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昌等
與很多優(yōu)秀的校長一樣,林琳酷愛讀書,并且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使她從一名農(nóng)村的普通語文教師成長為市(縣級市)直小學的校長。擔任校長后,即使工作再忙,她都會給自己騰出時間來閱讀和做讀書筆記。多年的積累,她已經(jīng)記下了厚厚的十幾本讀書筆記,這些讀書筆記催生了她無數(shù)的教學靈感,也給她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勤奮好學使林琳的專業(yè)素質不斷提升,在她的帶領下,岑溪市第二小學(以下簡稱岑溪二?。┙陙碓凇岸Y儀教育”“經(jīng)典誦讀”“字理教學”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和社會的贊譽。這些榮譽背后,是一個踏實肯干的林琳。她以無私的精神,博愛的品質,贏得了學校師生的愛戴,被同行譽為“身邊的榜樣”。
實干
岑溪二小常年舉辦各類大型主題活動,其組織、策劃活動的能力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和兄弟學校的稱贊。2月28日下午三點多鐘,林琳正在召開學校領導班子會議,突然接到岑溪市教育局的電話通知:“岑溪市中小學2012年學雷鋒活動啟動儀式明天上午8:30在你校舉行,屆時市委、政府、教育局的相關領導都會出席,各兄弟學校的負責人也將到會觀摩,請做好準備?!?/p>
這個突然的通知讓在場的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措手不及,大家頗有怨言:“為什么不提前幾天通知?”“這么短時間,叫我們?nèi)绾螠蕚洌俊薄斑@真是折騰人!”……但林琳卻說:“上級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更應該把這個任務完成好!”怨言很快平息,林琳開始布置工作——她就是這樣,遇事從不推脫,渾身上下透出一股實干勁兒。她馬上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分工部署:辦公室負責噴掛校園橫幅;美術組負責設計舞臺背景及板報展示;語文組負責啟動儀式的致辭;音樂組負責節(jié)目的排練、主持人的排練、授旗儀式的訓練……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
為了保證質量,林琳親自監(jiān)督、跟蹤每一項工作。其中寫臺詞、訓練主持人、詩朗誦這幾項工作難度較大,當天晚上,她連晚飯也顧不上吃,與學校的大隊輔導員一道指導排練。每一個動作表情,每一句節(jié)奏韻調,她都親自指導,一直忙到凌晨才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她又早早趕到學校,親自指導會場布置。
林琳親力親為的精神感染了大家,全校上下擰成了一股繩,當天8:30,活動順利開幕,全場的掌聲一陣接一陣,現(xiàn)場的師生們都知道,這些掌聲是獻給出色表演的學生的,也是獻給校長林琳的。
岑溪市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說:“把事情交給林校長,一百個放心?!贬∫虼私?jīng)常主辦或承辦各類大型活動,例如:2010年梧州市校本教研及制度建設經(jīng)驗交流會;岑溪市“心連新——岑溪暖冬行”啟動儀式;2011年“童心向黨薪火相傳,幸福文明伴我成長”少先隊獻禮活動;自治區(qū)第十次黨代會鼓樂風采展演“我愛我的祖國、紅領巾心向黨——新老隊員分享會”主題活動;岑溪市2012年“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表彰大會……每次任務下達,林琳都認真準備,盡管學校里個別教師有怨言,但林琳都用親力親為的實干精神,讓大家心服口服,齊心把任務完成。
當然,林琳的實干精神遠不止體現(xiàn)在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這些事情上。在學校的管理過程中,她踏實做事,用行動說話。為了抓好師風師德建設,她顧不上頸椎酸痛的毛病,認真上網(wǎng)搜集資料,整理成《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師德與教師職業(yè)》《新時期師德修養(yǎng)》等材料,發(fā)給教師們閱讀;看到教師的辦公設備日漸老舊,她多次向政府申請采購,為教師爭取開設了電子備課室,更換了辦公室的桌椅,配備了電腦、空調等,讓教師的辦公條件更為舒適。
做得多,說得少,林琳的實干精神潛移默化地感染了學校的老師們,許多老師都說,跟著林校長做事,心里踏實,做出來的事也見成效。
無私
“你呀,就是死腦筋!”林琳的“閨蜜”幾次都這樣善意地挖苦她,“天天中午都在學校加班,累死累活,你看,累出頸椎病來了吧?早該為自己準備一個休息室了?!辈粏问撬暮糜眩瑢W校的老師也多次勸林琳在學校騰出一間休息室?!靶iL有一個休息室,這個要求不過分吧?”很多老師都這樣說。面對大家的關心和提醒,林琳每次都一笑置之,她說:“目前學校的房子有限,哪有空房設休息室呀!沒事,習慣了就好?!弊該吾⌒iL以來,林琳以身作則,切實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從不不占學校一點便宜,堅持把錢花在刀刃上,這成為她做校長的“鐵原則”。
林琳無私的精神還體現(xiàn)在對山區(qū)學校的幫助上。到了市直學校任教后,雖然工作環(huán)境改變了,但林琳對山區(qū)孩子、山區(qū)教育的真情沒有變。多年來,在岑溪市教育局的組織和帶領下,林琳每年都積極參加“送教下鄉(xiāng)”和繼續(xù)教育培訓等活動。她經(jīng)常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及寒、暑假時間,奔赴岑溪的各鄉(xiāng)鎮(zhèn)上課,有時還深入最邊遠的教學點,為那里的教師上示范課。近三年來,林琳為鄉(xiāng)村教師上示范課,進行業(yè)務知識、教育科研及課改等專題講座共計80多節(jié)(次)。作為市課改實驗指導小組的成員,她經(jīng)常深入山區(qū)教學一線調研、聽課、評課,和山區(qū)的教師一起備課,模擬教學或親自執(zhí)教,還把自己多年收集的有關教育教學及課改等資料贈與他們學習和使用。岑溪市的大隆禮邦紀念學校、糯垌鎮(zhèn)黃塘小學、歸義鎮(zhèn)石坡小學、南渡鎮(zhèn)盤古小學等30多個鄉(xiāng)鎮(zhèn)學校都留下了林琳“送教”的身影,她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邊遠山區(qū)的師生們。
