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棟 王 瑋 張永玲
1.河南省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00;2.河南大學(xué)藥學(xué)院,河南開封 475000
鹽酸氟桂利嗪(flunarizine hydrochloride,F(xiàn)NZ)化學(xué)名為(E)-1-[雙(4-氟苯基)甲基]-4-2(2-丙烯基-3-苯基)-哌嗪二鹽酸鹽。類別:血管擴(kuò)張藥。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jié)晶或結(jié)晶性粉末;無臭;無味。本品是一種鈣離子通道阻斷劑[1],能防止因缺血等原因?qū)е碌募?xì)胞內(nèi)病理性鈣超載而造成的細(xì)胞損害,適用于腦動脈硬化、腦血栓形成、高血壓所致的腦循環(huán)障礙、腦出血、頭部外傷及其后遺癥。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SLN)結(jié)合了聚合物膠束和水包油性脂質(zhì)納米乳的優(yōu)點(diǎn)[2],同時避免了這兩種的缺點(diǎn),因此是一種特別具有潛力的藥物載體[3]。本實(shí)驗(yàn)采用鹽酸氟桂利嗪作為包封對象,通過溶劑乳化冷卻固化法制備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以達(dá)到對腦的靶向作用。對于載藥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包封率的測定,涉及到游離藥物與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的分離。常見的分離方法主要有透析法﹑離心法和葡聚糖凝膠法等。影響包封率的因素很多,如藥物-類脂比﹑類脂的種類﹑藥物的性質(zhì)及制備方法等[4]。所以包封的藥物不同,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的種類及所用脂質(zhì)材料不同,適宜采用的測定方法亦不相同。本次實(shí)驗(yàn)旨在采用這三種常見的分離方法進(jìn)行分離,并從中尋找到對于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及其游離藥物分離的較好方法。
0516-1臺式離心機(jī) (上海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CL-3型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 (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JY92-ⅡN超聲波細(xì)胞粉碎機(jī) (寧波新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250D超聲波清洗器 (寧波科生儀器廠),P23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大連依利特公司),EC2000色譜工作站(大連依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AT-330柱恒溫箱 (天津奧特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色譜柱:ODS-C18柱(200 mm×4.6 mm,大連依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透析袋(北京科百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鹽酸氟桂利嗪 (鄭州康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11002),豆磷脂(上海恒信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091115),硬脂酸(浙江日用海鹽化工廠,批號:20100301),Poloxamer188(南京威爾化工有限公司,批號:20111107),SephadexG-50(北京瑞達(dá)恒輝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批號:20091017),甲醇(天津市福晨化學(xué)試劑廠,色譜純)。
采用溶劑乳化冷卻固化法制備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將處方量Poloxamer188在(75±3)℃下分散均勻制成水相;在相同溫度下將豆磷脂、鹽酸氟桂利嗪和硬脂酸分別溶解于無水乙醇和二氯甲烷中,然后將兩者混合均勻成有機(jī)相;將有機(jī)相逐滴加入水相中,此過程中保持水浴溫度在(75±3)℃及水相的攪拌速度為1 000 r/min。然后在該溫度下將其混合后的溶液濃縮至8 mL,將濃縮液快速加入另一0℃的水相中,然后經(jīng)超聲波細(xì)胞粉碎機(jī)超聲后即制得分散均勻的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鞈乙篬5]。
色譜柱:ODS-C18(200 mm×4.6 mm);流動相:甲醇-磷酸鹽緩沖液(取磷酸二氫鉀1.36 g,加水溶解稀釋成1 000 mL,加三乙胺 4 mL,用磷酸調(diào) pH 值至 3.5)(75︰25)[1];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53 nm;柱溫:30 ℃,進(jìn)樣量:20 μL。
分別精密吸取濃度為20 μg/mL的FNZ貯備液0.05、0.10、0.25、0.50、1.00、1.50、2.00 mL 置 于 10.0 mL 容 量 瓶中,以甲醇定容至刻度,搖勻,得濃度分別為0.1、0.2、0.5、1.0、2.0、3.0、5.0 μg/mL 的系列溶液。 在“2.2”項色譜條件下分別取上述標(biāo)準(zhǔn)系列溶液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及峰面積。以鹽酸氟桂利嗪峰面積(A)對鹽酸氟桂利嗪濃度(C)進(jìn)行線性回歸?;貧w方程為:A=43.565C+0.5811(r=0.9997)。 即鹽酸氟桂利嗪在 0.1~5.0 μg/mL 范圍內(nèi),峰面積(A)與測定濃度(C)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精密量取濃度為20 μg/mL的FNZ貯備液適量,分別用流動相稀釋成濃度為1.0、3.0、5.0 μg/mL的溶液,在一天內(nèi)每隔2小時進(jìn)樣1次,共測定3次,將測得的峰面積代入回歸方程計算,RSD值分別為1.42%、1.83%、0.60%,表明精密度良好。
