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說黃景仁《觀潮行》與《后觀潮行》

      2013-08-15 00:42:44北京蔣寅
      名作欣賞 2013年22期
      關鍵詞:廣陵觀潮伍子胥

      / 北京_蔣寅

      觀潮行

      客有不樂游廣陵,臥看八月秋濤興。偉哉造物此巨觀,海水直挾心飛騰。

      瀴溟萬萬夙未屆,對此茫茫八埏隘。才見銀山動地來,已將赤岸浮天外。

      砰巖磓岳萬穴號,雌呿雄吟六節(jié)搖。豈其乾坤果吁吸,乃與晦朔為盈消。

      殷天怒為排山入,轉眼西追日輪及。一信將無渤澥空,再來或恐鴻濛涇。

      唱歌踏浪輸吳儂,曾赍何物邀海童?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猶敢攖其鋒。

      我思此語等兒戲,員也英靈實南避。只合回頭撼越山,那因抉目仇吳地。

      吳顛越蹶曾幾時,前胥后種誰見知?潮生潮落自終古,我欲停杯一問之。

      乾隆三十三年(1768)八月,黃仲則將赴金陵應鄉(xiāng)試,不知是臨時的忐忑不安還是其他什么緣故,頗覺情懷抑郁,遂艤舟廣陵(今江蘇揚州),觀潮賦詩。

      廣陵潮夙號壯觀,漢代枚乘《七發(fā)》中吳客即言“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游兄弟,并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勸楚太子同往?!段倪x》李善注引晉山謙之《南徐州記》云:“京江,禹貢北江。春秋分朔,輒有大濤,至江乘,北激赤岸,尤更迅猛?!本┙唇窠K鎮(zhèn)江,與廣陵隔江相望。李善不同意舊注赤岸在廣陵之說,以為“此文勢似在遠方,非廣陵也”。不論是在廣陵附近也好,更遠也好,大約到唐代中葉,廣陵潮已因長江入海口日漸東移、海岸線不斷向海洋延伸而消失。李白《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詩云:“我來揚都市,送客回輕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廣陵潮?!币蕴椎娜f丈豪情,提到廣陵潮只是略借典故敷衍,不難想見,古來盛夸的廣陵潮,到彼時已只是個傳說。

      其實,細玩《七發(fā)》原文,枚乘也沒有正面描寫廣陵潮的形容,而只是用“至則未見濤之形也,徒觀水力之所到,則恤然足以駭矣”一語,總敘其懾人的氣勢。接下來一段,“觀其所駕軼者,所擢拔者,所揚汩者,所溫汾者,所滌汔者,雖有心略辭給,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儻兮,浩瀇漾兮,慌曠曠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東海。虹洞兮蒼天,極慮乎崖涘。流攬無窮,歸神日母。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紛紜其流折兮,忽繆往而不來”,大致是鋪敘江水泛濫之勢。而當楚太子細叩漲潮的態(tài)勢時,吳客僅以聞自其師的三大特征相告,一是疾雷聞百里;二是江水逆流,海水上潮;三是山出內云,日夜不止。之后對潮漲過程的種種描繪,全都是極盡夸飾的博喻,讓人覺得只是想象力和文字的游戲。

      既然自古盛傳的廣陵潮只是訴諸想象力的游戲,我們又怎能期待黃仲則的《觀潮行》真實地描繪傳說中的廣陵潮呢?但我們看到,詩在“客有不樂游廣陵”兩句引子后,仍獨運匠心,成功地描繪了廣陵潮的偉觀。

      寫廣陵潮,不可能撇脫與《七發(fā)》的關系,但黃仲則還是斷然地顯示出“唯陳言之務去”的態(tài)度。不僅詩中用以表現(xiàn)廣袤空間的“瀴溟”、“八埏”、“渤澥”、“鴻濛”等詞都與《七發(fā)》無關;而且“才見”、“已將”、“轉眼”、“一信”、“再來”等時間副詞不斷強化潮的動態(tài),相對于《七發(fā)》“始起”、“少進”、“旁作”的鋪敘,因略去漲潮的過程,而更加突出了潮來的磅礴氣勢:銀山動地來、赤岸浮天外、殷天排山入、西追日輪及、一信渤澥空、再來涇鴻濛,這一系列發(fā)想奇特的藝術表現(xiàn),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詩人非凡的想象力。而“砰巖磓岳萬穴號,雌呿雄吟六節(jié)搖”一聯(lián),脫化于李白《蜀道難》“砰崖轉石萬壑雷”、“雄飛雌從繞林間”兩句,再度顯示黃仲則詩歌與太白一脈相承的淵源。

