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校者按:斯特林·斯里芬特(1918-1996),美國好萊塢著名的電影人,是一位劇作家、電影制片人和導演。他的作品曾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劇本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鮮為人知的是,這位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大師級名人,還曾經是一名美國國家擊劍隊的專業(yè)運動員,亦是截拳道宗師李小龍在好萊塢指導過的眾多名人弟子中的功夫實力派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斯特林·斯里芬特為李小龍量身定制的《盲人追兇》首集《截拳之道》,不僅片名正是李小龍對于他自己獨創(chuàng)的“截拳道”的英文釋名,更安排李小龍以劇中主角功夫教練的身份,親自出鏡演繹和展示了截拳道的武學理念及其格斗精髓,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有關截拳道的影視歷史資料。
此文為斯特林·斯里芬特與采訪他的約翰·科克倫之間的問答。斯特林·斯里芬特對于李小龍當年的截拳道教學,以及他和師傅之間的友好交往,依然保持著照相機般的清晰記憶。從中不僅可以讓讀者感受一代功夫大師的教學風采和科學截拳道的發(fā)展歷程,亦能讓讀者從中看到一位更加真實的中國武術家——李小龍。
本文譯自美國李小龍教育基金《僅僅知道是不夠的》2000年春季刊(編者:本文刊發(fā)時,略有刪節(jié),特此說明)。
躋身于好萊塢最優(yōu)秀編劇行列的斯特林·斯里芬特,他那輝煌的編劇生涯是被陌生的武術所吸引而開始的。這始于上世紀50年代后期,當他因為工作需要視察電視連續(xù)劇《不夜城》(譯者注:這是套警匪片,由ABC美國電視網于1958年至1963年間播出)的空手道拍攝場景之后,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充滿熱情的在自己的劇本中加入武術元素。
現在,也許斯特林最出名的地方之一,是他和李小龍的關系。他為李小龍在好萊塢的事業(yè)發(fā)展所做出的貢獻遠超其它名人為李小龍所做的。自從與李小龍合作了《丑聞喋血》后(譯者注:這部電影1968年拍攝,1969年在美國公映),斯特林為李小龍度身定制了很多劇本,包括《盲人追兇》,很多影迷認為這部一小時的電視劇集對李小龍有著特殊意義,他在此片中的表現精彩絕倫。
斯特林是李小龍的截拳道私人弟子,曾跟隨他習武三年,同時也是李小龍最親密的朋友之一。在此期間,原本默默無聞的李小龍成為了杰出人物。
斯特林至今還擁有如照相機般清晰的記憶力,回憶起那些細節(jié)來一絲不茍,他的描述非常坦率,他希望能對他的師傅李小龍,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交往進行詳細的憶述。
約翰·科克倫:你是怎么知道李小龍的?
斯里芬特:我在一個好萊塢聚會上,第一次聽到有人談到了傳說中的一位名叫李小龍的中國武術家的故事,馬上就把主持人的名字忘了。我所聽到的故事,講的是歌手維克·戴蒙(VicDamone)曾經邀請李小龍去拉斯維加斯。當他的演出結束后,維克邀請李小龍來到了他的套房。
維克對東方武術很感興趣,但他對武術以及武術套路在搏擊中的有效性有所懷疑。當時,維克對李小龍直言不諱地表達了他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許多武術的實用性被夸大了。他強調,一個優(yōu)秀而又強壯的街頭格斗家,能夠一直打敗空手道家,尤其是亞洲人,因為亞洲人個子瘦小,基本上很難和一個大個子的美國人在街頭進行打斗。維克或許不認為自己這是偏見,他只是真的相信這一點而已。當時,維克聘請了兩個大個子的武裝保鏢,這其實是對武術家能力的一種蔑視。李小龍很快就對當時的情況做出了判斷,同時,提出了一個能證明武術的有效性,而又不會傷害任何人的方法。
“我會告訴你,我能做什么,”李小龍說?!白屇愕囊粋€保鏢站在門前。然后,我會從這扇門走進來,”接著,他向那名保鏢解釋道,“阻止我進門,如果你能做到的話。”另一名保鏢被李小龍安排在離第一名保鏢五英尺遠的地方,然后,讓他將一支香煙放進嘴里。“我們假定香煙就是放在槍套里的槍,”他繼續(xù)說道,“維克,我希望當我進門的時候,你就開始數五下。在你數數的時候,我會突破第一位保鏢的防衛(wèi),并從第二位保鏢的嘴里踢走香煙。當然,香煙在這里等同于他的槍。當我進門的時候,第二位保鏢應該設法在我把他的煙踢走前,將它從嘴里拿出來?,F在的形勢對我不利,因為我提前告訴了你我要做的一切。如果我成功了,那你就會知道武術能做什么,你對這樣的一個教訓,還是可以接受的吧?”
