拜鬼行為,我們應(yīng)該如何看待?南方部分地區(qū)的大米鎘超標,與環(huán)境到底有哪些關(guān)系?黃浦江上漂浮大量死豬的事件,反映了地方政府與部分國民什么樣的問題?肯德基的雞的質(zhì)量到底合不合格?蘋果手機為什么對中外消費者的投訴采取雙重標準?中國式過馬路產(chǎn)生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何在?對醉酒駕車者到底怎樣處理才合理?復旦學子黃洋的死亡向我們發(fā)出了什么警告?風靡一時的《后宮甄嬛傳》你喜歡嗎?對某地小學發(fā)生的校園性侵案,你們作何思考?我們應(yīng)不應(yīng)該叫錯或?qū)戝e同窗幾載的同學的名字?中學生應(yīng)該具有的理性精神是什么,應(yīng)該擁有的夢想是什么?……此外,在千余部當代文學作品走向國外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yīng)該關(guān)注一下這些作品?對于莫言、劉心武、賈平凹、余華、王安憶、劉震云、畢飛宇、鐵凝、格非、張煒、阿來等等當代著名的文學家,我們是否也可將一點視線投向他們?抽出一點時間,與學生對話,讓學生表達,青年學子的視野將不再那么閉塞,他們的思維方式將變得更加靈活。學生的社會感和責任感增強了,未來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務(wù)不僅僅是帶領(lǐng)學生參加語文考試,引導學生思考人生、面對人生,從而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創(chuàng)造屬于學生自己的幸福人生,應(yīng)該是更為重要的一項職責。
當然,語文教師作為專業(yè)人員,應(yīng)該研究語文學科的考綱考題,但我們不應(yīng)該以未來的名義犧牲孩子的現(xiàn)在,以高考的名義褻瀆語文的價值。語文教師理應(yīng)“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認真發(fā)掘課本所選作品的文學價值,關(guān)注當代生活,打造富有個性的語文生活,同時,還必須走研究性學習的路子,不斷地充實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把教師引上研究的幸福之路。當然,這種研究,同樣不是盲目地迎合、機械地照搬,而是教師智慧地取舍、理性地思考。如果學生真正因教師而喜歡上語文,如果學生的高考語文成績能夠令他人信服,那么,語文教師還怕沒有立足之地嗎?
當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多元化的特點要求我們增進對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教師的工作非常辛苦,語文教師的工作尤為不易。因為語文教師的很多好的設(shè)想并不受重視,也難以實現(xiàn)。當文科班學生的閱讀權(quán)被某些當權(quán)者剝奪之后,當理科班的班主任把語文教師推薦給學生的好書統(tǒng)一沒收之后,當家長把孩子閱讀名著看成是不務(wù)正業(yè)的時候,語文教師啊,你除了嘆息之外,千萬別灰心。你沒看見嗎,學生被收走的書,正被理科教師樂此不疲地翻閱著,他們的行為雖然比較可惡,但是不是會有覺醒的那一天?焚書坑儒,尚且沒能斷絕先秦的偉大思想,學生怎么可能輕易放棄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你的語文課不照樣由你來主導嗎?我們難以改變他人,但我們可以先做好自己?。?/p>
曾看到周國平先生說過的這樣一段話:
我認識一個中學校長,他任職的學校是當?shù)刈詈玫闹袑W,這所學??忌锨迦A、北大的學生多了,考上北師大的算差的。怎么做到的?全封閉管理,兩周休息一天。在應(yīng)試體制下,不這樣做,他的學校就會出局。他見我的第一面就說:周老師,我們這些人都是歷史的罪人,我們將來是要受歷史的審判的。
所以,語文教師不要盲目自卑,雖然你們拿的獎金少,雖然你們受的白眼多,但只要你們的價值在那里,就應(yīng)該無所畏懼。應(yīng)該看到,有人已經(jīng)開始懺悔,有人正在積極改變。其實,看上去一點用都沒有的東西,實際是最有用的。譬如空氣,沒人拿錢去買它,但沒有人片刻能離開它。語文教育,也大體如此。
讓我們心中熱愛文學,眼里裝有學生,別急躁,少抱怨,用一顆樸實的心來打造屬于自己和學生的語文生活吧。不要讓學生回憶中學語文課堂的時候,全都是一些卷子,全然沒有過一絲感動。拿出一節(jié)課來,不妨和學生一起寫寫詩,哪怕稚嫩;不妨和學生排演個課本劇,哪怕好笑;不妨和學生一起誦讀詩歌,哪怕噪耳;不妨和學生一起加入辯論,哪怕面紅耳赤……讓自由的性靈抒發(fā),讓人間的真情傳遞,讓詩意的人生棲居,讓思想的力量飛揚。
傳播文明,弘揚美德,涵養(yǎng)心靈,融入生活,這是語文工作者神圣而光榮的職責。
語文教育,請放慢你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