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劍峰邱 剛朱紅靜李志輝趙自立孔維慧羅俊敏王國申
(1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0;2 開封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0)
PET-CT在診斷卵巢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朱劍峰1邱 剛2朱紅靜1李志輝1趙自立1孔維慧1羅俊敏1王國申1
(1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0;2 開封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0)
目的 探討PET-CT在卵巢癌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50例卵巢癌患者在術前進行PET-CT及常規(guī)影像學診斷結果,以術后病理回報結果為標準,對比兩種診斷方法的特異性、靈敏度、準確性、陽性預測率及陰性預測率。結果 在對卵巢癌的診斷中觀察組的敏感性(89.47%)及陰性預測(83.33%)均高于的對照組的75%和63.6%,二者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在對淋巴結轉移情況的比較中,觀察組的敏感性(79.11%)及準確性(90.62%),高于對照組的54.21%和71.35%,二者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 PETCT在早期能夠更加敏感地發(fā)現(xiàn)癌變組織及淋巴結轉移情況,指導臨床手術方案。
PET-CT;卵巢癌;診斷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由于早期無明顯癥狀,同時缺乏具有特異性的確診手段,大多是卵巢癌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錯失了手術的最佳時期,嚴重影響到患者的預后[1-5]。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研究50例術后病理均診斷為卵巢癌患者,在術前進行PETCT及常規(guī)影像學診斷(CT及CA125)結果?;颊吣挲g31~77歲,平均47歲。
1.2 具體方法
觀察組25例患者進行PET-CT進行診斷,于檢查前先禁食4~6h,將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內。在安靜、避光、平臥15min后注射示蹤劑,劑量為370~550Mbq。靜臥40min后,先對患者進行膀胱排空然后進行CT掃描,以消除膀胱尿液放射性對圖像分析診斷的影響。PET圖像重建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CT重建采用標準重建法,將PET和 CT 圖像傳送到工作站,進行圖像對位融合顯示。所有PET/CT融合圖像、PET圖像和平掃CT 圖像都通過融合軟件進行幀對幀對比分析。對照組25例患者先行常規(guī)CT影像學診斷,并行血清CA125檢測。
1.3 評價指標
①比較兩組診斷卵巢癌的特異性、靈敏度、陽性預測率及陰性預測率。通過與組織病理結果進行對照,靈敏度=真陽性人數(shù)/(真陽性人數(shù)+假陰性人數(shù))*100%。特異度=真陰性人數(shù)/(真陰性人數(shù)+假陽性人數(shù)))×100%。陽性預測率是真陽性所占的比率。陰性預測率是真陰性所占的比率。②比較兩種方法明確淋巴結轉移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當P<0.05時,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診斷卵巢癌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性及陰性預測性。通過與病理組織學結果進行對照,觀察組:敏感性:89.47%,特異性:71.43%,陽性預測:89.47%,陰性預測:83.33%,而對照組:敏感性:75%,特異性:77.78% 陽性預測85.71%,陰性預測63.6%,兩種檢測方法敏感性及陰性預測率有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診斷結果與組織學病理檢測結果的比較
2.2 比較兩組對淋巴結轉移的診斷
術中發(fā)現(xiàn)有13例出現(xiàn)36處淋巴結轉移,觀察組:敏感性: 87.96%,特異性:79.11%,準確性:90.62%,陽性預測率:85.67%,陰性預測率:65.12%,而對照組:敏感性:54.21%,特異性:69.31%,準確性:71.35%,陽性預測率:81.23%,陰性預測率63.18%,兩種檢測方法比較敏感性及準確性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大多數(shù)卵巢癌因為發(fā)現(xiàn)時往往到了晚期,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期,所以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5年存活率僅為30%左右。目前診斷手段主要是生化學(CA-125、CA-199等)及常規(guī)影像學(B超、CT)檢查,但是腫瘤標志物靈敏度較低,而B超或CT、MRI診斷的特異性尚不能令人滿意。而且腹膜后淋巴結對于卵巢癌的診斷分期非常重要,而且關系到患者的預后,所以早期準確檢測淋巴結是否存在轉移對臨床分期、制定手術計劃有重要意義。 PET能夠從細胞代謝的角度在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早期發(fā)現(xiàn)病變,PET/CT集功能成像與結構成像于一身,一次掃描可以完成全身PET和CT檢查,既彌補了CT定性困難的不足,又解決了PET定位不精確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PET-CT能夠更加敏感地發(fā)現(xiàn)癌變組織及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情況,明確卵巢癌的分期,對臨床手術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導作用。
[1] 趙軍,林祥通.關于PET/CT 臨床應用的若干問題[J].中華核醫(yī)學雜志,2005,25(2):69-71.
[2] Zhao J,Lin XT,Wu XH,et al.Detection of occult metastasis of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using integrated FDG PET/CT[J].J Nucl Med,2005,46(5):196.
[3] 董孟杰,林祥通,趙軍.PET/CT 在卵巢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國外醫(yī)學放射醫(yī)學核醫(yī)學分冊,2005,29(5):209-213.
[4] Makhija S,Howden N,Edwards R,et al.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recurrent ovarian and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a retrospective review[J]. Gynecol Oncol,2012,85(1):53-58.
[5] Nanni C,Rubello D,Farsad M,et al.18F-FDG PET/CT in the evaluation of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a prospectivestudy on forty-one patients[J].Eur J Surg Oncol,2005,31(7):792-797.
R737.31
B
1671-8194(2013)21-0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