精密量取濃度為20 μg/mL的FNZ貯備液適量,分別加入適量的空白SLN,用流動相溶解并定容,得到濃度分別為 1.0、3.0、5.0 μg/mL 的溶液,進(jìn)樣 20 μL,將測得的峰面積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平均回收率為98.56%,RSD值為1.76。
2.6.1 透析法
精密吸取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鞈乙?.0 mL,置透析袋中封口,取蒸餾水28 mL做透析袋外液,室溫下透析6 h,達(dá)平衡后取透析袋外液2.0 mL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搖勻[6]。精密吸取 20 μL 溶液,進(jìn)樣,按“2.2”項下色譜條件測定游離鹽酸氟桂利嗪濃度,計為M1;另精密吸取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鞈乙?.0 mL,用甲醇破乳并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同法測定鹽酸氟桂利嗪總濃度, 計為 M2;計算平均包封率為 76.42%[(M2-M1)/M1×100%],RSD 值為 1.75%(n=3)。
2.6.2 離心法
(1)精密量取FNZ-SLN混懸液 2.0 mL,15 000 r/min離心30 min,精密量取上清液0.5 mL于5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測FNZ的含量C1。(2)精密吸取0.5 mL的FNZ-SLN混懸液,轉(zhuǎn)入5 mL容量瓶中,加入適量甲醇超聲溶解,用甲醇定容至刻度,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測定FNZ的含量C2[7]。離心法包封率計算公式如下:包封率(%)=(1-C1/C2)×100%。 由于載藥脂質(zhì)硬脂酸密度與水相近,離心難度大,即使離心較長時間后,離心管上清液中仍有白色的FNZ-SLN,不能完全將FNZ-SLN沉降至管底,即很難把FNZ-SLN與游離FNZ分離完全,測定結(jié)果為 46.37%,RSD 值為 3.26%(n=3)。
2.6.3 葡聚糖凝膠法
2.6.3.1 洗脫曲線的考察 取一定量Sephadex G-50,用30%的乙醇溶脹12 h后,裝入到20 cm×1.0 cm的層析柱中,最終得到柱高為(15.0±0.5)cm的葡聚糖凝膠柱。取空白SLN 2 mL上柱,用30%乙醇洗脫,飽和柱子后,再分別精密吸取FNZ-SLN 0.3 mL上柱,用30%乙醇洗脫,流速1.0 mL/min,每2分鐘分段收集洗脫液,然后把收集到的洗脫液分別加入到10 mL容量瓶中,先用適量甲醇溶解,后用甲醇定容,取20 μL進(jìn)樣測定,記錄色譜圖,代入線性回歸方程算出濃度,做洗脫曲線[7-8],如圖1。結(jié)果表明,葡聚糖凝膠柱可將FNZ-SLN和游離藥物完全分開,即此法適合本實(shí)驗(yàn)的要求,所以選用葡聚糖凝膠法作為包封率的測定方法。
圖1 FNZ-SLN在Sephadex G-50中的洗脫曲線
2.6.3.2 柱回收率測定 以蒸餾水與30%乙醇溶液作為洗脫液,洗脫飽和過的柱子的回收率為(93.60±1.85)%。
2.6.3.3 包封率的測定 精密吸取空白固體脂質(zhì)納米?;鞈乙?.0 mL上柱,飽和柱子后,分別精密吸取三批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鞈乙?.3 mL,按“2.6.3.2”項下方法進(jìn)行試驗(yàn),測定游離藥物濃度;另精密吸取含藥固體脂質(zhì)納米?;鞈乙?.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搖勻。按“2.2”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總藥物濃度,計算包封率。結(jié)果見表1。可以知葡聚糖凝膠法的包封率為(79.20±1.27)%,RSD 值為 1.61%。 由此可以看出 FNZ-SLN使用葡聚糖凝膠法測定包封率時,結(jié)果RSD值較小,說明該方法較精密,由圖1看出該法的分離度也較好,所以葡聚糖凝膠法比較適合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和其游離藥物的分離。3結(jié)論
表1 FNZ-SLN包封率測定結(jié)果(n=3)
通過比較透析法、離心法和葡聚糖凝膠法這三種方法,最終選定葡聚糖凝膠法作為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與其游離藥物的適宜分離方法,該法相對于離心法對儀器設(shè)備的要求較低,且分離效果較好,相對于透析法則耗時較短且測定的結(jié)果較準(zhǔn)確。所以對于鹽酸氟桂利嗪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來說,葡聚糖凝膠法是適宜的包封率測定方法,用該方法測得其包封率為(79.20±1.27)%。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748.
[2]Hong Yuan,Sai-Ping Jiang,Yong-Zhong Du,et al.Strategrtic approaches for improving entrapment of hydrophilic peptide drugs by lipid nanoparticles[J].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2009,70(2):248-253.
[3]Hou Jun,Shi-Wen Zou.New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07,22(6):385-390.
[4]陳召紅,劉皈陽,魏亞超.脂質(zhì)體包封率測定方法研究進(jìn)展[J].解放軍藥學(xué)學(xué)報,2011,27(1):79-81.
[5]張紅,賈小莉,匡長春,等.柚皮苷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包封率及體外釋放度測定[J].中國藥師,2010,13(3):318-320.
[6]李園,陳桐楷,林華慶,等.石杉堿甲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包封率的測定方法研究[J].廣東藥學(xué)院學(xué)報,2010,26(2):112-114.
[7]宮金巖,胡連棟,劉洋,等.維甲酸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中主藥的含量及包封率測定[J].中國藥房,2008,19(16):1252-1253.
[8]韓靜,唐星,巴德純.降香揮發(fā)油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的制各工藝研究[J].沈陽藥科大學(xué)學(xué)報,2004,21(4):27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