他們都說,“當然……哦,伙計!就這樣!”于是,李小龍離開了房間,與此同時,維克對他的保鏢們說:“注意,我不想讓你們傷害他,因為他不過是一個小個子的中國人。但是,我也不介意你們中的一個或者你們一起,把他揍一頓,給他一點顏色瞧瞧,然后把那個問題一次性解決掉?!庇谑牵蠹叶荚诘戎?,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像爆炸聲一樣攝人心魄,門不但被打開而且還飛了起來,因為它已經完完全全的從墻上被撕裂開來!該死的李小龍把門上的絞鏈都踢得脫落了!門結結實實的猛烈撞擊到第一位保鏢,他被撞翻了,臉上也被門碰傷了。最多兩秒鐘,香煙從第二位保鏢的鼻子前面飛過,李小龍把它從他的嘴里直接踢飛了,而那位保鏢還呆若木雞般的站在原地。李小龍轉過頭來看了看維克,維克睜大了眼睛,半天才說出話來:“天??!”
現在,無論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但這個故事是從好萊塢的聚會上聽來的,事實上,當時這個故事在好萊塢圈內人士中一直流傳著。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我明白李小龍是我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我想和他一起進行訓練。
約翰·科克倫:我從未聽過這個故事。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你還記得是誰告訴你的嗎?
斯里芬特:不,但我知道李小龍完全能做到這些。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李小龍故事,我愿意接受。從那時起,李小龍的名字就在好萊塢傳開了。大家都在講這個故事。我決定見見他。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追蹤他。他是一個不太愛社交的人,只有少數知情人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他。
約翰·科克倫:你和李小龍是在哪開始訓練的?
斯里芬特: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的中華會館(譯者注:唐人街中歷史最悠久的社群組織,是華人社團中心的母體。它在海外華人社群中扮演著一個類似政府的角色)開了一間振藩國術館。很低調,沒有任何外部標志,你必須預先知道它的位置,而且你還必須有人邀請或介紹。你自己是找不到的。
那時,李小龍還在發(fā)展他的截拳道體系,或者應該說“沒有體系”。他一直在發(fā)展這門武術,直到他去世。他每次上課的方式都會有所變化。我從未覺得我是按照一些預先準備好的教學大綱,或一些記載了各種機械性技術的教科書或教程來進行學習的。那樣,我可以從第一頁出發(fā)一直學到第三十頁,學習所有的連續(xù)的套路或招式。李小龍從來不那么授課。后來,當我學了空手道(在李小龍去世后)后,我必須那樣開始:總體上來說,就是按照嚴格規(guī)定的入門技術和套路進行學習,再逐步過渡到學習更高級別的技術和套路。而李小龍卻認為,每個人都能盡可能快地發(fā)掘并發(fā)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并讓你相信這是可能的。
在這一切開始之前,就像我之前所說的,我不得不追蹤他。我曾經打過電話給《青蜂俠》連續(xù)劇的制片人比爾·杜西亞,當時那部連續(xù)劇早就停播了。李小龍在其中扮演的是戴著面具的亞裔司機,我一直覺得比爾會知道在哪兒能找到“演員”。比爾幫我聯系到了某人,然后那個人將李小龍的電話號碼給了我。于是,我打電話給李小龍。我在電話里說“我是斯特林·斯里芬特。我已經找了你三個月了。我想和你一起學習?!崩钚↓堈f,“嗯,不過我不是專職在教學。我只是有那么一兩個私人弟子?!碑敃r,他在教史蒂夫·麥昆,也就是在那時,喬·海默斯(譯者注:美國好萊塢著名的劇作家、影評人、專欄作家)開始加入了到李小龍的私教弟子隊伍中,與此同時,我和喬·劉易斯也加入了進來。
當時,除了對史蒂夫·麥昆及其它一兩個人,李小龍并不是真的要大量地教授私人課程。為了阻止好萊塢那些濫竽充數者混入其中,他要求所有求學者每人每小時交一大筆錢給他作為指導費(譯者注: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李小龍的截拳道私教收費最高曾達到每人每小時275美元)。他希望每堂課都是如此高的成本,只要有人能夠真心接受,他就會集中精力于私人教學。李小龍要價如此之高,不僅是為了利益,他更是為了讓別人尊重他的武術指導,并獲得相應的身份。這讓他脫穎而出,非常非常地與眾不同。這是一位亞洲人的創(chuàng)意,這是一種能夠借以顯示他所能提供的課程價值的方式。費用僅僅是象征性的,并不是重點。
約翰·科克倫:你能描述一下第一次看到他的情況嗎?
