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悅
在安徽,無論收藏界還是拍賣行,
只要一提到安徽畫壇“八老”的真跡,那絕對是 “瘋搶硬通貨”!
那么,在市場流通的“八老”作品中,哪類繪畫作品又是最為收藏者關(guān)注的?
蕭龍士(1889~1990年)
生于皖北蕭縣。蕭縣是安徽縣級鄉(xiāng)鎮(zhèn)中較為著名的書畫之鄉(xiāng),清乾隆間就出了劉本銘、袁汝霖、吳柳盦等一代畫人。蕭老1925年畢業(yè)于上海美專。精寫意花鳥,并善詩書。后拜大匠齊白石為師,白石翁曾有“龍士畫蘭,我不如也”之嘆。與李可染、李苦禪相交甚厚。同時,他也是安徽最長壽的畫家之一,作品存世量較大。若投資收藏其畫,可從早、中、晚三個階段入手。
蕭氏早歲(20~50歲)曾刻意摹臨過《芥子園畫譜》,稍后畫風(fēng)多取“青藤”“八大”及“八怪”一路,此時的筆墨畫風(fēng)尚處臨摹和過渡階段,藏家可逢低吸納。中期(50~80歲)無論從寫實,還是寫意,都可說是精品迭出(圖1),筆墨氣象自然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成熟旺盛的創(chuàng)作時代。此時期的作品收藏價值最大,值得關(guān)注,只要是真跡,可大量收購。晚歲(80~100歲)雖已入“人畫俱老”境界,但筆力已頗感粗乏,尤其90歲后作品已入暮歲,能出彩的畫作可說寥寥,藏家可酌情購藏。
孔小瑜(1899~1984年)
浙江慈溪人。自幼隨父習(xí)畫,十幾歲便替父掛單鬻畫上海灘(海上王一亭代開潤單)。生前與張大千、鄭午昌、張聿光等相友善。曾受畫家余寄凡之請,入潘天壽先生創(chuàng)辦的新華藝專任教。孔氏畫路十分寬廣,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精。尤以善寫博古畫而聞名于世,所繪博古圖(圖2)筆墨渾穆高古。由于其早歲以賣畫為生,故其作品流量分布很廣。
近年來,各大拍賣機構(gòu)紛紛上拍其繪畫精品,作品價位節(jié)節(jié)攀升,藏家應(yīng)多關(guān)注其具有代表性的《博古圖》《牡丹圖》《伯樂相馬圖》等畫作。由于孔氏又歸屬“海派”畫家行列,后因歷史原故長期工作生活在安徽,故而可說是一位典型的滬皖結(jié)合型雙棲畫家。目前其大幅精品博古畫作市場拍賣價已達數(shù)十萬元之巨,一般題材畫尚處較為平穩(wěn)的上升階段,但未來行市無可限量。
懶悟(1901~1969年)
河南潢川人,一代高僧,精鑒,善畫,能詩。8歲剃度遠鐸庵為僧,法名曉悟。后得上海王一亭居士善助,與樂觀、談玄法師東渡日本大阪勝尾寺密宗學(xué)院修法。后結(jié)識唐云、林風(fēng)眠、陳半丁、曹大鐵(1916~2009年)等一代大家,相交甚歡。尤與大才子曹大鐵過從甚密。懶悟法師1934年途經(jīng)安慶,溯江而上,擬作匡廬游。期間被安慶迎江寺心堅、竺庵法師苦心挽留,居寺內(nèi)大士閣中。懶上人畫宗宋元,胎息“四僧”。筆墨冷逸散淡,一派清潤雅奧之空靈氣息(圖3)。民國期間,河南軍閥劉鎮(zhèn)華十分欣賞懶師的山水作品,曾擬于迎江寺親設(shè)素宴求藏其畫,懶師聞訊后,遠遁避之。作為一名方外畫家,他從不攀迎權(quán)貴,但對于清貧畫友往往傾囊相助,鄉(xiāng)人陸逸就是懶師資助最多的清貧畫友之一。后懶上人主持合肥明教寺?!拔母铩钡溒穑@位大德功善的方外高僧在人間險惡的痛苦中未能幸免,圓寂于合肥月潭庵。
懶悟上人繪畫從不講究紙張大小,上手便寫,往往妙品迭出。小畫時常只有巴掌大小,可謂方寸千里;最長的山水畫卷可達數(shù)米之巨,似有浩瀚云煙氣勢。懶上人的山水畫十分稀見,20世紀(jì)90年代初,在安慶市場上偶能遇到。2005年后,其精品基本上被安慶、合肥兩地的資深藏家所壟斷,能流入市場的幾乎沒有。據(jù)筆者了解,近兩年,其“盈寸”山水小品私下交易價已達數(shù)萬元,雖如此,還是有價無貨,因而收藏難度非常之大。建議一些對懶上人畫感興趣的藏家多留意點外地市場,或有意外之收獲。
申茂之(1904~1976年)
我最初知道申先生之名是在1987年上海辭書出版社沈柔堅主編的《中國美術(shù)辭典》第127頁介紹先生的一段辭條:申茂之,現(xiàn)代畫家,字柏馨,號柏盫,安徽蕪湖人,1928年畢業(yè)于北平藝專,精工筆草蟲(圖4),善書能詩。