林琳引用一句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彼冀K認為,個人對農(nóng)村教育所能提供的幫助是有限的,要更好地均衡城鄉(xiāng)教育,必須要讓農(nóng)村的教師自己成長起來。為此,她組織城鄉(xiāng)學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帶領教師進行“草根式”課題研究,引領教師深入實施課程改革,積累經(jīng)驗,達到培訓骨干、以點帶面、相互促進的目的。在她的傳、幫、帶下,梁豪梅、周學藝等一批年輕農(nóng)村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岑溪市農(nóng)村學校的教學骨干。
對于本校的青年教師,林琳更是不遺余力地幫扶和指導。她在本校開展“金字塔”培養(yǎng)工程,為每一名教師建立“教師發(fā)展檔案”,并指導制定了“岑溪二小青年教師培養(yǎng)計劃”“岑溪二小青年教師成長計劃”等,幫助青年教師不斷成長。近年來,該校的賴婷、彭小麗、劉浪燕、劉金環(huán)、覃瓊儀、黎敏、余少鋒等30多名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他們在林琳的指導下,參加梧州市、自治區(qū)等各級各類教學競賽,獲得了多項獎勵。2009年,林琳指導劉金環(huán)代表梧州到香港油麻地天主教小學開展中文教育交流及科學研究,得到香港學校的高度贊揚;今年4月,在中央教科所《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成果交流會上,劉金環(huán)在林琳的指導下,執(zhí)教的優(yōu)質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榮獲國家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劉金環(huán)老師說:“是林琳校長教我上課,帶我比賽,她把自己的全部學識都無私地傳授給了我,這份感激無法形容!”
博愛
2008年5月底,岑溪二小來了兩個從汶川災區(qū)到岑溪投靠親戚的孩子。林琳格外憐愛這兩個災區(qū)來的孩子,她安排了合適的教師管、帶他們,還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例如學校的午餐、午休(住宿)等都免除了他們的費用。為了讓倆孩子早些融入這個陌生的集體,林琳特地與他們所在班級的班主任一起,組織了各種活動、游戲等,讓倆孩子很快就與班上的同學“打成一片”,學習成績也逐漸跟了上來。而這一切,當然與林琳校長的博愛是分不開的。
2011年以前,岑溪二小還有一個培智班。班里的孩子或聾、或啞、或智力發(fā)展緩慢,不能與正常的孩子一樣唱歌、跳舞、學習,甚至上課時還會跑出教室,沖著陌生人發(fā)笑,依依呀呀地比劃著。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林琳同樣注入了同等甚至更多的關愛。在林琳眼里,這些孩子同樣是學校學生中的一員,同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林琳經(jīng)常會到培智班的教室去坐一坐,翻看他們的作業(yè),跟他們一起說笑。每年“六一”兒童節(jié)和助殘日,林琳都會親自拿著各式各樣的禮物送到每一名培智班孩子的手上。
有一次,學校舉行“六一”文藝匯演,有的老師提議說:“‘六一匯演,社會各界的領導和嘉賓都來參加,培智班的孩子太費心,干脆讓他們放假吧!”林琳卻堅決地說:“不行!‘六一是孩子們的節(jié)日,培智班的孩子同樣應該與大家一起過這個節(jié)日,他們應該擁有同一片藍天!”當?shù)貧堈蟽和募议L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岑溪二小,他們信任林琳這個“大家長”,一位黃姓的家長說:“孩子送到二小,我放心?!?/p>
……
實干、無私、博愛,這三個詞或許還不能完全體現(xiàn)林琳的品質和素養(yǎng)。她以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管理學校,帶領全校師生銳意進取,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突出的成績。近年來,岑溪二小榮獲“全國誦讀經(jīng)典優(yōu)秀學?!薄叭珖拿鞫Y儀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區(qū)衛(wèi)生優(yōu)秀學?!薄拔嘀菔小皟苫惫ぷ飨冗M單位”等多項榮譽。
岑溪二小的辦學成績引起了廣東、北京、浙江等發(fā)達地區(qū)的關注,其中一些地方曾多次以優(yōu)厚的條件請林琳去任教,但都被她一一婉拒,她說:“對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我有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彼龍允刂@樣的精神高地,在岑溪這片熱土上,不斷書寫著絢麗的教育篇章。
人物小檔案:林琳,現(xiàn)任梧州岑溪市第二小學校長,自治區(qū)特級教師,廣西基礎教育名校長培訓工程培養(yǎng)對象,自治區(qū)教育廳“廣西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管理改進項目”特聘指導專家,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標兵”“八桂名師”“梧州市杰出人才”等多項榮譽。(責編 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