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豆病蟲害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與思考

    2013-07-04 02:01:16許艷麗
    大豆科技 2013年1期
    關鍵詞:蟲源輪作害蟲

    許艷麗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哈爾濱15500008811)

    大豆生產(chǎn)中除了溫度、降水、光照及雹災等自然因素對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有影響外,病蟲害是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們對高溫、干旱、澇災、低溫冷害等自然因素的抵御能力極其有限,尤其在北方旱作大豆產(chǎn)區(qū),大豆生產(chǎn)對自然災害的緩沖能力不強,但對于病蟲災害的防御和抵抗方面可控性要強得多。因此,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更應當加強這方面的管理能力,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減少病蟲所造成的危害及損失,來獲得更高的產(chǎn)量和優(yōu)良品質(zhì)。

    1 大豆生產(chǎn)中重要病蟲害分析

    迄今為止,已有報道的大豆病害約30余種,病原主要包括真菌、細菌、線蟲和病毒等,其中以真菌病害為主。按危害部位這些病害可分為根部病害、莖部病害、葉部和籽粒病害等。常見的大豆病害包括:大豆胞囊線蟲(Heterodera glycines)、大豆根腐?。≧hizoctonia solani、Pythium spp.和 Fusarium spp.)、大豆疫霉根腐?。≒hytophthora sojae)、菌核?。⊿clerotinia sclero?tiorum)、霜霉病(Peronospora manshurica)、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褐紋?。⊿eptoria glycines)、黑斑?。ˋlternaria brassicae)、銹?。≒hakopsora pachyrhizi)、白粉?。‥rysiphepolygoni)、細菌性斑點?。≒seudomonas glycinea)細菌性斑疹?。╔anthomonasphase?oli var.sojense)和大豆花葉病(soybean mosaic virus SMV)等。取食大豆的昆蟲和螨類多達240種,對大豆造成為害的害蟲約有30余種,主要有豆根蛇潛蠅、豆稈黑潛蠅、大豆蚜、大豆食心蟲、豆莢螟、豆卜饃夜蛾、豆小卷葉蛾、二條葉甲、豆芫菁、豆蝕葉野螟、豆卷葉野螟、茄無網(wǎng)蚜、大造橋蟲、銀錠夜蛾、銀紋夜蛾、寬脛夜蛾、單夢尼夜蛾、紅棕灰夜蛾、斑緣豆粉蝶、藍灰蝶和白雪燈蛾等。

    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遭受病蟲害的為害,但各大豆產(chǎn)區(qū)因地域和種植制度不同,主要種類也存在差異。由于大豆的補償能力較強,能使大豆造成較大經(jīng)濟損失的病害蟲,在各產(chǎn)區(qū)不過8~10種。在我國大豆主產(chǎn)區(qū)的北方春大豆產(chǎn)區(qū)(東北、華北及西北)主要病害為根腐病、胞囊線蟲病、菌核病和灰斑病等。害蟲主要有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豆根蛇潛蠅、黑絨金龜甲、東北大黑鰓金龜、蒙古灰象甲和草地螟,以大豆食心蟲和大豆蚜為害嚴重。病蟲的發(fā)生與危害程度與大豆產(chǎn)地氣候、土壤特點、輪作體系、管理技術及種植品種特性關系較大,也就是病蟲源、品種抗性和環(huán)境條件這3個要素密切相關。因此,在生產(chǎn)上要針對當?shù)氐倪@些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系統(tǒng)的防御和控制。

