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玲 徐 震
(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河南新鄉(xiāng) 453000)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約2% ~4%,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疾患,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占 SAS 的 80% ~ 90%[1]。研究[2]表明,OSAHS患者的高血壓患病率為50% ~60%,而在普通人群中僅為20%。OSAHS與高血壓關系密切,是獨立于年齡、體重指數(shù)和高血壓家族史的高血壓患病危險因素,是繼發(fā)性高血壓病因之一[3-4]。對于中重度OSAHS患者,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能明顯改善通氣及夜間低氧等,在臨床得到推廣。本研究旨在評價CPAP對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壓患者晝夜血壓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2009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呼吸內(nèi)科經(jīng)多導睡眠呼吸監(jiān)測儀(PSG)進行夜間7 h以上睡眠監(jiān)測并同步監(jiān)測24 h動態(tài)血壓,根據(jù)PSG監(jiān)測及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結果,符合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壓患者10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34例,平均年齡(59±4.51)歲,不合并其他疾病。診斷標準:OSAHS診斷標準根據(jù)2011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修訂版)》。高血壓診斷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收縮壓(SBP)≥140 mmHg和(或)舒張壓(DBP)≥90 mmHg,除外已知的繼發(fā)性高血壓,不伴有嚴重的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入選對象進行詳細查體,測量體重、身高、心率、血脂及空腹血糖,并計算體重指數(shù)等。104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2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比、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心率、血脂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實驗組給予CPAP及降壓藥物(鈣離子拮抗劑和(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治療,對照組僅給予上述降壓藥物治療。呼吸機使用新松公司生產(chǎn)的C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每晚使用6~8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為Panasonic 902型動態(tài)血壓計,時間劃分白晝?yōu)?:30~22:30和夜間為22:30~6:30,每30 min測量一次。有效動態(tài)血壓記錄24 h最少不少于40次,不得大于連續(xù)2 h以上的測量缺失值。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24 h平均收縮壓(MSP)和平均舒張壓(MDP)比較 治療組和實驗組治療前24h MSP和MDP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24h MSP和MDP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下降較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24h MSP和MDP比較(mmHg)
2.2 兩組白晝平均收縮壓(dMSP)和平均舒張壓(dMDP)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dMSP和dMDP比較(mmHg)
2.3 兩組夜間平均收縮壓(nMSP)和平均舒張壓(nMDP)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nMSP和nMDP比較
2.4 兩組最低血氧飽和度(SaO2)和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最低SaO2和AHI比較
正常人血壓呈明顯的晝夜波動,白晝血壓基本處于相對較高水平,血壓在夜間2:00~3:00處于最低谷。大多數(shù)人血壓波動有雙峰,下午6:00以后血壓呈緩慢下降趨勢。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高血壓患者晝夜波動曲線也與此相似。隨著對高血壓病的不斷研究,近幾年提出高血壓時間治療,目的是恢復正常血壓節(jié)律、降低血壓變異性和安全度過清晨危險期。鈣離子拮抗劑及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是臨床最常采用的降壓藥物,患者的依從性好,可單用及聯(lián)合用藥,絕大部分患者血壓能得到良好控制。
OSAHS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晝夜波動與單純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不同,不易被降壓藥物所改善,其引起頑固性高血壓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OSAHS患者夜間反復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癥激活中樞和外周化學感受器,易引起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刺激內(nèi)分泌器官釋放兒茶酚胺,進而增加心排出量和外周阻力,使血壓增高。同時其血中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水平增高,導致機體容量負荷增加,且血管緊張素Ⅱ水平與白天高血壓程度呈正相關。研究還發(fā)現(xiàn)OSAHS是發(fā)生胰島素抵抗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漿胰島素水平升高、胰島素抵抗,均可引起血管收縮及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導致血壓升高,血壓晝夜節(jié)律消失[5]。
本研究發(fā)現(xiàn),CPAP聯(lián)合降壓藥物能顯著改善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晝夜血壓規(guī)律,降低AHI,升高最低SaO2。其原因考慮是CPAP改善了患者的缺氧及高碳酸血癥,平衡了交感神經(jīng)及副交感神經(jīng)活動,降低了機體內(nèi)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水平及血漿胰島素水平,避免了血壓持續(xù)升高,有利于血壓更好的控制,從而改善了因缺氧等造成的心律失常、心衰、腦中風等,降低了OSAHS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的機率。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疾病學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1):9-12.
[2] Silverberg D S,Oksenberg A.Are 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important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he production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Curr Hypertens Rep,2001,3(3) :209-215.
[3] Ohayon M M,Guilleminault C,Priest R G,et al.Is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13,057 subjects)? [J].J Psychosom Res,2000,48(6) :593-601.
[4] Lavie P,Silverberg D,Oksenberg A,et al.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ertension:From correlative to causative relationship[J].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 ,2001,3(5) :296-301.
[5] 蘇奕亮,王長謙.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心血管疾?。跩].心血管病學進展,2008,2(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