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輝
從82斤到800斤
只是一張嘴的功夫
李元霸,是隋唐里的第一條好漢,在說書人嘴里,他的兵器是一對大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把八百斤——當然,這都是小說家言,現(xiàn)在這世上最有名的大力士是馬瑞斯,他的臥推力是640磅,按斤算大概是480斤,而李元霸的大錘是當兵器揮舞的,他的力量有多大呢,《說唐》說,他舉起過3000斤的東西,比6個馬瑞斯還牛。
現(xiàn)在一說中國文化,都知道所謂“明清小說”。其實明朝的小說家還算比較克制,《三國演義》里關(guān)公的青龍偃月刀,重82斤,《水滸》里魯智深使的禪杖也就62斤,雖說神力,但畢竟不是太夸張,因為正史里記載的不少勇將,臂力確實不凡,比方說五代時的鐵槍王彥章,他“每戰(zhàn)用二鐵槍,皆重百斤。”考慮到這是北宋司馬光寫的,宋斤比現(xiàn)在的斤略重,大約等于640-680克,取中間數(shù),那鐵槍也有132斤。
但是,《說唐》,包括主要根據(jù)《說唐》改編的單田芳的評書,以及根據(jù)單田芳評書而來的《隋唐演義》,即使放在普遍神神叨叨的中國傳統(tǒng)歷史通俗演義里,也算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奇葩——因為作者不厭其煩地列舉了幾乎所有武將的兵器重量。自李元霸以下,宇文成都:一柄鳳翅鎦金镋,400斤;裴元慶:兩柄鐵鎚,300斤;楊林:兩根囚龍棒,每根150斤;羅成:丈八滾云槍,240斤……而且《說唐》特別熱衷于好漢的排名,《水滸》的排名透著厚黑的政治學,而《說唐》的排名,看看兵器重量也就知道了。
不得不說,從文學的角度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失敗,就好像寫萬里長城:長城長啊長城長,真他媽的長;寫一個人多么武勇,想不出詞了,只好寫兵器有多重,不帶這樣的。
蔑視數(shù)目字的傳統(tǒng)
值得被贊賞?
但是,很多人不以為然,說,隋唐不就是因為這個流行的嘛。話不能這樣講,奧特曼打怪獸,劇情那么簡單,小朋友也挺愛看,但你不能因為這個就說它好成了經(jīng)典。隋唐的武力排名被中國人津津樂道了300年,但說了300年和它是經(jīng)典還是糟粕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大禹治水流傳了4000年還傳錯了成2000年前呢。黃仁宇講到中國歷史,說,朝代的衰亡,大都與政府缺乏數(shù)目字管理有關(guān)。我覺得其實整個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對數(shù)目字都是渾渾噩噩。說書人說李元霸大戰(zhàn)四明山,張口就是一人擊退二十三萬大軍。中國史書也有這種很不好的習慣,寫虛勝過寫實,比如寫投鞭斷流、草木皆兵,語文是有意境的,可打仗雙方到底多少人,陣亡了多少,還是沒講清楚。正史如此,也沒辦法苛責說書人了,他們的才華雖然越來越小,但膽子和想象力卻越來越大,及至現(xiàn)代,我們?nèi)匀粚?shù)字不清不楚,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產(chǎn)。
《說唐》這本書,是由清朝“鴛湖漁叟”校訂,其人已不可考,但應(yīng)當是說書人的材料改寫編撰而成,成書在清《隋唐演義》之后,后來單田芳說隋唐,采各家之說,但《說唐》顯然是最重要的線索。不幸的是,《說唐》是清代歷史通俗小說的典型之作——繁復,無聊,湊一堆熱鬧,除了武力和兵器排行,還有奇奇怪怪的法術(shù),且樂此不疲。比如《說唐》二十九回描寫尚師徒的寶馬:“若戰(zhàn)不過時,就將那肉瘤上這幾根白毛一扯,這馬一聲吼叫,口中吐出一口黑煙。那些凡馬見了,便屁滾尿流,就跌倒了?!边@其實是文人對火器的一種想象,有清一代,滿人對漢人掌握火器始終心懷戒懼,而異常殘酷的文字獄更禁錮了文人對現(xiàn)實戰(zhàn)爭的接觸,于是便寫出這種怪胎來,比之戰(zhàn)爭描寫同樣粗糙但還講究謀略權(quán)術(shù)的《三國演義》,又是低了好幾個檔次。
這丫只是晚會而非影視
當然,現(xiàn)如今的電視劇,自然是放棄了這些怪力亂神的描寫,但過家家式的武力排行,仍然充斥其中,以這種嚴苛的態(tài)度評價電視劇《隋唐演義》,似乎是有點過分了,不過之前《三國》就敢于挑戰(zhàn)“曹操是奸人”這一幾百年來的價值觀,那么我們也有理由質(zhì)疑,為什么《隋唐演義》花了這么多錢,卻還要在上世紀80年代文化剛剛解禁時誕生的市儈文化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用超過2億的投資,炮制出那些盡管精致,卻仍然廉價的感官刺激?
這樣的作品,是“熱鬧”而不是影視——電影《一代宗師》編劇徐皓峰曾經(jīng)在他的影評集里寫傳統(tǒng)的武俠電影:“武俠片不是影視傳統(tǒng),是一個晚會傳統(tǒng),晚會沒有價值觀,只有口號……一個故事的核心是辨析價值觀,一個晚會的核心是湊場面和湊名角。但大眾喝彩了,電影賺錢了,一臺臺晚會就這么辦下來了?!甭尤酥朗且患似返氖拢艺也怀龈_的句子來評論《隋唐》,盡管這是所謂的經(jīng)典,但湊一堆熱鬧,就成為經(jīng)典,似乎也只能說明,這幾百年來中國在文化上的大開倒車。回到李元霸,我們似乎也可以從他身上得到從清朝作者到單田芳再到無數(shù)喝彩者的價值觀,那很簡單,就是力大為王,可是,力大為王算什么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