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讀《漢書》札記二則

    2013-04-29 18:35:08王建芳
    中學(xué)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3年9期
    關(guān)鍵詞:王定國諸侯王雜記

    王建芳

    《漢書·宣帝紀(jì)》曰:“(本始四年)秋,廣川王吉有罪,廢遷上庸,自殺。”(中華書局,1962年,第246頁)

    按:中華書局本于其下未出??庇??!稘h書·景十三王傳》曰:“后數(shù)月,下詔日:‘廣川惠王于朕為兄,朕不忍絕其宗廟,其以惠王孫去為廣川王……有司請廢勿王,與妻子徙上庸。奏可。與湯沐邑百戶。去道自殺?!保ǖ?428頁,第2432頁)以下傳文皆名王“去”字。又《漢書·諸侯王表》曰:“征和二年,王去嗣,二十三年,本始四年,坐亨姬不道,廢徙上庸,予邑百戶?!保ǖ?15頁)從上引文觀之,“吉”與“去”應(yīng)為同一人,如此,“廣川王吉”應(yīng)為“廣川王去”之誤。

    中華書局本《漢書》以王先謙《漢書補注》作底本,《漢書補注》于此條“吉”字下注日:“宋祁曰吉一作去字。錢大昭曰坐烹姬不道,表、傳及漢紀(jì)吉皆作去。此誤?!保〞课墨I出版社,第86頁)王說甚是,但正文仍作“吉”字??贾腥A再造善本、據(jù)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蔡琪家塾刻本影印本《漢書》于此條“吉”字下注曰:“宋祁曰吉一作去字?!迸_灣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漢書》于此條“吉”字下注曰:“宋祁曰吉一作去字。”王注引錢大昭說中“漢紀(jì)”應(yīng)指荀悅《漢紀(jì)》,因諸本于《漢書·宣帝紀(jì)》中皆作“吉”字,與王注說法不和。《漢紀(jì)·孝宣皇帝紀(jì)一》曰:“(本始四年)秋,廣川王去有罪,廢徙上庸,自殺。去者,惠王越之孫?!保ㄖ腥A書局,2002年,第300頁)幾襲用《漢書·宣帝紀(jì)》此條原文,然改“吉”作“去”。又《資治通鑒》卷四十二“本始四年”條曰:“廣川王去坐殺其師及姬妾十余人……廢徙上庸,自殺?!焙⒃唬骸皬V川王去,景帝子廣川惠王越之孫?!保ㄖ腥A書局,1976年,第803頁)清人史學(xué)?!稘h書校證》卷三“廣川惠王”條曰:“征和二年,王去嗣,二十二年,本始四年,坐亨姬不道,廢徙上庸。按宣紀(jì)廣川王吉有罪,廢徙上庸。名與表異,然廣川王傳去名凡三十六見,表作去,是也。去與吉字形相似,故紀(jì)誤作吉?!保ū本﹫D書館出版社,2004年,出《兩漢書訂補文獻匯編》第1冊,第281頁。)

    又陳直先生《漢書新證》于“征和二年,王去嗣。”條后云:“直按:西京雜記卷六,作廣川王去疾,紀(jì)述在國內(nèi)盜廢古冢事,其名似以去疾為長?!保ㄌ旖蛉嗣癯霭嫔?,1979年,第58頁)陳直先生引文當(dāng)從《漢書·諸侯王表》出,而按語不及《漢書·宣帝紀(jì)》和《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廣川王之名??寂_灣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西京雜記》卷六云:“廣川王去疾,好聚無賴少年……”同書后附葛洪跋語云:“洪家世有劉子駿《漢書》一百卷……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氏,有小異同耳。并固所不取,不過二萬許言。今鈔出為兩卷,名日《西京雜記》,以裨《漢書》之闕?!蓖瑫嵋唬骸翱键S伯思《東觀余論》稱,此書中事,皆劉歆所說,葛稚川采之。其稱余者,皆歆本文云云。今檢書后有洪跋,稱其家有劉歆《漢書》一百卷??夹0喙趟?,殆是全取劉氏,有小異同,固所不取,不過二萬許言。今鈔出為兩卷,名曰《西京雜記》,以補《漢書》之闕。今考《晉書·葛洪傳》……并無《西京雜記》之名。則此書決非洪所撰,特其中所記與班書忝校,往往錯互不合。則小有異同之語,洪跋固自言之,未足為疑也?!奔?xì)揣提要之意,似對洪跋不以為然。又據(jù)洪跋所云,此書“首尾參錯,前后倒亂”,又其為葛洪所鈔出,再經(jīng)后人鈔寫,衍字或漏字情況,時有發(fā)生,“疾”或為衍字?!段骶╇s記》于卷六“廣川王發(fā)古?!睏l“廣川王去疾”下注釋云:“廣川王去疾,為漢武帝之兄即廣川惠王劉越之孫?!稘h書·景十三王傳》作‘去。漢代取名,為了祈福免災(zāi),常以去病、棄疾、無忌、毋傷、不害命名,極少見只名‘去的。疑《漢書》本傳誤脫‘疾字?!保ㄖ芴煊涡W?,2006年,三秦出版社,第257、258頁。)此注釋中也未及《漢書·宣帝紀(jì)》中廣川王之名。而注中云“漢代取名……極少見只名‘去的”,考《漢書》中諸侯王單字命名,較為常見,舉此并不能作為充足的證據(jù),此處疑脫字正如上文疑衍字一般。