斯里芬特:對于這一刻我記得比其它任何事情都清楚。他像風—樣滿懷信心的來到了我在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辦公室(制片廠那時在高爾街)。那時我大概50歲左右,但是肌肉還沒有松弛。我的身體經過了半個世紀的損耗,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體型和狀態(tài),當然肯定比不上我和他訓練三年后的效果。
李小龍問我多大年紀了,當我把年齡告訴他的時候,他顯得很吃驚,“你看上去沒那么老”,他說,“謝謝,”我說?!拔抑皇遣恢?,”他繼續(xù)說道,“如果我希望教的弟子年紀已經很大了的話,就毫無意義了。并不是說年齡大了不可以學習武術,但一般中國人6歲的時候就已開始練習武術了。當然,這最后還是取決于你的速度,你的反應能力,以及你是否愿意認真的去練習?!焙髞?,我和久保田隆之(譯校者注:美籍日裔空手道宗師,國際空手道協會創(chuàng)始人,世界有名的自衛(wèi)武器鑰匙棍“kubaton”的發(fā)明者)一起學習。我發(fā)現久保田在上世紀60年代收了大量的學生,其實很多武術教練都明白,任何年紀的人都可以學武術,只要你還能動,但他們不指望你還能夠去參賽,而當時我還不了解這些常識。于是,李小龍對我說,“讓我看看你能做些什么。”
他從沙發(fā)上拿起一個墊子讓我去踢。我踢了,我想這應該可以算是踢吧。真可憐,那樣子就像一個婦女在踢一只老鼠,或其它東西一樣。這可能是李小龍見過的最糟糕的踢腿了。接著,他又拿出一個棒球手套,說道,“我準備了這個,希望你能盡全力去打它。”于是我做了。我用上了所有的拳擊知識,扭動我的腰髖,我已經盡了全力了。李小龍這樣評論到:“伙計,這樣傷害不了人,對嗎?”我還想再來一次,但他表示沒有必要了?!拔蚁胝f的是你有速度,反應也不錯。只是我想告訴你,你這么打人,別人不會有什么感覺。我想說,我要對你進行大量的訓陳?!?/p>
他同意對我進行指導,但我認為,他仍然不覺得我能從中非常受益。我想當時只是我的真誠打動了他,當然,其實我也并不指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武術家。我一開始就直接和他進行訓練是沒用的,這就是他將我和喬·海默斯安排在一起訓練的原因之一。這樣方便他對那些希望我們練習的內容進行指導。這成為了一種非常有益而美妙的體驗,我還記得喬的習慣——他對此有著非常強烈的懷念并滿懷敬意(譯校者注:在喬·海默斯后來撰寫的《武藝的禪》一書中,他確實完美的表達了自己對于李小龍的敬意)。我也對李小龍的訓練方法著迷,沒有結構,始終保持著自由,非常自然且即興。
他對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專注于我的每個動作,并強調他所聲稱的“縮小間距”(Closing The Gap),拉近你和你對手之間的關系。我猜這實質上是讓我們在對手做準備時發(fā)動無預示的攻擊。最開始為了實現這個,李小龍蒙住了我的眼睛并在我四周和我一起移動,他讓我在感覺到他的一舉一動的同時做出相應的反應。在我們開始學習各種具體的攻防技術之前,這個練習持續(xù)了好幾個星期。然后我們開始進行手部動作練習,他希望讓我了解一些關于手、手腕以及雙臂的武器化應用及其歷史背景。
李小龍一直說腿是更具威力的武器,但最終,誰的拳頭更有殺傷力,那這個人就將贏得勝利。他讓我們蒙上眼睛,練習一種被詠春拳稱之為“藕手”(sticky hand)的技術。事實上,當我和海默斯在一起練習時,首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練習這種技術。我們發(fā)現,蒙上眼,并隨著李小龍的指導,體驗到流動的攻防勁力轉換時的那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在雙方雙臂相貼黐手的情形下,任何人試圖以自己的蠻力強行攻擊你的頭部或身體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越是將蠻力強加于你,你就越是能敏銳感知并消卸它。這個專項訓練對腰部以下部位不作任何攻擊或防守,但它無疑對提高上半身目標區(qū)域防守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過這個練習,我很自然的聯想到了擊劍,我的擊劍教練對我的指導包括了身體上部及低位的防守。許多擊劍專家對于身體上部的防守相當熟練,但是對于低位的攻擊則防范不足。我的擊劍教練將上下部的防守技巧都教給了我,我的身體會自動對來自這兩個區(qū)域的攻擊進行反應,每個區(qū)域都有屬于自己的具體防守技術。這是我從擊劍中學到的實用技術之一,比較而言,我的頭部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因此,一想到李小龍所教的黐手我就會聯想到擊劍。藕手能幫助弱者化解來自強者的攻擊。如果你真的擅長上部區(qū)域的防守,對手將很難由此打開空擋。這樣,如果對手對你腰部以上目標的攻擊很難奏效,那么,你就要做好對手可能被迫從低位發(fā)起攻擊的準備(下期刊出《李小龍——我的截拳道師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