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瑛
湖南省平江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平江 414500
肺結核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其發(fā)病率、耐藥率及死亡率近年呈上升趨勢,是人類傳染病死亡的主要殺手。耐藥性肺結核是指耐一種或一種以上抗結核藥物的肺結核。它的特點是病程長,病情重,并發(fā)癥多,預后不佳。給患者和家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隨著結核桿菌耐藥菌株的出現,僅僅西藥治療已經很難取得滿意的療效。目前臨床上越來越傾向于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了耐藥性肺結核患者48例,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0年9月~2012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療前經痰涂片抗酸染色或培養(yǎng)為陽性的耐藥復治肺結核病患者共 88例,其中,男58例,女 30例,年齡 43~81歲,平均(46±3.5)歲。隨機分組:治療組 48 例,男 32 例,女 16 例,平均年齡(48.0±4.2)歲;對照組 40 例,男 26例,女 14例,平均年齡(46.0±3.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經臨床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證實肺結核屬于耐藥性。
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給予異煙肼片(廣東邦民制藥廠有限公司)0.3 g,吡嗪酰胺片(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0.5 g,tid;左氧氟沙星片(湖南正清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4 g,qd;利福噴丁膠囊 (無錫中策制藥廠)0.6 g(體重 <55 kg者0.45 g),2次/周,或根據患者的藥敏試驗結果調整用藥的方案。白細胞介素-2 20萬IU加0.9%氯化鈉溶液靜滴,1次/d。結核性腦膜炎伴顱內壓增高時加用20%甘露醇,視病情決定用量,且口服維生素B1、維生素E。伴隨肝損害的患者加服護肝片。療程3~6個月。
治療組除采用以上西藥治療方法外,還加用中藥湯制劑組方:首烏、黃精各 25 g、沙參 15 g、天冬 20 g、麥冬 20 g、山藥 20 g、百合 10 g、黃芪 60 g、五味子 12 g、茯苓 10 g、阿膠10 g、炙甘草6 g、夏枯草18 g等。每日給予1劑湯劑,分為2次給藥,早晚各服1次。肺結核咳嗽加杏仁、桔梗、前胡;盜汗甚酌加浮小麥、麻黃根、牡蠣;伴咯血加白及,仙鶴草;胸痛酌加絲瓜絡、郁金;結核性腦膜炎頭痛、頭昏明顯加川芎、連翹;食欲不振酌加神曲、雞內金。
肺與骨結核影像學檢查提示病變組織陰影吸收或鈣化,肺結核痰菌檢查(-);結核性腦膜炎以及腸結核血液檢查提示血沉、TB-Ab轉變?yōu)檎#话楦螕p害患者,肝功能復查正常;患者臨床癥狀消失,體質恢復為痊愈?;颊吲R床癥狀有所改善,食欲增加,無盜汗潮熱,體質好轉為顯效。經1個月治療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為無效。
采用SPSS 17.0進行統計學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
治療組有效率為89.6%,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7.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n(%)]
肺結核為結核桿菌導致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屬于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全身疲乏、失眠、盜汗、午后潮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從中醫(yī)看,肺結核相當于“肺癆”。祖國醫(yī)學認為:肺結核是由于人體正氣虛弱,瘵蟲侵襲,損傷肺陰及陰虛火旺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慢性虛損疾患。在舊中國,對于肺結核有十癆九死之說,從此可見該病的危害比較大。結核病如果能及時發(fā)現,進行規(guī)律的全程治療,多數患者是能夠治愈的。而少數治療不規(guī)律或間斷服藥的病例,因為歷時過長,容易出現對抗結核藥的耐藥。且由于長期抗結核藥的作用,有的病人出現肝損害,病死率比較高。對于此類耐藥性患者如果繼續(xù)用抗結核藥聯合治療,結果往往是反致病情加重,終致脾胃衰敗,患者躁煩不安以及夜不能眠,導致不良后果。
針對耐藥性肺結核的特點,在西藥方面,我們選擇左氧氟沙星、異煙肼、利福噴丁、吡嗪酰胺。利福噴丁的殺菌活性為利福平的 2~10倍,主要作用于細胞內復合菌,其在細胞內的濃度為細胞外的 60倍;而氟奎諾酮類藥抗菌譜廣、毒性小、易吸收,對于細胞內外的 TB桿菌均有效,對非結核分支桿菌亦有較強抗菌活性[1]。
按中醫(yī)分型,耐藥性肺結核多屬于肺陰虛,治療及時得法可以痊愈,本研究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加上了中藥組方,進行中西醫(yī)聯合施治。在古方的基礎上選擇能改善機體免疫力的能養(yǎng)陰益氣的中藥組成方肺腑湯,方中以天冬、麥冬、沙參為君藥,具有滋陰養(yǎng)肺的功效,與耐藥肺結核患者以肺陰虛為主的病因特點吻合;輔以山藥、茯苓、可以滲濕健脾為臣;配以首烏、黃精補精血;夏枯草滋潤生津、清熱;黃芪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收汗;百合、阿膠養(yǎng)肺益腎,最后用甘草調和諸藥,以上中藥聯合使用具有養(yǎng)肺腎之陰,益氣健脾的功效。其中,君藥多具有免疫功能,天冬能使外周白細胞升高,提高單核-吞噬系統的吞噬能力和體液免疫能力;麥冬可改善免疫功能;沙參可提高免疫細胞活性,調節(jié)免疫平衡。此外,中藥黃芪可以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且對干擾素(IFN)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可促進痰菌的陰轉以及病灶的吸收[2-3]。
由于現代醫(yī)學顯示肺結核為以細胞的免疫功能低下為特點的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會引起肺結核病患者體內明顯的細胞免疫功能紊亂,而白細胞介素-2在細胞免疫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誘導淋巴細胞增殖,恢復和提高免疫功能[4],所以在耐藥性肺結核患者的治療中可以適當補充白細胞介素-2。
有研究證實中西藥結合治療1個月,可以對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產生明顯的正向調節(jié)作用,且可以使血沉恢復正常,縮短患者療程[5]。本次研究亦發(fā)現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病灶的吸收和痰菌的陰轉(即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療效可靠,可以提高臨床療效。
[1]吳樂峰,孫延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難治性肺結核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9,9(3):38-39.
[2]王偉,阮祥林.抗結核藥伍用黃芪治療難治性肺結核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4,6(9):1282.
[3]蔡青山,馬海燕.黃芪注射液對耐多藥肺結核病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及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0,7(3):209-210.
[4]吳樂峰 ,孫延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難治性肺結核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9,9(3):38-39.
[5]林存智,朱新紅,鄧凱.中藥肺腑湯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病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26(11):2472-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