      “唱歌踏浪輸吳儂”四句,是詩人無意間聽到的一段對話,也是全詩前后段之間的過渡,涉及廣陵潮傳說中有關伍子胥的誤會。楚人伍員,字子胥,助吳王闔閭滅楚,以報殺父之仇。他力舉夫差為太子,而夫差繼位后,卻遠君子親小人。伍子胥屢諫不見納,反被賜死,臨終囑其子:“抉吾目懸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伐吳。以魚皮裹吾尸投于江,吾當朝暮來潮,以觀吳之敗?!眰髡f伍子胥死后為潮神,漲潮時人見其白馬素車驅馳于潮頭之上。五代時,吳越王錢镠治杭州,以海潮洶涌,筑塘捍之,屢筑屢決。乃令匠人造箭三千支,于八月十八日子時祈禱蒼天,候潮至使五百名弓箭手射之。以上兩個故事,后來世人流傳常混為一談,文人也偶有誤用的。如蘇東坡《中秋看潮五絕》“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便是將錢镠射潮誤記為夫差的例子。仲則聽人將廣陵潮與伍員的故事扯到一起,不免引逗書生氣的論辯癖,說伍子胥的英靈終究棲遁于南方,只會在錢塘震懾越國,又怎么會來吳地興風作浪呢?

      這么說雖也振振有詞,但他當然明白,與世俗流傳的荒唐說法較真是毫無意義的,世俗傳說又豈會因此而改變?更何況自古相傳的潮神,還不只是伍子胥一個,另外還有一個文種。伍子胥死后九年,越王勾踐憑著范蠡和文種的智謀,攻滅吳國。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而文種不聽范蠡的勸告,最終被勾踐賜死。傳說已是潮神的伍子胥,憐其同命之悲,駕潮沖決墳墓,攜之同游。潮來時,怒滔滾滾居前的是前潮神伍子胥,隨后推波助瀾的便是后潮神文種。一文一武兩潮神,生前各事其主,死后卻在傳說中化敵為友。想到這里,詩人不由得慨嘆:吳越興亡不過是歷史的一瞬,伍子胥和文種的成敗又有誰清楚?唯有眼前的潮起潮落,成為亙古不變的永恒。他不禁想停杯一問,問問這閱盡人世滄桑的潮水。

      其實根本就不用問,答案前句已先揭底。這停杯一問的表現(xiàn),原本就是一個姿態(tài),已再三見于太白詩中。最著名的便是那首《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里。

      太白此問同樣是明知故問的一種姿態(tài),答案早就在他一再慨嘆不已的歷史虛無感中。真正顯示出有點迷惑的似乎是張若虛,他在《春江花月夜》中對自然和人生發(fā)出這樣的追問: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然而他的追問也明顯是一個姿態(tài),結論其實早就有了,便是那次孔子在川上偶發(fā)的喟嘆:“逝者如斯夫!”既然結論早已存在,為什么古往今來的這些詩人仍舊要做出貌似迷惑不解而追索不已的姿態(tài)?答案是:藝術就是表現(xiàn)。表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表演,想什么、感受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和感受的姿態(tài)。在許多時候,黃仲則詩最讓我們感動的正是某種想或感受的姿態(tài),不是嗎?

      后觀潮行

      海風卷盡江頭葉,沙岸千人萬人立。

      怪底山川忽變容,又報天邊海潮入。

      鷗飛艇亂行云停,江亦作勢如相迎。

      鵝毛一白尚天際,傾耳已是風霆聲。

      江潮不合幾回折,欲折濤頭如折鐵。

      一折平添百丈飛,浩浩長空舞晴雪。

      星馳電激望已遙,江塘十里隨低高。

      此時萬戶同屏息,想見窗欞齊動搖。

      潮頭障天天亦暮,蒼茫欲望潮來處。

      前陣才平羅剎磯,后來又沒西興樹。

      獨客吊影行自愁,大地與身同一浮。

      乘槎未許到星闕,采藥何年傍祖洲。

      賦罷觀潮長太息,我尚輸潮歸即得。

      回首重城鼓角哀,半空純作魚龍色。

      前后兩首《觀潮行》在《兩當軒集》中編列在一起,自是作者同時所作,都寫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八月赴金陵應鄉(xiāng)試途中。

