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永
8日,網絡上鏈接了“國際在線”的報道:全球三大飛機發(fā)動機制造商之一的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最近被英國“反嚴重欺詐局”找上門來,追究其對中國國航、東航行賄的“不法行為”。
近年來這樣的實例很多,比如朗訊行賄中國電信企業(yè),西門子、艾利·丹尼森行賄有關部門以獲取合同等。行賄的外企都無一例外受到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嚴懲。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國方面卻是無聲無息。從未聽說受賄者在國內被揪出,更沒有哪個涉事機關出面回應。而且所有這些臺后交易的信息,都是從國外傳來。于是網絡上有“反腐靠洋人”的哀嘆。
不過,具體到羅爾斯·羅伊斯案,我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不幸中的大幸:在這回的外商行賄案件中,中國方面的受賄者,似乎已經被查處了。
報道說,東方航空公司在英國媒體報道此事后,曾發(fā)表聲明稱受賄者陳新已經在去年被檢察機關逮捕。果真如此的話,可以告慰國人了。但愿這首次的揮劍之舉,是法制的全力出擊而不是偶然的撞上刀刃。
在一個由權力左右的市場里,面對無處不在的貪官,外國大牌企業(yè)、甚至國有企業(yè)也要行賄,這樣的案例已經很多了。比如,兩年前在京福高鐵安徽涇縣一段項目的招標中,國企中鐵六局向有關單位奉送一億元的“中介費”和“工程費”,才換來了中標施工的資格。由于不好走賬,中鐵六局讓一家私企穿針引線,回報是將部分工程分包給私企。只是后來私企因資質問題意外被逐出工地,向中鐵六局索要已經墊支的部分“中介費”和“工程費”不成,雙方大打出手,這才泄露于世。
表面上看,國企作為國家的兒子,無須向國家官員行賄,而且“不好走賬”的國企制度,似乎也不便行賄。其實不然,再嚴的堤壩,也防不住螻蟻的潛蝕;再近的血緣,也會被奸佞私心所污。貪官不看產品的質量,也不論“親子關系”,但有些許權力,就要雁過拔毛。即便是羅爾斯·羅伊斯這樣的大牌外商,面對中國強大的潛規(guī)則,也無奈臣服。
貪官舉世憤恨,中外皆然。但對行賄一方的態(tài)度,中國與西方則大異其趣。在國人的潛意識里,為了國家或集體利益而對外行賄,無論用金錢或是用美女,都是“曲線救國”:電影《色·戒》里,王佳芝用身體來賄賂敵人;前兩年,曾有某電視臺女記者向某“國家情報局局長”奉獻玉體,只是后來發(fā)現(xiàn)對方是冒充的,才憤然舉報。
但在歐美,企業(yè)即便“為國”行賄,也不被容忍,而是被視做恥辱和犯罪。美國有專門的《海外反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 Acts),禁止美國公司為了獲取商業(yè)利益向外國政府公職人員行賄,違者或罰款或判刑。他們認為,企業(yè)應該以優(yōu)異的質量和完善的服務打遍天下,而不是以下作手段腐蝕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原載2013年1月10日《中華工商時報·觀點》】
插圖 / 司空見慣 / 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