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平
每個父母都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女兒3歲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思想時,我和所有的爸爸一樣,也開始了經營女兒的人生之路,帶著她游走于廣州的少年宮和培訓機構,學舞蹈、學繪畫、學英語、學奧數……不過她大多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無果而終。但值得欣慰的是,女兒從小就顯示出對文學的喜愛。我發(fā)現這點后,就有意識地對她進行各個方面的訓練。
想象力的開發(fā)
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要和她玩一個編故事的游戲,沒有故事腳本,憑自己想象去編。于是,我們每天都要進行冒險之旅,一起天馬行空去編故事:有時是在古堡探秘,有時就去月宮漫步,有時下海底遨游,上天、下海、入地,無所不能。為了進一步訓練她的想象力和編故事的能力,我還和她玩另外一個游戲—故事新編,如龜兔賽跑中,兔子的一百種輸法;小狗在沙漠中的一百種死法;餐廳湯里蒼蠅的一百個解釋等等。到后來,即便是幾個毫不相關的詞語,如珠子、掃帚、有錢人等,她也能很快編出一個合情合理又有趣的故事。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女兒上到幼兒園大班的時候,一般的童話繪本都能自己看懂,甚至三年級的課文也基本上能讀了,去圖書館看書是她每周的必修功課,以至于在一個冬日,她見到和煦的陽光照在陽臺上,就興奮地搬上一張小椅子,再拿著一本書,坐在陽臺看書,并由衷感嘆:真是太享受了。這讓我大為驚訝,這么小的孩子居然會將曬太陽看書當成享受。就這樣,她從小就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
寫作能力的訓練
一次在回家路上,天空偶然下起小雨,她看著落下的雨滴,天真無邪地問:“小雨滴從那么高的空中落下,會不會疼呀?”這個充滿童趣的問題讓我很驚奇,于是,我就鼓勵她用文字寫下來,于是6歲的她寫出了第一篇文章《怕疼的小雨滴》。我覺得文章寫的還不錯,就幫她投稿,很快被一本雜志《都市人》刊用,看著自己寫的文章變成鉛字,那份喜悅使她愛上了寫作。每當她有想法,或者看見有趣的事情,我都鼓勵她寫出來。我還幫她在新浪開了博客,讓她開始在博客上創(chuàng)作一些清新激揚的短文、日記、散文、詩歌及小說。只要女兒一有好的作品,我就開始張羅往雜志、報刊投稿發(fā)表,或者送去參賽拿獎。她的作品先后在《都市人》、《故事作文》、《小學生報》等報刊發(fā)表。她創(chuàng)作的文章和詩歌曾在廣東省小學生作文大賽、詩歌大賽中獲獎。
女兒上3年級的時候,已經不滿足于寫小文章了,她在2年內創(chuàng)作了《九九和毛毛》、《山里的兩個小女孩》等五六部中篇小說。2010年,在她10歲的時候,她在網上創(chuàng)作了《精靈三部曲》,完成第一部《異域精靈之讓生命流光溢彩》(14萬字),第二部《異域精靈之聆聽生命的綻放》(9萬字)。
作協之路的經營
我無意中發(fā)現這兩部長篇小說后就稍加整理,發(fā)給了出版社,并很快與出版社達成出版意向。這時,我想是時候幫她申請加入作家協會了,這不僅是一個榮譽,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于是,我自作主張,替她向廣州市作協提出了申請,半年后,楊琲兒正式成為廣東史上最小的作協會員。對于女兒的成名,我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對女兒以后的發(fā)展會有幫助,鼓勵她要繼續(xù)努力創(chuàng)作;憂的是少年出名,會不會給女兒帶來很大的壓力,影響今后的生活。還好她自己的意愿是從此走上職業(yè)作家的路子,這也是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