      同一題目前后寫作兩首,而以前后別之,并不是黃仲則的發(fā)明,杜甫詩中已有《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及《前苦寒行》《后苦寒行》各二首的先例,另外《觀打魚歌》《又觀打魚》也等于是前后作。清代前輩詩人曹寅《楝亭詩鈔》卷四有《觀打魚歌》《后觀打魚歌》;乾隆初的著名詩人桑調元《弢甫續(xù)集》卷五也有《明月篇》《后明月篇》,《龍渚溪》《后龍渚溪》;鄭燮《板橋詩鈔》有《孤兒行》《后孤兒行》;蔣士銓則有《前墨龍行》《后墨龍行》,《饑民嘆》《后饑民嘆》之作,收入邵海清、李夢生《忠雅堂集校箋》卷十三。仲則自己還有《苦暑行》和《后苦暑行》兩首,可見并不是偶爾興之所至的游戲。

      這種先后寫作兩篇同題之作的情形,通常出于兩個原因:一是意有不盡,賈其余勇;二是前作既成,又有新的感觸?!逗笥^潮行》從內容來看明顯是看錢塘潮,當然自有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感慨。

      這次觀潮,首先不同的是,作者是置身于擁擠的人群中。錢塘觀潮向來是一時的盛事,詩起首兩句即寫出海塘邊人潮洶涌的熱鬧氣氛?!昂oL卷盡江頭葉”,本是寫潮來的氣勢,海風撲過,江岸樹頭枝葉盡空,意味著空間的開闊和爽豁,但隨接“沙岸千人萬人立”,立即以人群的擁擠消解上句的空闊,以出人意料的感覺反差,造成極大的意義張力。人們正驚訝于眼前景致的異變,目力好的人已歡叫海潮之至。四句兔起鶻落,以急遽而動感的語言渲染了海潮初起的氣氛。

      隨后“鷗飛艇亂行云停”以下八句,正面描繪海潮襲來時江上的景象,海鷗驚飛,船只隨浪顛簸,空際云陣也仿佛遏而不行,錢塘江則如臨大敵,做出隨時迎拒的架勢。“鵝毛”一聯(lián)再度用夸張的感覺反差,來刻畫身臨其境的震撼感受。潮頭如一片鵝毛尚遠在天際,滿耳已呼嘯著隱隱如雷霆的海風聲。詩人不理解,江流為什么會出現(xiàn)幾個曲折,每個曲折都阻擋濤頭,激起百丈驚濤。“一折平添百丈飛,浩浩長空舞晴雪”兩句,上句狀其動態(tài),下句狀其形色,卻省略去中心詞“濤頭”,句法靈動而有表現(xiàn)力,足見才情。

      我們知道,海潮上漲是一波接一波的,每一波之間有一段時間。但詩人為了表現(xiàn)漲潮的氣勢和速度,有意省略了其間的周期,只將視線聚焦于初潮,且用“星馳電激望已遙”的極度夸張來形容潮頭的奔涌,由此帶動下句“江塘十里隨低高”的整體氣勢,為詩歌在一個更大的空間內展開想象作了鋪墊。這時黃仲則天才地插入一個非常獨到的藝術表現(xiàn):“此時萬戶同屏息,想見窗欞齊動搖?!鄙碓诂F(xiàn)場的他,竟有閑想象江岸人家此時屏息靜聆隱隱潮聲的情景。人家房屋的窗欞猶且震顫,現(xiàn)場的人們將是何等震撼!這兩句似閑其實不閑,乃是前人所謂的側筆,即不正面描寫對象,而通過描寫第三者的反應來暗示對象給人的感覺,樸實的語言中更蘊涵著內在的力量,它使作品在奇肆中透出雄渾,也使前文所寫潮頭激蕩的高潮有一個延長的體味過程。之后,詩歌就進入較平穩(wěn)的節(jié)奏:奔涌起伏的潮水,仿佛是無窮無盡的未來,暮色蒼茫中遠遠望去,“前陣才平羅剎磯,后來又沒西興樹”。羅剎磯其實遠在安徽安慶,今貴池區(qū)翠屏山下,是長江著名的瓶頸,又名太子磯;西興今為杭州市濱江區(qū)西興鎮(zhèn),當時為錢塘江渡口,隔岸與杭州相望。兩處一在長江,一在錢塘江,本遼遠不相屬,但詩人意興所至,連帶而言,用以表現(xiàn)潮水的奔騰不絕,乃是前人稱道的盛唐詩的神理。

