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云 芳琴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牽動著眾多家庭、考生及教師,高考留給考生、教師的是什么?高考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有榮耀,同樣也有許多傷感、壓力。在近幾年高考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高考的應對能力很差。并且高考結束后也對所帶考生進行了調查(尤其是落榜考生),主要原因是學生高考意識不強,備考能力不足,造成學生高考成績的失常發(fā)揮,從而與“成功”失之交臂。經這幾年的不斷探索,提出以下拙見以供參考。
一、營造高考氛圍,創(chuàng)設輕松學習環(huán)境
從近幾年學生的入學情況看,學生整體對高考意識淡薄,認為高考只是針對高三學生,對于其他年級學生還很遙遠、無關緊要,所以在平時學習中不刻苦、不專心,對知識的儲備不扎實,造成平時成績不理想,到高三時已力不從心,對學習失去自信心。對于這種現(xiàn)狀,教師要在教學中貫穿“高考思想”,尤其是剛進校的高一新生,教師在平時授課時就要貫穿高考思想,從歷年高考試題中找出相關題目,與講授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從高一就感受高考,體驗高考。同時學校也要大力宣傳。比如在學校醒目處設立高考倒計時牌,在學校櫥窗處張貼宣傳標語和歷年考入高校學生,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隨時感覺到高考氣氛,也能激勵學生,促使學生走向成功。在大力宣傳的同時,也要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在快樂中成長,快樂中學習。使學習有動力,使他們樂學、好學。
二、注重“兩綱”,深究考點、要點
作為教師,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這樣不僅能使教師的教學具有方向性,也能使教師在教學中將考點、要點及各種能力要求不同程度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且能夠為學生節(jié)約復習時間。每年3月新的《考試大綱》頒布,對于每個學生來說,也要認真去學習研究,這樣也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高考到底考什么,自己對高考備考的情況怎樣,從而尋找差距,尋找自己的不足,準備下一步的查漏補缺,從而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克服思想障礙,提升身體素質
對于農村中學有些學生對于高考過于敏感,雖然在每次模擬考試成績很理想,但如果正式參加高考,往往出現(xiàn)“暈堂”現(xiàn)象,腦子一篇空白,結果造成高考的失敗。所以在平時,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打消怯場心理,并經常鼓勵學生,讓他們正確認識高考。并且要讓學生正確對待測驗考試的失敗,要學會分析原因,到底是知識儲備不足,還是方法不當,從而找出解決方案,以免在下次考試出現(xiàn)同樣錯誤。教師在考前一個月要協(xié)同家長做好考生的“減壓”工作。比如在教學中要逐漸減少教學內容,要求考生逐漸減少學習時間,適當增加休息時間。也可以鼓勵考生多參加適當?shù)捏w育運動,定時、定量補充營養(yǎng),增強充沛的體力和精力,以輕松、愉快的心態(tài)迎接祖國的“挑選”。
并且在平時也要克服一些好學生容易自滿的心理,隨時關注他們的學習動向,在必要時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認識到高考是全方位對知識的考察,不能掉以輕心,從而使他們力爭取得更好成績。
在教學中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
1、認真研究高考動向,讓學生做歷年“真題”
每年高考結束后,應及時分析當年高考題,認真研究高考動向,從中找出重點、難點,從而調整下一年的學習、復習的方向。在平時教學中,應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真題”,從多方位分析,找出本學科的內在聯(lián)系;如遇到新題,教師應注重解題思路的分析,作為教師是怎么想的,學生是怎么分析的。重點應放在解題思路上,這樣的學習效果應更好。也要讓學生在平時訓練中多做歷年高考題,讓他們從中找出“共性”,有利于抓住命題的側重點,有助于復習的方向性及備考的重點性。
2、注重解題技巧及方法
在高考中,能夠準確掌握解題技巧及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對于選擇題來說,首先要認真審題,找出題干中的關鍵“字、詞”等,然后綜合分析,再應用多種方法的結合,從中找出正確答案。在平時訓練中,一定要消除馬虎大意,并對不同的題型選擇不同的方法,要打破過多模擬題的“思維定勢”,減少高考時出現(xiàn)不必要的錯誤??傊谄綍r多積累解題方法,要注重總結反思,這樣才能在高考的戰(zhàn)場上取得成功。
3、注意合理安排時間,培養(yǎng)良好的答題習慣
在高考中常聽大多數(shù)學生反映,時間不夠,題沒有做完。這是因為考生在平時訓練時不注意時間安排,不注意答題規(guī)律,從而養(yǎng)成一種不好的習慣。良好的答題習慣對于提高成績十分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要養(yǎng)成審題細心、思考精心、回答規(guī)范的好習慣。另外學生在平時測驗時就要嚴格要求時間安排,鍛煉使用先易后難的做法,具體說來有三點:其一,從近幾年高考考試的內容來分析,一般情況下可先做計算與資料分析,因為這兩部分題需要使用不少規(guī)律與公式,所以趁開始考試時頭腦清楚,先做的效果會好的。接著做判斷推理的部分,最后再做比較費時間的常識判斷和言語理解與表述部分;其二,就從考試內容來分析,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基礎題,一定比例的較難題和少量的難題。對前兩類題可先做,力爭在短時間內完成。對難題放在最后做,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盡快完成,對實在做不出來的題可放到最后采用“大膽猜測法”去處理,總之不能在答題卡、試卷上留空題;其三,難題因人而異??傮w而言,除了個別的偏題、怪題以外,沒有多少題可稱為大家共同的難題,只是由于每人所掌握的知識的深淺與知識面的寬窄不同而已。
總之,在學生備考上要以“兩綱”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重心;并且要求教師要以靈活多變的教法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從而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