    2 大豆主要病害發(fā)生特點和防控策略

    作物病害防控策略要緊緊圍繞病源、品種抗性和環(huán)境條件這3個要素來進行。在大豆產(chǎn)區(qū),尤其是主產(chǎn)區(qū),由于種植歷史悠久、連作普遍,常發(fā)生的和主要的病害病原菌在土壤和地表的病殘體中長期存活,一般的病害基本年年都有發(fā)生,遇到適宜氣候就會發(fā)生嚴重并造成較重的損失。大豆病害與溫度、濕度及降雨關系極為密切,由于氣候不容易控制,那么就要從減少病原菌、提高大豆品種抗病能力入手,配合種植管理來調(diào)整田間小氣候。以此來制定病害的防控策略,達到可持續(xù)、綜合控制病害的目的。首先,減少病原菌。包括減少土壤中病菌、種子帶菌、病殘體殘留病菌等。土壤中和病殘體殘留病菌可以通過耕翻土壤、與非寄主作物輪作、間作等方式進行,葉部和全株病害嚴重地塊可在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株和殘體,嚴重的進行翻埋病株。種子病菌控制可以在選種上下功夫,種植前進行藥劑拌種來控制。田間小氣候的控制主要目的是降低土壤濕度和遇澇排水,采用的策略可以包括選擇適當?shù)姆N植密度,不要過密,田間降雨多時及時排澇。加強抗病培育,大豆病害中胞囊線蟲病、灰斑病及病毒病的抗性利用控制病害效果較明顯,在這些病害重病區(qū),一定要種植抗病品種。但不同的病害由于病原特點,決定了防控技術的差異,因此對于不同病害要有針對性的采用相應的策略。下面以幾個重要的大豆病害為例介紹病害的綜合防控技術和策略:(1)大豆根腐病。該病病原菌種類較多,主要的3種真菌可為害多種作物,土壤中病原菌隨處都有,病原真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形式可多次侵染大豆根部,地溫多濕發(fā)生嚴重,有害蟲咬食根部時病害加重,為害主要在苗期。目前沒有高抗根腐病的大豆品種,對于該病的防治就要常態(tài)化和可持續(xù)性,如種子包衣、減少連作年限、耕翻土壤、加強苗期管理,在高寒地區(qū)要適時晚播,減少大豆種子在土壤中停留時間。(2)大豆胞囊線蟲病。該病的特點是病原單一、病原休眠體胞囊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主要為害豆科作物、抗病品種對病害控制效果明顯。所以,在生產(chǎn)中可優(yōu)先考慮應用抗病品種,實行與非豆科作物輪作。如種植地區(qū)沒有適宜的抗病品種,可選擇根系發(fā)達的品種種植,增施鉀肥和有機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由于目前抗線蟲病品種多為只抗1個小種,所以,要考慮輪換種植品種,田間小種改變而使品種喪失抗性。(3)大豆菌核病。該病的病原菌主要存活于土壤中,種子也可混入菌核,病原菌也可侵染向日葵、油菜,該病在苗期和成株期都可發(fā)生,在夏季主要是開花結莢之后尤其嚴重,降雨多、田間濕度較大時發(fā)生嚴重,也易傳播危害。如上一年田塊該病發(fā)生嚴重或向日葵和油菜田發(fā)生過菌核病,要進行輪作、更換地塊,田間發(fā)病后對病株噴施藥劑,并拔除病樹,如有抗病品種可考慮種植。秋季要對田間病株進行深埋、耕翻土壤等處理。(4)大豆灰斑病。該病主要為害葉片,可多次侵染,感染病粒,影響品質(zhì)和百粒重。該病受氣候影響嚴重,該病的控制主要是減少病殘體上的病原,選擇無病種子種植。后期發(fā)病后噴施藥劑控制,輪作也是有效的控制技術。大豆生產(chǎn)中的其它病害一般不會造成危害,零星發(fā)病后,沒有事宜的氣候條件就不會大流行的。但有時極端天氣也會引起病害非正常發(fā)生,生產(chǎn)中要注意監(jiān)測。大豆病害的綜合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注意選擇無病種子、留種田要選無病的地塊、盡量輪作或2年連作、結合種植技術進行耕翻土壤以減少病原、施肥管理到位、培育壯苗、加強田間管理、除根部病害外,葉部和成株發(fā)生病害要及時噴施藥劑、密切注意天氣,防治再次侵染。

    3 大豆主要蟲害發(fā)生特點和防控策略

    大豆蟲害的發(fā)生程度也由蟲源、大豆品種抗性和環(huán)境條件這3個因素決定。但與病害不同的是,害蟲的發(fā)生時段性強,可造成為害的種類不像病害那樣多,因此抗蟲品種應用不太普遍,田間害蟲出現(xiàn)的種類較多,但可造成為害的很有限。害蟲大發(fā)生多與氣候關系密切,如干旱條件下蚜蟲發(fā)生嚴重,土壤濕度大時食心蟲發(fā)生量大,也有爆發(fā)性害蟲,具有突發(fā)性,有的是由外地遷飛來的蟲源。大豆害蟲控制策略的制定也要從減少蟲源、利用抗蟲品種性和改變環(huán)境條件這3個方面出發(fā),積極主動地進行可持續(xù)性和綜合控制。由于大豆補償能力強及品種資源豐富,加之田間害蟲天敵種類及數(shù)量較多,因此,防治大豆害蟲時應盡可能發(fā)揮其自然控制力量,在不得不進行防治時,必須綜合大豆生理上的補償能力變化來確定防治指標,選用對天敵殺傷力小的生物農(nóng)藥和選擇性化學農(nóng)藥。

    關于蟲源的控制。田間害蟲的蟲源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豆田和路邊的雜草,有的雜草是害蟲的轉主寄主,所以及時鏟除田間和路邊雜草對于控制害蟲非常重要,如草地螟、黃條跳甲、大豆蚜蟲的發(fā)生都和路邊雜草有關。大豆連作會導致害蟲在土壤中積累蟲源,如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根蛇潛蠅、食心蟲等,所以減少連作年限和實行輪作可有效地控制害蟲。由于土壤中有越冬蟲源,秋季及時耕翻也可有效地減少蟲源。關于利用抗蟲品種,今年大豆育種者比較主要選擇抗蟲品種,如有些品種比較抗食心蟲、豆莢螟等害蟲,可根據(jù)生育期適當?shù)剡x擇種植。環(huán)境控制,針對有些害蟲在土壤中越冬,早春氣溫影響著害蟲密度特點,如根蛇潛蠅,大豆早播成蟲密度大的特點,可采用適時晚播,控制大豆食心蟲則采用7~8月中耕培土,可堵塞羽化孔,使成蟲不能出土。藥劑防治,對于害蟲的控制還要根據(jù)天氣做好蟲情預報,以指導田間害蟲防治。根據(jù)害蟲發(fā)展態(tài)勢和氣候制定防治策略,不能引起經(jīng)濟損失的害蟲不必見蟲就施藥,但對于蚜蟲和紅蜘蛛要防治及時,將害蟲控制在點片階段。施藥時要注意保護天敵。藥劑的選擇要有針對性,根據(jù)害蟲的特點施藥。如控制蚜蟲、薊馬和紅蜘蛛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蟲要用內(nèi)吸劑藥劑,控制食葉性害蟲要選用謂毒劑或觸殺劑。對于突發(fā)性的害蟲用藥要及時,最好在暴食期之前施藥。地下害蟲采用藥劑拌種或顆粒劑。

