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麗
業(yè)內(nèi)普遍認為,《風華絕代》打破了中國話劇巡演的歷史紀錄,堪稱第一標桿。
日前,由天津人民藝術(shù)劇院(以下簡稱天津人藝)與劉曉慶合作的話劇《風華絕代》赴香港演出,觀眾反響熱烈,演出票提前一個月全部售罄,現(xiàn)場演出盛況空前。此前,該劇已在內(nèi)地巡演144場,劇組走過的巡演路程相當于繞地球三周。全國各地接演該劇的演出商全部實現(xiàn)了可觀的盈利。業(yè)內(nèi)普遍認為,《風華絕代》打破了中國話劇巡演的歷史紀錄,堪稱第一標桿。為什么《風華絕代》能實現(xiàn)話劇藝術(shù)的突圍,創(chuàng)造如此奇跡?助其成功的模式是什么?這一切的背后是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嘗試話劇制作的三個融資模式
話劇制作需要融資,對天津人藝來講,小話劇的資金可以自行投入,而大制作必須通過融資來完成。天津人藝宣傳策劃營銷部主任郭鴻斌將其總結(jié)為三種融資模式:
第一種是新創(chuàng)作劇目的模式,如《北平1949》。這也是天津人藝第一部融資的戲,講述北平和平解放的故事,是為建國60年而作,首場演出就在國家大劇院。當時的多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觀看了演出,引起轟動。這部戲的300多萬資金是通過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的投入。這一融資模式,給投資方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而天津人藝也出了一個藝術(shù)成品。
第二種是恢復(fù)保留劇目的模式,如《蛐蛐四爺》。當天津人藝開始面向市場做營銷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關(guān)注這部戲并強烈呼吁恢復(fù)《蛐蛐四爺》,這就需要資金的支持了。經(jīng)過劇院的測算,這個戲動起來至少需要300萬,于是開始尋求合作。得知消息的多家公司都愿意投資該戲,最后劇院選定了一家公司。天津人藝用這些資金將布景重新制作,招回演員,恢復(fù)排練。這樣的投入,是不可能收回成本的,只能是投資方獲得品牌推廣,天津人藝獲得話劇成品。
第三種模式就是明星、投資方、劇院三方合作的模式,如《風華絕代》?!讹L華絕代》是一個多方思想碰撞出的新創(chuàng)意火花。當初,幾個有意向的投資方,都屬意《蛐蛐四爺》,其中一家公司被選中之后,其他落選的幾家公司提出,不如再做一部新戲,繼續(xù)與天津人藝合作。通過多方遴選,確定了馮驥才先生的作品《三寸金蓮》。當天津人藝將劇本全部修改完成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了,由于馮先生對文化事業(yè)的卓越貢獻,官方宣布馮先生當選為文化參贊,按照規(guī)定,商業(yè)演出不能再使用馮先生的作品。當時,首演日期已經(jīng)確定,劇院必須物色新的劇本,由此,《賽金花》走進了天津人藝的視野,經(jīng)過改編成為現(xiàn)在的《風華絕代》。
明星劉曉慶的加入
劉曉慶的加入緣于她與天津人藝有著很深的淵源。劉曉慶早期的作品如《原野》等大多是與天津人藝合作或有天津人藝的參與。較早時期,劉曉慶曾嘗試過的舞臺演出是歌舞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談起《風華絕代》劉曉慶總是說:“這是我的第一部話劇?!?/p>
為了排練好《風華絕代》,劉曉慶推掉了所有的影視劇和廣告片約,在劇組住了下來,一心一意做好《風華絕代》的演出。她對這部戲的認真與投入感動了劇組的全體人員。排練時她總是第一個到場,從不遲到早退,她總是對大家說:“在舞臺上我只是一個學生,希望大家多多幫助我?!蓖ㄟ^與劇組成員整整一個月的摸爬滾打,劉曉慶與天津人藝的班底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為一位國內(nèi)外著名的演員,劉曉慶全身心投入這樣一部當時還“錢景”不明的話劇,個人損失是很大的。正如每位藝術(shù)家的心中都有一個藝術(shù)夢,這個夢想支撐著他們前行,愿意為藝術(shù)而獻身。
公司化運作的嘗試
《風華絕代》是由北京一家公司投資300萬元、由天津人藝投入舞美、演員等,加上劉曉慶的參與,成為一個多家合作的模式。天津人藝認為:這樣的合作方式好就好在,以前的天津人藝從來沒做過資金運營的工作,依靠專業(yè)公司的運作,可以吸收更先進的理念,學習到很多新知識。比如,當《風華絕代》排好以后,公司建議第一場不在天津演出,直接去保利,進北京最好的劇場,首輪預(yù)定演四場。2012年3月14日,《風華絕代》首演。按照市場化運作的計劃,第一站打北京市場,第二站打上海市場,都是中國文化的領(lǐng)軍城市。
但是,實際情況并不如預(yù)想的那般樂觀,在保利的首演只達到收支持平,其后上海的演出竟是賠錢的,不過,北京、上海的演出為《風華絕代》樹立了好口碑,為之后的全國巡演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
京滬兩地共7場演出后,《風華絕代》開始簽約不斷。天津人藝為該劇的定價是在25-30萬之間,這是巡演的標價,接一場戲的負擔應(yīng)該是約40萬,演出商還要擔負劇組的吃住行等,即使如此高的價格,演出商依舊很踴躍地簽約。到2012年底,《風華絕代》已經(jīng)演出70多場,走遍中國,可以說只要有劇場的地方、有文化中心的地方,《風華絕代》基本都去過了。最新的統(tǒng)計顯示,截至目前,《風華絕代》已經(jīng)簽約了144個城市,包括臺灣、香港。
《風華絕代》能夠成功占領(lǐng)市場,天津人藝認為,宣傳推廣的作用是一個重要方面。公司化運作使劇院感到差距,幾次大的新聞發(fā)布會公司就做得很出色。每當演出從高峰走向低谷,20多場演出后,馬上就沒有什么人繼續(xù)簽約的時候,緊跟著就召開一次大型新聞發(fā)布會。在北京,僅新聞發(fā)布會就投入了30多萬,緊接著在天津又召開了一次,全國主要新聞媒體幾乎都到了。在這些新聞發(fā)布會的影響、推動下,第二輪的巡演開始了。通過第二輪演出,更多的演出商知道了天津人藝這個班底的高水平,感到這個戲?qū)嵲谑呛?,進而著手簽約。在一場場的演出積累中,天津人藝的名字愈發(fā)響亮。
今年在杭州召開的全國演出商大會上,提起《風華絕代》,所有簽約的演出商都表示掙到錢了,這是讓演出商十分高興的事。每個演出商都說:“我拿了這個戲掙錢了”。即使在西部地區(qū)一個地級市,也能達到十幾萬的盈利??诳谙鄠鞯慕Y(jié)果是一些不知道這個戲的演出商開始慢慢地找上門來。郭鴻斌主任笑著說:“現(xiàn)在,我們想停都停不下來,昨天還有人打電話問我,‘十一能行嗎?元旦怎么樣?面對市場的需求,我們還想再安排幾場。目前,11月份和12月份《風華絕代》已經(jīng)排滿。明年想回天津再演一輪就結(jié)束了。這個戲打破了中國話劇巡演的歷史記錄,絕對是第一個標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