“八老”中,若論申老繪畫名頭,幾乎很冷。實際上,他是大畫家溥心畬先生的再傳弟子。1995年我遇到一位畫商,他拿出3張畫,分別是應(yīng)野平、徐子鶴、申茂之的畫。當(dāng)時對方講,要買就3張一起買走。而我只看上其中申茂之的工筆《絲瓜蟋蟀圖》。說實話,我當(dāng)時并不知道申先生之名,只感覺畫得實在太精彩了!申先生畫作市場流通十分有限,其畫筆墨精湛,風(fēng)格獨特,構(gòu)圖完美,現(xiàn)已被不少典藏家所關(guān)注。今申先生精品工筆草蟲每平尺價格可達2萬~3萬元,基本上還是有價無貨。
光元鯤(1905~1974年)
安慶桐城人。曾入上海新華藝專學(xué)習(xí)。師事潘天壽、黃賓虹等,追隨張善孖先生畫虎時日最久。與懶悟上人相交深厚??箲?zhàn)期間,其所繪巨幅《百虎圖》被美國援華抗日的“飛虎隊”組織者陳納德將軍重資購藏。在抗戰(zhàn)年代,光先生畫虎是為了喚起國人共同抗日。先生由于畫虎(圖5)名氣實在太大,以至于其他題材的作品被其虎名所掩。近見安慶懶悟藝術(shù)館借展的光元鯤《八哥蟬柳圖》就是幅工寫兼?zhèn)涞慕?jīng)典妙作,筆下輕薄的蟬翼、靈動的八哥與輕輕飄拂的柳枝讓人陶醉其中。
目前,光先生作品在民間尚有一定的存量,而虎畫精作已十分難尋,精品虎圖目前價位應(yīng)在每平尺數(shù)萬元左右;花卉寫意價格則相對要低得多。
童雪鴻(1909~1966年)
安徽巢湖人。畢業(yè)于上海美專和新華藝專,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師從黃賓虹、劉海粟。精畫,能書,善篆刻,尤善畫花鳥草蟲四君子(圖6)。才華橫溢,往往畫出奇氣,筆墨深厚,頗具金石逸趣。惜英年早逝。劉海粟先生曾在詩序中哀嘆:“弟子童雪鴻為人正直,品藝高于儕輩,不幸浩劫中蒙冤而逝……”童先生是位集書畫印大成的藝術(shù)家。因為善金石,故其書畫中往往透著股金石氣。
童先生于書畫從不草率輕作,故坊間稀見,大部分畫作被識家秘藏。其精作每平尺可達數(shù)萬元,若一張4平尺左右的花鳥精作,其價可達8萬~10萬元,但還十分難尋。
王石岑(1914~1996年)
出生于合肥。自小受新安畫派滋養(yǎng),山水畫在安徽獨樹一幟(圖7)。在風(fēng)格筆墨上,黃賓虹、傅抱石兩位巨匠自然大氣的筆墨深深地感染著他。他常以石濤上人畫語“無法之法,乃為至法”來激勵自己。王先生所制山水,無論巨幛,還是盈尺,皆意境深邃,氣勢高邁,清新雅逸。我曾見過先生不少山水小品,十分精致,那小中見大的氣概讓人如入畫境?!巴鈳熢旎?,中得心源”是畫家融入自然生活的真切感悟,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一絲俗庸之氣,多的是山林浩然真氣。
目前先生的山水精作每平尺1.5萬~2萬元,當(dāng)然,一些具有時代特征和描繪重大歷史題材的畫作則另當(dāng)別論。
徐子鶴(1916~1999年)
蘇州人。父親是人物肖像畫師,曾入任伯年門。徐氏18歲到上海拜錢瘦鐵為師,后錢先生一家赴日定居,不久也追隨前往。30歲時被延聘為蘇州美專圖畫系教授,并定居上海。后與孔小瑜、宋文治應(yīng)聘來安徽,入省博物館負責(zé)古字畫鑒定和全色修補工作。謝稚柳先生稱其為“古字畫全色修補第一人” 。故宮、上博、遼博等全國各大博物館中“老掉牙”的名畫有的就是經(jīng)先生妙手而容光煥發(fā)的。先生注重外師造化,認為畫山水一定要有生活根源,這樣畫出的山水才富有真正的生命力。因而,我們在賞讀徐先生的山水作品時(圖8),既看到了他對傳統(tǒng)筆墨的深刻理解,又感受到他對祖國山川美景的深深熱愛,他畫出的是我華夏江山永固的大氣象。徐先生不僅山水畫氣韻生動,所制墨梅也清潤古勁,深得宋元韻致。曾見其在鏡心上寫墨梅一枝,枯枝上點頑雀一只,空靈生動,呼之欲出,筆墨境界直逼“八大”。
徐先生存世畫作相對較多,山水精作大概每平尺2.5萬~3萬元,且上升趨勢明顯,但不多見。墨梅偶然還能遇見,每平尺也已近0.8萬~1萬元。大幅(四尺、六尺)山水價格已達10萬~20萬元以上,但還不易買到。又因其繪畫題材獨特,特點突出,雅俗共賞,故深得藏家喜愛,其畫未來行情無可限量。
從安徽“八老”與其同時代的畫家的作品價格相比,目前尚未達到他們真正的市場理想價位,有眼光的典藏家們應(yīng)多多關(guān)注。
責(zé)編 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