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翰(1683~1749),山東膠州人。
字西園,號南村,晚號南阜,清乾隆二年(1737)病廢右臂,因此又號“丁巳殘人”、“老痹”等,是我國清朝中期著名的左筆書畫家、篆刻家及詩人,“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早年的右手書法“精妙流美已臻爐火純青”。右臂殘廢后的左手手法突出而崛起,“氣息流走,奇趣橫生”。高鳳翰的繪畫,功力深厚,享有很高的聲譽。高鳳翰與當時的張在辛為齊魯印派之首創(chuàng)者,其印風大氣磅礴,雄姿壯偉,左手印蒼拙豪縱,直追漢秦,今人陳壽榮評其為“開齊魯印派之先河”,他的好友鄭板橋評曰:“尤善印篆”。由于他的篆刻藝術(shù)造詣很高,其印事被列入《明清畫家印鑒》等典籍中。
高鳳翰還有印癖與硯癖之稱,收藏了許多印石與硯,他很喜歡刻硯銘,高鳳翰對于制硯的藝術(shù)成就也不同凡響。每當遇到佳品,他必定想方設法得到它,以至藏硯達一千多方。他從中挑選出一部分精品,自己題寫了硯銘,自己雕刻,并拓出硯圖,仿照《史記》的體例作表、書、本紀、世家、列傳,匯集成《硯史》四大冊,并在卷首親自題寫了“墨鄉(xiāng)開國”四個隸書大字,表達了他陶醉得意的心情。在冊中有四種書體,圖文并茂,是集金石、書畫、詩文為一體的藝術(shù)珍品。
金農(nóng)(1687—1763),浙江杭州人。
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nóng)、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等。嗜奇好學,工于詩文書法,并精于鑒別。書法創(chuàng)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金農(nóng)博學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鑒賞。善畫,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fā),古雅拙樸。代表作有:《東萼吐華圖》、《空捍如灑圖》、《臘梅初綻圖》、《玉蝶清標圖》等。金農(nóng)是揚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鑒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金農(nóng)書法造詣在“揚州八怪”中是最有成就的一位,特別是他的行書和隸書均有著高妙而獨到的審美價值。傳世書跡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盛仲交贊》,絹本漆書。2009年12月19日,有著“揚州八怪”之稱的金農(nóng)的《花果冊》在杭州拍賣會上以3976萬元的價格創(chuàng)下西泠拍賣最高成交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