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潮
摘要:智障學生在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時存在著,語言匱乏,注意力分散,識記困難等諸多不利因素,要想克服這些不利因素,必須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入手,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達到學習目的。
關鍵詞:營造氛圍 學習質量 重視復習 回憶和閱讀
針對智障兒童心理發(fā)展遲緩,思維緩慢,反應遲鈍,接受能力差,一種自理技能的掌握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多次反復訓練的特點,必須采取小步子多循環(huán)的教學原則,優(yōu)化課堂練習設計。
一、突出課堂練習設計的針對性特點
基于智障兒童在掌握技能和知識方面相較于普通兒童要慢些、困難些的認識,智障學校的語文教師往往會陷入一味地讓學生多做練習,反復機械地練習的迷途,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其實不然。這樣的教學結果只能是學生的死記硬背,不求其解,機械運用,一有變形,手足無措,背離了智障學校讓學生重回主流社會,自食其力的教學目標。當然練習是他們掌握、鞏固知識技能的重要手段,但練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突出,有代表性。因此,課堂練習的設計要做到:重點內容反復練,難點內容著重練,易錯地方突出練。課堂練習的設計要精練,突出重點、難點,并且要把握好練習題的數(shù)量。
二、明晰課堂練習設計的層次性元素
按照南匯致立學校的辦班特點,即便是同一班級內,智障兒童之間的智力程度差異也是很大的。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確需要充分體現(xiàn)分類教學的思想??偨Y特殊教育戰(zhàn)線許多教師的成功經驗,它一方面體現(xiàn)在學生的分組上,實行集體教學和分組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上,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智障兒童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難得方法和措施,包括課堂練習。需要提出的是,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略重度智障學生,不聞不問,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的授受能力、認知水平更低,教學難度更大,教學成果更差。這與我們智障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相悖的,脫離了我們的教學要面對所有的學生的原旨。所經,課堂練習的設計特別要注意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區(qū)分兩頭,配制有層次,有坡度,難度不同,形式各異的練習題,使各類智障兒童在練習中都處于“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來”的境地。
三、注重課堂練習設計的趣味性原則
我曾經在去年《如何培養(yǎng)智障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文中看到:智障學生的認識活動會受到興趣和需求的直接影響,對于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他們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去做。例如:有的智障學生在完成了課堂任務以后,讓他們做一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有的學生會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講臺上面表演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還有的學生會做自己喜歡的游戲。。而在撰寫本文過程中,講到心理學家皮亞杰的一段話:興趣是能量的調節(jié)者,它的加入發(fā)動了儲存在學生內心的能量,使學生產生了興趣。我感到深受啟發(fā)——練習設計要具有趣味性,題目要新穎,形式活潑,能“吊起學生的胃”。智障兒童記憶常常是無意識的,以無意記憶為主,有意記憶能力弱。多數(shù)情況是目的性、計劃性較差,且極易轉移、分散。因此,設計趣味練習,既符合兒童喜歡生動有趣的特點,又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學習、鞏固知識。教材在編排處理上,給我們提供了創(chuàng)新作業(yè)訓練的空間。針對教材或某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抓住新舊知識、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設計趣味練習。例如,記憶生字時,教師可以按照詞語所表示的意義創(chuàng)編兒歌;組織一些游戲,如“猜字謎”、“找朋友”、“開火車”、“擊鼓傳花”等
四、抓住課堂練習設計的多樣化手段
智障兒童常常是通過反復多次的背誦記憶材料,且理解能力非常薄弱。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較多的是一味地讀、抄、背等練習,造成學生失去了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應適當?shù)刈儞Q形式,對某一知識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角度和側面組成多樣化的練習,以達到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而且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比如,可以通過讀寫結合、聽說一體、演畫互動的形式,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活躍氣氛,使智障兒童致意里集中起來,思維不再開小差,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本學期八年級語文課的第一篇課文是《我們的教室》,這是一篇看圖學文,然而教室的后面在圖上沒有顯示出來,這就成了本節(jié)課的一個教學難點。我想枯燥的解釋不一定能起到作用,最好的辦法還是讓學生來親身體驗一下。于是我讓學生站起來想一想“假如你是畫這幅圖的小畫家,你是站在教室的什么位置畫的呢?”這下學生們熱鬧開了,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停的變換角度去觀察,終于明白“畫家是站在教室的正后方畫教室的?!睆闹形覀兛梢钥闯隼脤嶋H的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結論,遠比簡單的說教來得有意義。而這樣的一個課堂練習設計使整個課堂變得輕松、有趣,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被極大地調動起來,為原本枯燥的教學增添了一抹亮色。
五、強調課堂練習設計的生活化目標
智障兒童的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是生活技能的訓練,這些內容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時間操作。語文教學要把語文學習和運用結合起來,讓兒童知、能得以同步發(fā)展。設計練習時可以把學生帶到真實的生活場景和社會場所中,親自嘗試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起時間運用能力。例如學生學習了打電話,設計課堂練習時就要求學生給同學朋友打電話表示問候,互通消息,過程中還要注意禮貌用語等一些細節(jié)。又如去年學習了《買西紅柿》這一課后,我設計了一個菜場的場景,并讓孩子們學著課文中的角色買東西,并要求學生準確使用買賣東西時的禮貌用語。結果這樣的課堂練習設計,使課堂生活化,使孩子們更好地掌握了課文的知識,并且其間注意學生生活技能的習得,為他們回歸主流社會打下基礎。
總之,智障兒童的語文教學,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就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題,使課堂練習內容多樣,角度多變,讓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