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曉梅
【摘要】死板的說教是學生厭煩的,機械的分數評估是學生恐懼的,在實際的工作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學生的積極模仿意識,發(fā)現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讓每個學生都有閃光的瞬間,并發(fā)揚光大,從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風。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人才。
【關鍵詞】閃光點 中轉站 德育教育 表揚 學習
對,就在初二,3班的門口,您可以看見一個精致的小箱子。這就是我們班的“閃光點中轉站”。就在剛剛讓他在門口站崗的時候,很多人都像您一樣,問了同一個問題:“朋友,這是干啥用的?”
雖然已經是在班主任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十余年的老戰(zhàn)士,剛接手初一新班的時候,還是有點亂。學生亂于對新環(huán)境的好奇,我是亂于對新學生的不摸底細。怎樣才能讓我們盡快盡早的成為熟人,讓集體產生最初的凝聚力呢?經過多方學習,仔細思考,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建立了這個神奇的“閃光點中轉站”。
說他神奇,是因為他可以發(fā)揮比語言說教,死板硬套,積分評獎更大的作用。最初,我號召任課教師對同學們的學習狀況,上課紀律,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表揚。當一張張寫滿溢美之詞的小紙條,在每周五開箱之際,被班主任在講臺上高聲誦讀的時候,當這一張張有分量的小紙條被一張張貼在墻壁上的光榮欄的時候,被表揚的同學臉上樂開了花,沒有得到表揚的同學頻頻點頭,原來想出人頭地就這么簡單。于是,默默的行動開始了。上課的紀律不用再強調了,每天的作業(yè)收繳的格外及時了。終于有一天,班長讀出這樣一張字條:“本周,大家在英語課上表現的都很好,表揚全班每一位同學,名字不再一一贅述?!鳖D時,全班爆發(fā)出一陣歡快的笑聲,我也開心的笑了,終于拿下一個陣地。
同學們發(fā)現了閃光點的妙處。于是,每周五的開箱時間受到大家的關注。每當班長打開一張字條,就會引來所有的目光,。自我肯定,對同學的鼓勵,甚至還有對任課教師的表揚,。有這樣一張字條,讓我珍藏至今曰:“班主任盛老師,孩子住院,依然堅持上課,樂觀向上,從不愁眉苦臉,而且今天還打掃講臺,值得表揚?!笨粗@張簡樸但出自孩子內心的表揚條,我熱淚盈眶,由衷的想說:“做班主任,真好!”
為什么叫“中轉站”呢?因為我們要把優(yōu)點傳遞出去。而事實上,一個個優(yōu)點的快遞,真的投到每個孩子的心里。同學們中間漸漸掀起了“比,學,趕,幫”的熱潮。表揚的小紙條所占的領地也越來也大,五顏六色,長短不一的小紙條成了我們班的一道風景線。別看有點亂,如果你指著一張條問這是表揚誰的,那人十里八里外也能認出來,真是千里眼么?不是的,這是孩子對這句表揚的重視,他已經將這句表揚與鼓勵的話語,深深地銘記在心里。
“模仿”是青春期學生的一個特點。怎樣從正面去引導并利用這一特點,在班級中樹立正確的,積極的輿論導向,是我們“現代化”的班主任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青少年時期是人的一生中全面發(fā)展的高峰期,也是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并在自身的成長中發(fā)揮特殊作用的時期。青少年自我意識及相應的自主功能的發(fā)展狀況對其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班主任應采取有效對策增強青少自我意識,發(fā)展青少年自主功能,幫助其順利渡過青少年期,并為其一生的生存與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有自主意識的能夠獨立進行自我教育的社會主體,故教育活動的組織進行不僅要考慮教育者的主體特點和發(fā)揮其主體作用,而且富有逐步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和主體性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育活動逐漸變得順利、進程加快和效率遞增,能使自我教育在受教育者自身的發(fā)展、主體性提高中日益變得重要并最終起主要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彼浴暗掠膶嵸|是人與人的理解”為理念,構建體現”主體性、民主性、開放性、個性化”的德育模式,這是我們德育的任務和目標。
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永遠是一種腳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腳踩大地是因為教育必須扎跟實踐,仰望星空是因為教育必須執(zhí)著于人類的理想、理想的人類,而欣賞性德育模式的建構研究正是為了實現道德教育的理想而在實踐中展開探索的教育嘗試,該模式希望內在地借鑒審美精神,以實現“解放教育對象”和“提升教育對象”的雙重教育使命。
在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的“轉化”模式中,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特點有兩個:一是“教師→學生”的單向關系,二是師生關系的居高臨下特性。道德教育就是擁有價值真理的成年人,在單方面向學生作道德的說教。而欣賞型德育模式所希望建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德美、善美欣賞過程中的“參謀或伙伴”式的關系。在這一關系中,教師的智慧表現在設置審美化的德育情景,并隱蔽起來(或退居幕后),學生則成為價值判斷和建構的主體。
就本案例中的“閃光點中轉站”活動,我認為他起到的效果,比對學生用各種分數衡量要更有積極的作用。而且,真正讓優(yōu)點中轉起來,就在全班學生中起到了傳幫帶的效果。而這種效果的產生的原動力,是發(fā)自學生本身。所以,自發(fā)的教育,才是可以影響學生一生的德育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