    綜上所述,作“廣川王吉”,誤?!叭ァ迸c“去疾”相較,“去疾”為孤證,似“去”更為穩(wěn)妥。

    1.《漢書·武帝紀(jì)》:“(元朔二年)秋,燕王定國有罪,自殺?!保ㄖ腥A書局,1962年,第170頁)

    2.《漢書·荊燕吳傳》:“至元朔中,郢人昆弟復(fù)上書具言定國事。下公卿,皆議曰:‘定國禽獸行,亂人倫,逆天道,當(dāng)誅。上許之。定國自殺,立四十二年,國除?!保ㄖ腥A書局,1962年,第1903頁)

    3.《資治通鑒》卷十八“元朔二年”條曰:“定國自殺,國除?!焙∽⒃唬骸拔牡鄢?,王澤始封于燕,傳子康王嘉;文帝九年,嘉薨,定國嗣;蓋立四十二年矣。”(中華書局,1976年,第608頁)

    4.《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孝景元年)王定國元年……(元朔元年)坐禽獸行自殺,國除為郡。”(中華書局,1959年,第844、858頁)

    5.《漢書·諸侯王表》:“(燕敬王澤)孝文元年,徙燕……孝景六年,王定國嗣,二十四年,坐禽獸行,自殺。”(中華書局,1962年,第406頁)

    6.《漢書補注》于《諸侯王表》“孝景六年,王定國嗣。二十四年,坐禽獸行,自殺?!毕峦跸戎t注云:“二十四年,元朔元年也。傳云元朔中,紀(jì)在二年,微異,史表與此同。傳作四十二年,非也?!保〞课墨I出版社,第139頁)

    上列六條史料中,1、2、3條皆有誤。1應(yīng)系于元朔元年;2中“立四十二年”應(yīng)為“立二十四年”;3系年亦應(yīng)為元朔元年,且“四十二年”為“二十四年”之誤。從中可看出,3之錯誤皆承1、2所來。4、5兩條皆準(zhǔn)確無誤,6中王氏指出二十四年為元朔元年及傳之錯誤,一語中的。試證之如下:

    要證上述材料之準(zhǔn)確與否,《漢書·諸侯王表》,至關(guān)重要。而明了諸王的享國時間及《漢書》于此的書法體例,此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下舉《漢書·諸侯王表》中“楚元王”為例:楚元王,始封于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立二十三年薨。孝文二年(公元前178年),夷王郢客嗣,四年薨。(孝文)六年(公元前174年),王戊嗣,二十一年,孝景三年(公元前154年),反,誅。(見《漢書》第397頁)這可用下圖表示:

    前201年————前178年————前174年————前154年————

    (劉交)立23年 (劉郢客)立四年 (劉戊)立21年 國除

    再如“廣川惠王”,亦可用此圖表示:

    前148年————前136年————前91年————前70年————

    (劉越)立12年 (劉齊)立45年 (劉去)立22年 國除

    從上可看出,末王享國時間是連兩個年頭計算在內(nèi)的,而其他王的享國時間則以整年計算,此即《漢書·諸侯王表》所遵守的書法體例。再看燕王定國,孝景六年(公元前151年)立,享國二十四年,則國除應(yīng)在公元前128年,即元朔元年。傳云“四十二年”,元朔共有六年,即以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論,上距孝景六年,也遠(yuǎn)不及四十二年。此定為“二十四年”之誤。司馬溫公承紀(jì)之誤,而胡身之又承傳之誤,誠為可惜。王先謙指出其誤,可謂細(xì)矣。獨未究其因,故論述如上。

    從上述兩條札記中可看出《漢書·諸侯王表》的重要。

    猜你喜歡
    王定國諸侯王雜記
    為什么是“亂七八糟”而不是“亂五六糟”
    最早的名片
    歐拉秀瑪雜記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44
    泰安雜記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42
    你想象不到語言有多么簡陋
    意林(2019年8期)2019-04-28 14:38:54
    村居雜記
    散文詩(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18
    文心雜記
    105歲女紅軍:唱著歌走長征
    紅軍戰(zhàn)士王定國
    新中國著名社會活動家原是童養(yǎng)媳?
    百家講壇(2016年2期)2016-02-19 19:39:16
    河东区| 茌平县| 阳泉市| 安阳市| 新闻| 东平县| 郁南县| 普兰县| 瑞昌市| 车险| 吴川市| 万宁市| 尼木县| 息烽县| 措勤县| 渭源县| 华安县| 丁青县| 饶河县| 乐至县| 阿拉善盟| 衡水市| 固原市| 临泉县| 潜山县| 望都县| 天津市| 修文县| 策勒县| 平顶山市| 平塘县| 仁怀市| 囊谦县| 射阳县| 缙云县| 郎溪县| 平果县| 青龙| 内江市| 广饶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