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慈溪地處杭州灣南岸,經濟發(fā)達,是全國百強縣。城鄉(xiāng)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農村體育迅猛發(fā)展,體育館工程按期竣工,體育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2007年成功創(chuàng)建為省體育強市,這些為群眾體育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那么我市學校體育特別是農村初中學生體質狀況怎樣呢?準確系統(tǒng)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體質狀況,將為學校體育工作的改善提供參考依據。
慈溪市6所農村初中中學學生,隨機抽取初一男、女生各600名,初二男、女生各600名,初一、初二分別代表13歲、14歲年齡組。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對隨機抽取的2400名學生的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跑、耐力(女:800米跑、男:1000米跑)等指標進行測試。
(1)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文件、資料,查閱《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查閱慈溪市6所農村初中2011-2012學年度,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登記表。
(2)數字分析法。對學生2011-2012年的測試成績利用E XC E L軟件進行分析整理并加以比較。
表1 初一、初二學生體質與全國學生體質數據比照表
(1)與全國水平相比,身高、體重明顯增長,其中13歲組男生身高增長3.4厘米、體重增長5.1公斤;13歲組女生身高增長3厘米、體重增長2.2公斤;14歲組男生身高增長5.1厘米、體重增長6.2公斤;14歲女生身高增長3.4厘米、體重增長3.6公斤。
(2)我市農村中學初二學生的速度素質50米跑,比全國數據平均提高0.7秒。
(3)初二男生爆發(fā)力素質有提高,我市農村中學初二男生立定跳比全國數據平均提高19.4厘米。
(4)我市農村中學初二男生耐力有所提高。長跑比全國數據提高約19秒。
(1)我市農村初中學生耐力素質有所下降,特別是初一同學,反映耐力素質的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比全國數據下降平均值為6.4秒。
(2)我市農村初中學生柔韌質下降較明顯,特別是男同學,立位體前屈下降較全國數據平均為4.7厘米。
(1)我市農村初中學生身高、體重等形態(tài)、發(fā)育指標明顯增長,速度、力量等素質有所提高,說明近些年隨著我市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青少年營養(yǎng)普遍提高,特別是切實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明顯促進了學生體質的提高。
(2)我市農村初中學生的體質狀況是身體形態(tài)較好,而身體機能稍低于全國水平,我市農村初中學生耐力、柔韌、肺活量都較全國數據差,說明現在的學生缺少體育鍛煉。
(3)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形成青少年體育鍛煉的熱潮。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舉辦多層次的學生運動會,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體育師資建設,加快體育場地設施建設。
[1]黃國龍,論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J].體育學刊,1998,(4).
[2]程小虎,響青少年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調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1998,(5).
[3]周建偉,沿海大中學生體質狀況的調研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0).
[4]常加杰,影響周口市城鄉(xiāng)初中生體質的相關因素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8.
[5]林盈波,慈溪市體育休閑旅游資源開發(fā)研究[J].當代旅游,2012,(12).
[6]李德勝,胡振曄.我國中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對策[J].湖北體育科技,2009,(01).
[7]朱水敏,寧波市職高與普高學生身體素質對比研究[J].運動,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