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愛平
摘 要:中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對學生真誠的愛能夠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為學生接受教育奠定情感基礎。班主任也只有在師生情感融洽的基礎上,對學生曉之以理,才能撥動他們的心弦,引起共鳴,達到導之以行的目的。
關鍵詞:教育;愛戴;信賴;情感
下面結合我?guī)啄臧嘀魅喂ぷ鲗嵺`談幾點體會:
一、以身作則,尊重信任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班主任必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學生的楷模。2008年的冬天,天氣寒冷,學生上課遲到現(xiàn)象明顯增多,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不但堅持每天早到班上,而且還提出“要與同學們比早到教室”。這樣一來,喚起了他們的上進意識,遲到現(xiàn)象明顯減少直到消失。對于學生來說,班主任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義的對象。所以,班主任的思想品德、治學態(tài)度、日常行為等直接影響學生的習慣形成。我剛接手幼師10班的時候,看到他們學習態(tài)度散漫、紀律性不強,我沒有氣餒,而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改正我提出的幾個問題。我則經(jīng)常督促檢查,效果明顯。在這個班的管理過程中,面對一些困難和挫折,我總是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激發(fā)學生、感染學生。經(jīng)過一個多學期,由于受到人格的感召,10班走上了正軌。隨著班風的端正、學風的濃厚,學生素質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學記》中說:“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闭f的就是教師教導學生不要用強迫手段,而應當尊重、信任學生,循循善誘教導學生。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fā)揚民主,肯定其存在的價值,不能采取強制手段對學生施壓、體罰、挖苦、諷刺。
一次期中考試后,我在班上表揚了一位姓鄒的學生。當我說這位學生不僅學習進步大,而且思想進步也快的時候,班上有一些學生輕聲嘀咕這個學生考試作弊,還把班上的白乳膠拿回家了。我假裝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把獎品發(fā)給了這位姓鄒的學生。課后我對他說:“老師相信你有能力考到這個成績,也看到你這半個學期能關心同學,熱情為班級服務。只要你能改正缺點,繼續(xù)努力,你一定能行。另外,你需要用白乳膠,拿去用也沒關系,用后能拿回班上就行了?!焙髞?,他學習更加勤奮努力,主動制訂了學習目標與計劃,要求我監(jiān)督。并克服了貪小便宜的毛病,各個方面都進步很快,期末考試,他的成績又上升了,他激動又自豪地對我說:“老師,謝謝你,這是我自己做的。”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說千遍不如做一遍”,這兩句話一點都不夸張,班主任只有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以身教誘導,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真”“善”“美”的追求,只有對學生尊重信任,才能推動學生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向
上、自強不息。
二、嚴中有愛,以情感人
“沒有要求就沒有愛”。班主任摯愛學生要理智,公平處理班內學生之間的矛盾,切忌把學生成績的好壞和自己的喜惡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特別是處理跨班、跨年級間的糾紛時,也應對學生行為所特有的社會價值和意義作出正確的評價,不能遷就、包庇學生的錯誤行為,要循循善誘、耐心教導,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溺、嚴而不兇,使班主任的角色既像慈母又似嚴父,把“愛”灑向“天涯海角”。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師生交往的過程就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對學生抱有強烈的愛心,才能打動學生,造成“親其師,樂其道”的良好教育氣氛。學生才會愿意談自己的真實想法,反映班內存在的問題,班主任才能有的放矢進行教育和管理,工作才能有實效。有個平時很活躍的學生變得很消沉,經(jīng)過了解,我得知她的爸爸春節(jié)期間被檢查出是癌癥晚期。我除了安慰她、疏導她,還親自買了禮品去探望她爸爸,并動員、組織了一部分學生去幫她家插秧。幾個月以后,她爸爸去世了,但是她并沒有被打倒,學習更努力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實施情感誘導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倍愛“差生”,以情動情,“差生”不是天生就差,只是因為受到某些不良因素的影響而變“差”。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懷、幫助和鼓勵,即使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或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可能從此改變他們的一生。俗話說得好,“毅可催堅,情可感人”。班主任對問題學生的教育誘導,一是要有“毅可催堅”的信念,敢于反復抓、抓反復;二是要以滿腔的熱情和真摯的愛去感動學生,醫(yī)治他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
三、榜樣誘導,激勵向上
班主任除了熱愛、尊重、嚴格要求學生外,還要極、適時激勵學生,挖掘和表揚學生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績。
在生活上我常采用“榜樣激勵”和“肯定激勵”。如我班擺放垃圾桶的角落,學生很少去打掃,也不自覺把垃圾扔入桶內。我雖多次提出批評,但效果還是不明顯。有一次,我見一值日生把這個“衛(wèi)生死角”打掃得很干凈,就在班上及時地表揚了他。通過這次“榜樣激勵”后,“死角”的臟、亂現(xiàn)象消失了。結合這件事,我在班會課上表揚了全班同學熱愛公共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他們都感覺好高興。從此之后,班上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得到了根本的扭轉,而且包干區(qū)的清潔衛(wèi)生也用不著班主任記掛了。
在對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中,我把“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作為激勵原則。如有時個別學生很早到校,但是沒有進行早讀,我就表揚他早到校這一點做得很好,稍提一下沒有早讀的問題;又如明知道某個學生為逃避勞動而不回校,卻說他平時樂于助人、熱愛班集體,沒有參加勞動可能是去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去了,但不請假不好等,讓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優(yōu)點的肯定,從而改正缺點,完善自我。
在學習上,我常采用“目標激勵法”,樹立并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導學生進步。俗話說:“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币粋€明確的目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因而要想對學生實施激勵,必須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目標,這是有效地實施激勵的第一步,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從所給的目標中了解班主任對他的期望,從而獲取信心和力量,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但有了明確可行的目標,并不等于學生就會為之去不懈努力,因而班主任還要根據(jù)反饋的信息,隨時對他們跟蹤指導,不斷地給予關心、幫助和輔導。
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讓我認識到情感誘導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但我堅信只要班主任能多尊重、多理解、多幫助、多激勵學生,用一顆誠摯的愛心去關懷他們,定能使“鐵樹開花”!
參考文獻:
余芳.班主任工作中應該處理好的幾種關系[J].新課程學習,2012(09).
(作者單位 湖南省雙峰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