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忠
小時候,經(jīng)常問媽媽,我從哪里來?
媽媽總會微笑著說,是從廁所里撿來的。
我大悟,搖頭晃腦煞有介事地想了想,又問,那二弟呢?三弟呢?還有。叔叔家的小姐小妹呢?
媽媽拍著我的頭,都是一樣的。男孩從男廁所撿的。女孩從女廁所里撿的。所以,你要記住啊,不要走錯了廁所的門。
我又是大悟,媽媽,撿我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很臟啊,要不,為什么總是洗手洗臉?
是呀,媽媽還是拍著我的頭,因為太臟,所以每天都要洗手洗臉,衣服也要勤著換,要不就要臭了。
我知道了。答應(yīng)一聲,就樂呵呵地跑遠了。
這就是童年時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幕,也是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自己出身卑微。也是從那一刻起,我有了一探究竟的渴望。也開始產(chǎn)生了要拋棄污垢面向陽光的美好意愿。
不過,這種方式的詢問現(xiàn)在聽不到了,隨著社會的進步,尤其是知識大爆炸的今天,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人類起源于母體。也幾乎沒有孩子問這些令大人尷尬的問題。他們都很聰明,知道了辯解,知道了和父母針尖對麥芒地抗?fàn)帯.?dāng)大人過多責(zé)怪的時候,孩子們會抗議甚至于走極端。父母一生氣就說,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孩子往往不著急、不生氣。不要我你們就當(dāng)不上爸爸和媽媽,要再生一個還得等一年。有你們的遺傳,我告訴你們,到時不一定比我好。看你們怎么辦?
暈菜,徹底的暈菜。
現(xiàn)在,每當(dāng)我看到這一幕,心里就不禁一酸,想起來自己的小時候。
我是正月出生的。媽媽說我晚產(chǎn)一周。當(dāng)時頭發(fā)都挺長了,眼睛滴溜溜地亂轉(zhuǎn),能吃能喝,能哭能鬧。嗓門還不小。稍不順心就手蹬腳刨。骨架大沒有多少肉。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耳朵上有幾顆痣,左鄰右舍都說我將來是個孝順的孩子,但孝順的孩子不乖,一定要把大人折騰得精疲力盡還不罷休。我恰好就是這一種。具備了所有孝順孩子的特點,體質(zhì)好但容易感冒,先是氣管炎,然后是大葉肺炎。好了就犯好了就犯,一年四季離不開藥簍子。其實直到現(xiàn)在我才知道原因,大東北的正月里天寒地凍,室內(nèi)封閉極好。除了空氣,什么都不能流動。大人都有吸煙的嗜好,我自然就是受害者。不得病才怪呢。經(jīng)常吃藥,我就對甜甜的圓圓的藥片有了好感,一次趁父母不在身邊,我用錘子砸碎了一個藥瓶,把里面花花綠綠的藥片全塞進嘴里,差一點小命嗚呼。為此,讓父母擔(dān)心了好一陣子。對于煙我是一點好印象都沒有,所以一生一直不吸煙,父親常說我是出淤泥而不染。想一想和我小時候的肺炎是有關(guān)系的,不吸煙也是有道理的。
身為鐵路建設(shè)者的父親一生走南闖北,我也就開始過上了顛沛流離的日子,我的童年是在搖籃里隨父親走遍大江南北黃河上下。我去的地方?jīng)]有公路、沒有學(xué)校、沒有幼兒園和游樂場。我甚至是鐵路的開拓者。父親是鐵路的開發(fā)者,我呢?也應(yīng)該是最早登上中國最北極的高寒禁區(qū)的八萬人之一,只可惜沒有記載我光輝歷程的只言片語,原因很簡單,我還是個孩子。當(dāng)時鐵路居住條件自然很糟糕,于是我們就住進了軍營,和鐵道兵同吃同住。吃的是白菜土豆粉條,住的是綠色的帳篷,不論職務(wù)高低無論大人小孩統(tǒng)一的一頂帳篷住一家人。白天還好,冬天的晚上就慘了,冷風(fēng)呼嘯。于是母親就把我摟在懷里,用身體給我取暖。我呢,還是又哭又鬧、大一點就又蹦又跳。終于,我長大了,可是腦袋的形狀很不雅,是南北頭。唉,誰讓生的早呢,沒辦法。
我沒上過幼兒園,其實也沒有幼兒園。我的童年是在爐灰里度過的。當(dāng)時的車站已經(jīng)用鍋爐取暖,煤炭很多燒得不干凈,就成車的朝外扔,于是,我們小孩子就去撿煤核,剔除礦石和灰土,就有燃不盡的煤核,我們就用鐵絲勾著放到一邊,待冷卻后帶回家。那時的人真是單純啊,成堆的黑黝黝亮瓦瓦的煤就在身邊,卻從來沒人去拿。不是不敢拿也不是不能拿,關(guān)鍵是想都沒有想過。
燒鍋爐的司爐工如果能早一點啟爐,多推出點含煤量高的煤核,就算是燒高香了。冷熱不均,我的手于是不可避免地被燙傷,很多次幾乎是腫得像饅頭,尤其冬天還有凍傷,癢得讓人抓心撓肝,無法忍受。再就是外傷,腳上的棉鞋經(jīng)常被燙得爛掉,我也不講,塞進一把草就算完事。有一次不小心踩到了釘子上,整個腳面幾乎洞穿,我硬是沒聲張,直到潰瘍化膿才去醫(yī)院打了一針。還有一次,我在過成堆的鐵軌時踩歪了,整個人從上面滾下來,七八米高的鐵軌也倒了,我和其他的三個小孩子被壓在下面,足足半個小時才相互鼓勵著爬出來,要不是冬天穿得厚,恐怕當(dāng)天就見閻王爺了。我們當(dāng)時還定個契約,不和任何人講,一輩子。這一次算是我違約,把這一秘密公布于眾。因為我想,如果真的不講,今生今世恐怕就沒人知道了,雖然不值一提,可對于我們四個小伙伴,那可是終身難忘啊。也是從那一刻起,我把死看得很輕,死其實很簡單只一個瞬間,就像當(dāng)年如果我們沒有蘇醒歸來,恐怕早就被人遺忘了。我清晰記得一個杜姓小伙伴的死亡,他的眼睛很清澈,沒有一絲的波瀾,像一汪純凈的秋水,藍藍地閃著光澤。還有那些被遺棄的不知名的不全的身體,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空車廂里。
人生啊,究竟是怎么回事,沒有誰能搞得清爽。
這種感嘆,是早晨傾聽電臺的一套節(jié)目而發(fā),因為我真的曾在小時候的路邊廁所里仔細看看還有沒有孩子的哭聲?不管怎么說。廁所和我有不解之緣。雖然臭了點臟了點,那沒什么,可以洗嘛,沒有任何一件東西是不要雕鑄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禮。而我漸漸長大了成人了,父母卻衰老了,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呢?要不要在他們不屑世故不曉知覺的時候把曾講給我們的故事講給他們,讓他們也認真地想一想,然后真摯地點頭稱是,最后,有意無意地勾起他們對往事的回憶……
我從哪里來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了,畢竟我們不能左右這一切。但我們有必要告訴我們的孩子,他們是從哪里來,為誰而來,為什么人而來。知道的就毫無保留的講給他,因為愛,才有了孩子;因為愛才有了血濃于水的親情;因為愛才有了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因為愛這個世界才五光十色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