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上善若水,大愛無聲!愛是滋潤每個學生心靈的雨露,是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成長的源泉。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認為,更要懂得用愛感化、教育學生,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簡單的數學知識,更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也是每位班主任的心愿,要實現這一目標,一切就必須從愛開始。
一、愛崗敬業(yè)
愛崗敬業(yè)精神是教師樂教勤業(yè)的動力源。當崗位職責成為教師積極情感的對象而不是一種束縛或約束時,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成為教師的精神寄托而不是無關于己的身外之事時,當學校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國家教育事業(yè)的興旺已經和自己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時,“愛崗敬業(yè)”就從一種道德準則轉變成教師個人的道德理想。在愛崗敬業(yè)的道德價值觀和道德理想的支配下,教師自然不會把教育活動視為一種苦差事,他會因自己的道德理想的體現或實現而感到興奮、驕傲、幸福。同樣,在這樣一種精神的支配下,教師也不會視平凡的工作平凡,不會視瑣碎的工作瑣碎,而會認真對待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件小事于細微處顯精神,于小事上下功夫,在簡單卻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體驗人生價值實現的滿足。幼兒園教師只有做到了愛崗敬業(yè),才能進一步體現出愛學生,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愛工作的對象。
二、以人為本,付出愛心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尊重學生是愛的前提,在尊重學生,師生平等的基礎上去愛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高爾基曾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弊鳛橐幻變簣@老師,要想教育出優(yōu)秀的學生,我們就要學會用換位的方法,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觀察、傾聽、了解他們,這樣我們更能清楚地了解每一個學生。除此,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過失,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理解他們。
其次,賞識你的學生。教師賞識的目光,會讓學生創(chuàng)造出奇跡。認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發(fā)現他們的長處,同時也要不斷地反省自身的行為態(tài)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誤了學生的發(fā)展,不能僅僅以分數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而忽視了學生其它方面的發(fā)展。
三、用愛感化“問題學生”
一個學生之所以變成問題學生,主要原因是缺乏上進心,缺乏上進心實際上是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怎樣才能有效地轉化、教育好問題學生呢?我認為至關重要的是用師愛點亮他們的心靈之燈,讓他們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這樣特殊的問題學生,我們放下架子親近他們,敞開心扉,用關愛之心來觸動他們的心弦,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喚醒良知,為轉化工作減少障礙。“動之于情,曉知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用理去說服他們,促使他們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問題學生平時遭受他人白眼較多,自卑感較強,所以教師對他們的信任至關重要。再差的學生也有其突出的一面,要注重肯定和挖掘問題學生的閃光點,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處理問題學生違紀事件,要多鼓勵,少批評,把批評和鼓勵結合起來,要耐心,不厭其煩地教育他們。教師對問題學生只有愛之深,才會痛之切,才有責之重,教師只有偏愛他們,對他們滿懷熱情,才能使他們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從而愿意親近教師,跟老師說心里話。
四、要耐心,要細心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著獨特個性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想法,當他們出現行為偏差或學習困難時,要耐心地開展工作,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耙话谚€匙開一把鎖”。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須要求老師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以愛心和耐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當然這也是個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今天做了工作,明天就會見效,只有持之以恒地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目標。
其次,要細心。幼兒園老師工作紛繁復雜,很多事情會出乎你的意料,甚至會讓你措手不及。其實,只要你平時細心觀察,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預見的,從而也能防患于未然,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師德之魂在于“愛”,愛是師生交往的粘合劑,作為一名幼兒園,要懂得熱愛學生,因為愛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力量所在。最后,愿我們攜起手來,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沐浴在教師的關愛之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