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葛蘭言《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的研究模式

    2013-04-29 00:44:03萬紅雨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13年7期
    關鍵詞:情歌歌謠習俗

    萬紅雨

    法國漢學家葛蘭言研究的《詩經》主要從道德教育和歌謠的可追溯性角度來撰寫,他把《詩經》中的歌謠與節(jié)慶相關聯(lián),改變了人們印象中傳統(tǒng)評注者對《詩經》具備道德教育任務的觀點。本文試圖理清葛蘭言對《詩經》的研究模式,進而了解我國古代經典在外國的傳播狀況。

    詩經節(jié)慶歌謠葛蘭言(Marcel Granet,1884-1940)是法國人類學家,年鑒學派重要成員,愛彌爾·涂爾干、馬塞爾·莫斯和沙畹的學徒,著有《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古代中國的舞蹈與傳說》《中國文明》《中國人的思想》《中國宗教》等。

    葛蘭言于1904年進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修歷史學。1907年獲高中歷史教師證書后,師從沙畹習漢學。1911年至1913年他到中國實地調查,歸國后在巴黎高等研究院任“遠東宗教”講座主任。1914年開始服兵役,一戰(zhàn)后于1918年再臨中國,1919年歸國,1920年博士畢業(yè),受聘于巴黎大學文學院,主講“中國文化”。1925年出任巴黎東方語言專門學?!斑h東史地”講座教授,1926年又任巴黎中國學校校務長,1940年于抑郁之中辭世。

    《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是葛蘭言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儀式、文化與社會等方面進行的開拓性嘗試,他挑選了《詩經》的第一部分《國風》中的某些詩歌,并把這些樸實率真的情歌當作尋找其原初意義的敲門磚,力圖從其中尋找到古代中國社會的真正形態(tài)。像這樣利用歌謠、節(jié)慶及其他保留在《詩經》中的或以外的元素來幫助了解古代中國的宗教習俗和民族信仰,改變了過去西方人類學家關于中國研究的根本理念和研究途徑。

    本作為人類學代表作,全文除導論、結論與附錄外,余章有二:《<詩經>中的情歌》和《古代的節(jié)慶》。第一章《<詩經>中的情歌》有四個部分:如何閱讀古代經典、田園主題、鄉(xiāng)村愛情、山川歌謠,第二章《古代的節(jié)慶》有五個部分:地方節(jié)慶、事實與闡釋、季節(jié)的節(jié)律、圣地、競賽。

    葛蘭言在《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中開篇便自述其撰寫本書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中國上古的宗教習俗和信仰,其中就包括了了解古代中國風俗的運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國歌謠的創(chuàng)作方式以及季節(jié)在古代儀式中具有的功能。秦國在統(tǒng)一六國之后,摧毀了當時被封建制度依賴的種種爵位,并采取了焚書措施。焚書之后,又重新創(chuàng)立了新的與帝國相適應的爵位,典籍撰寫工作也同時開始了。因此,通過這種途徑了解到的宗教只能是因此我們只能了解到官方宗教。這看似順理成章的歷史順序為葛蘭言實現(xiàn)他的研究目的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葛蘭言認為,如果確信中國人崇拜自然神力和祖先的話,就無法發(fā)掘出封建國家祭祀活動的真正來源,因為現(xiàn)在了解到的資料都是經過了官方修訂過后的資料,并不是原始的內容,如果無法獲得原始內容,就無法了解到祭祀活動的真正起源,因此他說:“當我們討論了中國人的原始一神論,或斷言中國人總是崇拜自然力并實行祖先崇拜時,我們就已經說完了所有可說的東西?!?/p>

    葛蘭言批駁了當前一些研究者的做法。他認為,以時下觀察到的事實為起點,然后與各種流行理論隨意搭配,是一種不嚴密的研究方法。葛蘭言列舉了其中一種不嚴密的研究方法:大致在冬至、夏至,或者春分、秋分時候舉行的節(jié)慶,被其他研究者不假思索地列入太陽節(jié)的范圍內,然后就去推斷它所有的特征,毫無確切證據。葛蘭言還批評了中國本土學者的一些作風:他們更加愿意發(fā)現(xiàn)表示事物字詞的首次使用年代,而不是事物的真正起源,倘若概念被認為是正確的,就不會再有人來質疑這些概念,盡管這些概念是更晚一些時候被后人構想出來的。