      但高潮一過,隨之也就是意興闌珊的收場。世味人情莫不如此。詩也由“獨客吊影行自愁”句,情調一變,以一番人生感慨轉入蕭瑟的結尾。觀潮客漸散去,詩人猶自徘徊江堤,前途未卜的茫然之感浮上心來?!按蟮嘏c身同一浮”句表現(xiàn)當下的茫然心態(tài),取意十分奇特:地大身小,不說“身與大地同一浮”,而偏說“大地與身同一浮”,顛覆日常習慣的感覺秩序,獲得強烈的陌生化效果,給人深刻印象?!俺碎丁眱删涓唧w地發(fā)揮身世升沉不定之意:上句用漢張騫乘槎探河源的典故,喻應試入仕;下句用《海內十洲記》所載東海仙山生不死草的典故,比喻出世修仙。仕途既然尚不可期,功成身退、修仙訪道就更無從說起了。所以詩人不得不太息,自己還比不上江潮,潮漲完即回歸大海,自己卻還要奔波名利之途,不得歸去。想到這里,仲則不覺悵然若失,暮色蒼茫中回望杭城,鼓角聲哀,織滿天空。詩的尾聯(lián)是典型的“以景結情”手法,但“半空純作魚龍色”似乎看不出有什么象征意味,而作為描寫和形容又讓人很難還原作者想要傳達的感覺印象,只能說仲則要告訴我們一種很特別的感覺,但我不清楚是什么,甚至也不能肯定仲則自己是否清楚,只是覺得很特別,魚龍色。

      的確,這首詩中隨處可見年輕的天才詩人那不同凡俗的藝術感覺和表現(xiàn)手法,在當時就已令詩壇嘖嘖稱奇。后來,仲則得到當時執(zhí)詩壇牛耳的名詩人袁枚的賞識,袁枚《論詩絕句》三十八首中有一首專論常州詩人:“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顧孫楊各擅場。中有黃滔今李白,看潮七古冠錢塘?!逼渲刑岬轿逦辉娙耍榱良?、顧敏恒、孫星衍、楊芳燦和黃仲則。后兩句將仲則擬作李白,稱前后兩首《觀潮行》為錢塘觀潮詩之冠。后來撰《隨園詩話》,卷七論及“近日文人,常州為盛”,又提到仲則,稱詩近太白,不幸早亡,選錄的詩作便是前后《觀潮行》,足見這兩首詩在仲則創(chuàng)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及它們給時人的深刻印象。兩詩寫成后未必就立即流傳于世,否則作者在詩壇揚名立萬可能就從這兩篇作品開始了。

      猜你喜歡
      廣陵觀潮伍子胥
      一株兩株三株四株草
      雨中觀潮
      保健與生活(2024年2期)2024-01-18 01:47:36
      揚州廣陵:讓古城煥發(fā)青春
      華人時刊(2023年7期)2023-05-17 09:04:32
      觀潮
      觀潮
      人文天下(2022年3期)2022-06-14 03:47:20
      “千金”的由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東周列國志(10)
      錢塘江觀潮
      小讀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18
      大美廣陵,詩意維揚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28
      翁牛特旗| 上犹县| 微博| 封开县| 城市| 威宁| 白玉县| 扶风县| 防城港市| 滨州市| 武山县| 东方市| 桐柏县| 琼海市| 民县| 瑞安市| 远安县| 祁连县| 柞水县| 疏附县| 靖州| 连云港市| 确山县| 道孚县| 壶关县| 甘南县| 厦门市| 柞水县| 武鸣县| 湟中县| 财经| 陕西省| 麻栗坡县| 桐梓县| 师宗县| 安国市| 普定县| 西贡区| 陕西省| 沅陵县|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