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給心靈裝根避雷針

    2013-04-29 00:44:03湯鵬
    高考進行時·高三語文 2013年6期
    關鍵詞:佛心觀世音念珠

    讀前思考:當激情膨脹為一種無法控制的欲望時,人們常??释玫奖幼o與寬宥,于是燒香的人多了,求佛的心誠了……然而,殊不知佛祖也在懼怕消亡與毀滅,也在為自己裝上“避雷針”,為自己祈禱與祝福。本文中,林清玄以其精巧的構思、清淡的語言、睿智目光為我們送上了一份精神大餐:人應該把避雷針裝在心中。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樣構思的呢?

    大佛的避雷針

    林清玄

    我?guī)Ш⒆拥侥喜苦l(xiāng)下去玩,順道參訪南臺灣的寺廟,才發(fā)現(xiàn)臺灣的大佛愈來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樣,十幾層樓高的大佛到處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廟前面也蓋了大佛,在視覺上造成一種荒謬之感。

    有一天,我?guī)Ш⒆尤⒂^一座剛落成不久的大佛,有十層樓那么高。

    孩子突然指著大佛像說:“爸爸,大佛的頭上有避雷針?!?/p>

    “是嗎?”我順著孩子的手勢往上看去,由于大佛太高了,竟使我的帽子落下來。

    孩子問我:“大佛的頭上為什么要裝避雷針呢?”

    我說:“因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

    孩子說:“佛為什么怕被雷打中?在天上,是不是雷公最大呢?”

    孩子的話使我無法回答而陷入沉思,我們千里迢迢跑來禮拜的佛像,祈求能保佑我們平安的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哩!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么能保佑我們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我想到,蘇東坡有一次和佛印禪師到一座寺廟,看見觀世音菩薩的身上戴著念珠,蘇東坡不禁起了疑情,問佛印禪師說:

    “觀世音菩薩自己已經(jīng)是佛了,為什么還戴念珠,她是在念誰呢?”

    佛印說:“她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

    蘇東坡又問:“她自己不就是觀世音菩薩嗎?”

    佛印禪師說:“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著眼前大佛像頭上的避雷針,大概也像觀世音菩薩手里的念珠一樣,是在啟示我們:“求人不如求己呀!”

    人因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很多人就把佛像當成避雷針;人如果開啟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針,也不需要佛像了。

    佛像需要避雷針,是由于佛像太巨大了。

    人需要避雷針,是由于自我與貪婪太巨大了。

    我們把佛像蓋得很巨大,那是源于我們渴望巨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禮敬。很少人知道渺小其實是好的,惟有自覺渺小的人,才能見及世界如此開闊而廣大。

    把佛像蓋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

    知道佛是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的,那是“人化”的境界。

    權勢、名位、財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掌大權、有名位、大富有的人還能自覺很渺小,那是“人化”。

    佛像不必蓋得太大,因為心中有佛,佛就是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的。如果心中無佛,巨大的佛像與摩天大樓又有什么不同呢?

    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懷無限寬廣,心中無掛礙、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則塵世的權勢名利又怎能成為他的欲望,拘限他的自由呢?

    位高權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無佛,心懷狹小,欲望永無終極,名利權位正好成為圍困他的磚墻,又何樂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針裝在頭上,人應該把避雷針裝在心中,時刻避免被利益與權力的引誘擊中。只要能自甘于平凡、安心于平淡的生活、在平常日子也有生的意趣,那避雷的銀針就已經(jīng)裝上了。

    思考點睛:這是一篇哲理散文。文章從“大佛的頭上有避雷針”入手,先寫佛借避雷針自保、觀音借念珠自佑,傳達出一種“求人不如求己”的生存觀。接著由佛及人,點明人因為蒙蔽自己的佛心,所以把佛當成避雷針;人之所以需要避雷針,是由于自我與貪婪太巨大,巧妙過渡。最后指出人既要有佛心,要胸懷寬廣;又要拒絕誘惑,甘于平凡,在心靈深處裝上避雷針。層層深入,開合有度。

    (作者:湯鵬,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佛心觀世音念珠
    西夏文《佛頂心觀世音菩薩經(jīng)》考略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4:08
    西夏文《高王觀世音經(jīng)》底本源出考
    西夏研究(2019年3期)2019-09-03 06:50:34
    陶刻作品《十八羅漢拜觀世音》的造型意蘊
    “梵音永傳·佛心常住”
    寶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26
    一串佛珠
    佛心藝境——平山郁夫的藝術
    不見了的念珠
    國學(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黃梅落盡,佛心始開
    念珠不在,佛還在
    健康必讀(2014年3期)2014-06-24 14:58:18
    佛心
    小說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28
    滨海县| 高唐县| 兴安盟| 张家港市| 吉安市| 蓝山县| 新邵县| 封开县| 兴仁县| 绥德县| 常州市| 博爱县| 通城县| 龙口市| 天峨县| 江城| 揭东县| 龙里县| 务川| 开封市| 武平县| 宜宾市| 宁武县| 彰武县| 虹口区| 化隆| 永定县| 兴安县| 白沙| 湟中县| 雷波县| 视频| 大田县| 长乐市| 大埔县| 江孜县| 高平市| 柳林县| 遂昌县| 涡阳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