    為了使研究準確,葛蘭言透露了他選擇文獻的方式:在想要采納某種文獻之前,先確定文獻的性質,以便了解到文獻的確切價值;掌握事實后,尤其在用本來的術語表達之后,避免在這些術語之外去尋找解釋的詞匯。這是一個指導原則,在指導原則確立之后,才能甄選出作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其中再三提到:(一)表明要使用的文獻的性質;(二)確定事實可以構成被詮釋整體時,再努力做出詮釋。

    葛蘭言的選擇標準十分謹慎,與之前他批駁的一些浮躁的研究者們完全不同。浮躁的研究者們十分輕率,僅僅滿足于羅列素材,而葛蘭言要表明了文獻的基本性質之后,確定事實可以構成被詮釋的整體時,才往要詮釋的方向努力,從而做出詮釋。

    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文獻來了解古代中國的習俗和信仰?現(xiàn)代文獻在闡釋現(xiàn)代習俗上有優(yōu)勢,但不能直接闡釋古代的情況。比如在當今收集到的客家歌謠中,每處細節(jié)都與有25個世紀之長的《詩經》中的某首歌謠相似,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前者是對后者的模仿,只能推測兩者都是在類似的情況下即興創(chuàng)作出來的。而且,葛蘭言相信在這漫長的25個世紀里,人們都創(chuàng)作相似的句子。相同地,習俗一直先后繼承,但也不能用以前的習俗解釋后來相似的習俗,除非有充足的解釋在兩者之間產生了聯(lián)系,說明后來的習俗是特定環(huán)境下產生的必然結果。恰當?shù)剡\用古代文獻能夠證明現(xiàn)在的真實在過去也是真實的,直接研究古代文獻更易理解過去的情況,其反映的問題也更直接真實。

    葛蘭言選擇作為古代文獻的《詩經》,除了因為詩集中情歌的價值可以十分準確地判定,還因為它與古代中國社會最高秩序有著直接關系。《詩經》長久以來一直作為以道德灌輸為目的的教科書,服務于廟堂之上。盡管《詩經》中的那些情歌是抒發(fā)男女歡情的,但只要不去掉對情歌的諷喻性注釋,依舊有助于立德。統(tǒng)治者之所以選擇《詩經》作為其教化的工具,是因為封建大臣在向君主進行諷喻勸說時,無法直言進諫。要標明臣子的忠誠,就要對君王的不當行為做出指責??紤]到君王的尊嚴,諷諫必須是間接的。所以,恰當?shù)匾鳌对娊洝分械哪承┰娋涑蔀榱似渲幸环N辦法。

    另外,由于詩歌本身不易被詩集編纂者改動,詩歌比散文仍容易區(qū)分詩歌的本義和會對理解詩歌本義造成干擾的觀念,詩歌的注釋和詩歌的原文清楚分開,可以不依靠注釋直接分析原文——原文本身就可以被研究,原文的歷史版本也可以被研究。

    為什么葛蘭言作為外國人可以拋開注釋直接看原文?葛蘭言認為,原文的確難以理解,而且,如果沒有注釋,他的確看不出什么更多的東西出來,所以他需要利用到注釋。但由于:(一)評注者對象征主義的偏愛(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使詩歌注釋看起來十分荒唐;(二)評注者的詮釋揭示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根本原則。所以注釋只被葛蘭言當作輔助工具。另外,葛蘭言找到一種比注釋更深入的揭示詩歌本義的方法,即借助注釋深入研究(而非重構一種新的注釋),并且還根據詩歌的注釋找到詩歌創(chuàng)作的根本原則,以及對稱法則和對應手法的運用。葛蘭言認為,懂得這種法則,就具備了理解和翻譯《詩經》的能力,因此研究古代中國的宗教習俗與信仰的前提條件基本就緒。