    舉例幾種重要的害蟲控制策略。(1)蠐螬。豆田和花生田土壤中殘留著蟲源,連作田發(fā)生嚴重,因此,豆田要在秋季深翻和重耙,避免連作,也可水旱輪作,藥劑拌種。(2)根潛蠅。由于該蟲只危害大豆,因此可與禾本科作物、甜菜和亞麻等作物輪作,秋季深耕,減少蟲源。適時晚播,藥劑拌種。(3)大豆蚜蟲。選用抗蟲品種,藥劑防治。(4)豆黃薊馬和大豆紅蜘蛛。遠距離輪作,藥劑防治。(5)大豆食心蟲。選用抗蟲品種,實行輪作減少蟲源,掌握時期及時噴藥控制成蟲。秋季及時耕翻,適時早收獲。

    4 結合種植技術進行病蟲害聯(lián)防

    從大豆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看,二者具有極其相似的特點,也包括雜草,因此生產(chǎn)上應提倡結合大豆種植技術進行病蟲害聯(lián)合防控。

    主要技術包括:(1)選用抗性品種。當然各種植區(qū)根據(jù)當?shù)刂匾牟『蛳x害進行選擇。(2)實行輪作,這是控制病蟲害的重要手段。(3)耕翻技術的應用,可有效地減少病蟲源。(4)藥劑控制。要針對性強,及時。

    5 病蟲害發(fā)展態(tài)勢與存在問題

    大豆與其他作物一樣,多年來與天敵共存、共同進化,有些有害生物在逐步減少,而有些則不斷在增加。如由擬莖點屬真菌Phomopsis longicolla引起的大豆莖枯病2010年在我國首次報道,大豆白粉病近年有擴大發(fā)展的趨勢。2010年在黑龍江省大豆田普遍發(fā)生一種引起全株倒伏的病害,而第二年就不見了。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豆田斑須蝽象也在大豆產(chǎn)區(qū)年年都有發(fā)生。諸如此類例子很多,這些都是值得研究部門和生產(chǎn)部門關注的問題。目前病蟲害的研究存在一些問題。(1)病蟲害田間普查和新病蟲害跟蹤不夠。需要組織人力對生產(chǎn)中的苗頭性病害、上升的病蟲害做到心中有數(shù)。(2)抗病育種應當加強,尤其對于抗胞囊線蟲育種尤為重要,更要注意抗多個線蟲小種的培育。(3)指導農(nóng)民進行綜合控制病蟲害,不要一味地施用化學藥劑。如培育壯苗、合理施肥和種植密度管理等在病蟲害控制上要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保住我國非轉基因大豆基地。生產(chǎn)出綠色、高產(chǎn)的優(yōu)質(zhì)大豆。

    猜你喜歡
    蟲源輪作害蟲
    農(nóng)民瓜菜“接茬輪作”增效益
    蝸牛一覺能睡多久?
    好孩子畫報(2021年9期)2021-09-26 12:26:31
    血吸蟲來源的miRNA通過靶向轉化生長因子β受體Ⅲ促進宿主肝纖維化
    冬季果樹常見蛀干害蟲的防治
    貴陽市煙倉煙草粉螟消長動態(tài)及蟲源分析
    植物保護(2018年6期)2018-05-14 12:17:24
    輪作休耕,讓土地歇一會兒
    耕地輪作效益調(diào)查報告
    棗樹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農(nóng)業(yè)害蟲的冬季防治
    馬尾松毛蟲蟲源地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預防控制方法
    翼城县| 沙湾县| 班玛县| 安国市| 鹤峰县| 革吉县| 乾安县| 呼玛县| 民丰县| 台东县| 洮南市| 正镶白旗| 安徽省| 东莞市| 汉沽区| 安庆市| 龙州县| 玛沁县| 岳西县| 东山县| 渝北区| 隆德县| 江山市| 南溪县| 息烽县| 荥经县| 绥江县| 昭通市| 顺平县| 宁化县| 疏勒县| 台南县| 安溪县| 南汇区| 汉源县| 蚌埠市| 滨州市| 衡东县| 南开区| 余姚市|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