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芳
【摘要】“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蔽覀兠恳粋€教師都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在新精神的指導下當好“引導者”,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適時引導 把握時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毙抡n程實施以來不少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主體絕對化,一切由學生說了算,以致學生的主體地位成了陽光下的“彩色泡沫”,而教師也逐漸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事實上,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容易發(fā)生偏離,思維難以深入,學習缺乏深度和廣度,創(chuàng)新精神就很難發(fā)展。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在新精神的指導下當好“引導者”,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fā),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結合“年、月、日”的教學談談何時進行適當的引導,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 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把握時機進行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定向和動力作用。面對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往往缺乏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激發(fā)。教師要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使他們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義又有趣的事情,從而有效的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去: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提出問題:“紅紅今年9歲,她哥哥從出生到今年,只過了3個生日。請同學們想一想,她哥哥今年幾歲?”有的學生順口答道:“3歲?!钡幌氩粚?,紅紅今年都九歲了,哥哥怎么可能才3歲呢?大家疑云驟起,誰都想知道一個正確的答案。就在這時教師笑著鼓勵學生:“你們想知道正確的答案嗎?自己到書上去尋找吧,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至此,學生的探索熱情高漲,產生了學習“年、月、日”這一新知的濃厚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探究中。
2 在探索新知中把握時機進行引導
方向明確和有探究空間的問題,學生能自主的展開對新知的探索。這時,由于學生的年齡與認知水平的限制,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思維偏離,走上岔道,如果任其發(fā)展,就會越走越遠。課堂教學看起來熱熱鬧鬧,可實際收效甚微,甚至負效。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盡快的回到需要探索的知識上來,做到“放得開,收得住”。在教學“年、月、日”這一課的平年、閏年的認識,在前面學到的知識:大月有3l天,小月有30天以后老師帶領學生做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老師報月份是大月的,請女同學們站起來,老師報的月份是小月的,請男同學站起來。當老師報到2月時問:同學們?yōu)槭裁床徽酒饋砹四兀繉W生:2月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所以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這時候老師把握機會進行引導:我們把2月叫做特殊月,2月是28天的這一年叫做‘平年,2月是29天的這一年叫做‘閏年。怎樣知道哪年份是閏年還是平年?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出示下列年份讓學生統(tǒng)計(如表1):
師:用筆把2月份是29天的年份圈起來。這些年是閏年,我們仔細觀察他們有什么規(guī)律,再推算一下,1996年往后哪一年是閏年,再往后哪一年又是閏年?從1998年向前推算,哪一年是閏年?再往前推,哪一年又是閏年?這時再引導學生討論,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生1:每隔4年是一個閏年,我們把年份除以4,如果能整除的,就是閏年。生2:是4的倍數的年份是閏年。師:1948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你能用什么方法很快的判斷出來。教師的及時引導,避免了花時多、收效微的后果,也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整個探索過程中,教師做到扶放結合,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得主動性,并使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向更加明確,如期達到了教學目標。
3 在鞏固新知的練習中把握時機進行引導
在練習中學生的知識掌握的程度一目了然地表現出來:有時學生知識理解比較膚淺。學貴有疑。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看似簡單的內容,學生常會一帶而過。其實,很多知識學生貌似理解但并未真懂,而這些內容往往是深化知識的關鍵處。這時,教師就應引導學生無疑之處生疑,并對疑問展開思考和討論,使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fā)展。在學了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閏年的計算方法后,讓學生判斷下列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1932、1988、1968、2008、1921、2000、1900,學生判斷后教師要把握機會進行引導:1900年能被4整除,但不是閏年。同時運用課件,把地球、月球、太陽運行的規(guī)律演示出來,讓學生直接感受,講解公歷年份是整百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的問題。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全面、深刻多了。
4 在拓展練習中學生解題失誤時把握機會進行引導
數學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時,教師應及時引導,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指導學生重新探索,分析錯誤的原因所在,最終找到正確的答案。例如:連續(xù)兩個月的天數可能是多少天?有部分學生說是61天。這時,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引導:“想一想,還有其他的答案嗎?”通過引導,學生很快領悟到平年1月和2月或2月和3月共59天,閏年1月和2月或2月和3月共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