    照葛蘭言的方法撇開《詩經》中的注釋讀原文,會發(fā)現(xiàn)《詩經》中的詩歌都是民歌,但是這些民間歌謠因為統(tǒng)治者的授意而被評注者注釋成了學者之作,與原義之間產生了誤解。這些誤解的產生源于評注者的官員身份(而不是學者身份),因此,詩歌為政治服務就一點都不奇怪了。服務于政治的詩歌,無法被人承認其來自民間;作為道德教化的詩歌,也只能是官方詩人的作品。

    統(tǒng)治者選擇詩歌,是因為在詩歌(尤其情歌)中傳達或發(fā)現(xiàn)的人生準則中可能有著古代的道德教誨(因此才可以使用象征手法加以利用),倘若詩歌(尤其情歌)并不是源于某些儀式,后世對其的象征性運用就不存在任何根據。葛蘭言進一步猜測,詩歌可能具有儀式上的價值。因為人類與自然一樣,要在恰當?shù)臅r間進行儀式與典禮,通過這種解讀,就可能在詩歌中發(fā)現(xiàn)季節(jié)規(guī)則的痕跡。

    這一切都表明,詩歌透露著先于道德教誨存在的上古習俗,因此非常適合用來做信仰的研究,從這些信仰中,產生了中國古代的季節(jié)儀式。

    葛蘭言將在這篇著作中證明:(一)通過研究詩歌(歌謠),了解民間風俗的運作方式;(二)表明歌謠由集體在儀式舞蹈中以規(guī)定的主題來創(chuàng)作;(三)證明產生定期集會(古代農業(yè)的節(jié)慶)的情感;(四)發(fā)現(xiàn)季節(jié)儀式(定期集會)在上古時代具備的功能。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經歷歷屆朝代的穩(wěn)定與動蕩,對其本來面貌的解讀并非易事,古今中外的學者都為其留下了自己的評注,產生的各學派之間有不停地爭論。這些都加深了對《詩經》的解讀。葛蘭言通過撰寫《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受到了學界的矚目,亦遭到了不贊成者的毀謗。有關他提出的觀點,盡管與我們現(xiàn)在了解的觀點不盡相同,但也是研究《詩經》的好材料。我們已經無法讓《詩經》的創(chuàng)作者來論證這些研究成果,但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讓《詩經》不再神秘。

    參考文獻:

    [1]葛蘭言.趙丙祥,張宏明譯.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十三經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覃慧寧.葛蘭言《古代中國的節(jié)慶與歌謠》的學術意義[J].西北民族研究.2006,(4):208-213.

    [4]賴一捷.《詩經》研究方法探討——以《中國古代的節(jié)慶與歌謠》為例[J].老區(qū)建設.2011,(2、4):35-37.

    猜你喜歡
    情歌歌謠習俗
    幸福歌謠
    心聲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30
    春天的歌謠
    《春天的歌謠》
    流行色(2020年6期)2020-07-31 03:28:16
    彝寨情歌
    民族音樂(2019年4期)2019-09-13 06:26:00
    七夕情歌
    民族音樂(2019年3期)2019-08-14 01:09:56
    綿綿情歌
    特別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2
    月下情歌
    民族音樂(2016年2期)2016-07-05 11:36:24
    習俗
    處暑
    清明
    栾城县| 元朗区| 郎溪县| 文安县| 长海县| 布拖县| 县级市| 滕州市| 民县| 皋兰县| 历史| 安岳县| 阳谷县| 鄢陵县| 洞口县| 南安市| 石城县| 黎城县| 阿荣旗| 朔州市| 阜阳市| 延川县| 兰溪市| 镇赉县| 余姚市| 阿拉尔市| 怀柔区| 根河市| 阜城县| 信丰县| 开江县| 施秉县| 屏山县| 仁化县| 林州市| 定安县| 乌鲁木齐县| 襄樊市| 五莲县| 专栏|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