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笑笑
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同時又是特殊的個體。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念,有獨特的思維方式。但由于學生的成長和受教育程度,他們的思想處在不成熟和不全面階段,他們的思想很容易在外界的刺激下走向極端。所以,我們不能以一個完全成熟的個體去看待和要求他們。在他們處于特殊時期時,教師要加以正確引導,理解并尊重他們。這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一、尊重學生的生理結構
尊重學生的生理結構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我所教的學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他們聰明伶俐,活潑好動,但是他們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一面,稍有收獲就沾沾自喜,按捺不住,便不再認真聽下面的課,這時的課堂便不再平靜。作為一名剛剛參加工作的老師,起初的時候我并不理解,認為學生這樣做就是在擾亂課堂,并對這種現(xiàn)象極度厭惡,自然少不了對學生的訓斥和批評。經(jīng)過一年的工作磨練,漸漸地知道了學生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20分鐘左右,超過這個時間,有些學生就會出現(xiàn)騷動、煩躁不安的現(xiàn)象。雖然還有一部分學生一直保持精神集中,但是這不排除是他們在用毅力克制自己,長此下去不免產(chǎn)生疲勞感,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都不利。另外,男女同學的思維方式不同,在某學科方面存在差異。男生大多學習數(shù)學、物理要優(yōu)于女同學,而女同學在英語和語文方面學習起來要比男同學更出色。教師要正視這種差異,不能有歧視學生的想法,更不能因為這種差異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因此,尊重學生要尊重他們生理結構的特殊性,從根本上理解這不僅是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要求,也是對一個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面對不成熟教育對象的工作態(tài)度。
二、尊重學生的人格
1. 尊重學生的人格,是教師職業(yè)道德中對教師提出的最高要求。人格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它不分年齡性別、職業(yè)、民族。學生年齡雖小,但也具有獨立的人格。他們既是教育活動的對象,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無論是在教育還是教學中,學生都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尊重學生人格體現(xiàn)在:不用侮辱性的語言侮辱學生;客觀公正地認識一個學生;用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應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從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出發(fā),針對他們的個性,本著事事為學生的發(fā)展著想,處處為學生考慮的原則,研究他們,了解他們,并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引導他們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體現(xiàn)自己對班級、家庭和社會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教師職業(yè)的高尚。
2. 尊重學生,要做到客觀、公正、公平看待每一個學生。要始終堅信,不是學生缺少美,而是作為教師的你沒有看到他們美麗的一面。試圖通過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勞動、課余活動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精心呵護與引導,并將其發(fā)展為特長。即使是所謂的“差生”,也應該相信他們不是天生的無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開發(fā)之人”。
3. 尊重學生,還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在教學中、班級事務的決策上,采取民主決策制度,鼓勵每個學生積極思維,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一次在討論購買班級備品的時候,我想爭得班長的意見,班長一時間不能拿出好的辦法來。這時候我班一個平時最不喜歡學習、很少按時交作業(yè)的同學,提出了一個好辦法,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從此以后我覺得:雖然學生間存在差異,作為教師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同學,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特長、能力,只有提供這樣的平臺,才能體現(xiàn)公平,同時也應該對那些能力尚未形成、敢于表現(xiàn)同學加以耐心的啟發(fā)和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忌批評、斥責,甚至是怒罵。
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的愛要正直、公正、坦蕩、無私的,而不是偏狹、庸俗的。因權勢而愛,因門第而愛,因金錢而愛,這種愛會讓家庭困難的同學心生自卑感,對社會的認識產(chǎn)生偏歧。敗壞社會風氣,污染學生心靈。
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提升自身的素質,提高對職業(yè)道德的認識。所謂“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從使用文明用語言,規(guī)范自身行為,不做違背法律和道德的事。因此,應該把尊重學生作為檢驗師德的試金石。歸根結底,在于教師具有良好的師德是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最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