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強的情況下,不僅僅是經濟的全球化的進程在不斷地深化,包括文化在內的眾多元素也在不斷的被融合,越來越多的城市的建筑設計風格越來越相似,并且原本各地的建筑設計風格逐漸消失殆盡或被同質化的建筑給取代。要恢復一個地域的建筑風格的多樣性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當地的建筑風格以及其建筑風格形成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城市建筑;設計風格;因素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3362(2013)09-0177-01
1 影響因素
1.1 地理因素
制約人們生存環(huán)境以及住房結構和建筑材料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理因素,即我們到底居住的是怎樣一個地面環(huán)境,這里的地理因素包括了山石的質地、湖泊的多少以及水量和汛期時的災害程度。
1.2 氣候因素
氣候因素一般是指某個地方是否有自然災害,如:地震、海嘯或是火山噴發(fā)以及當地的天氣情況,是較為干旱少雨還是非常炎熱,又或是常年雨量充沛。這些因素特別是自然災害的因素往往都是危及到人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所以建筑師在設計房屋時必須要先考慮到這些因素,因此很多時候例如在一些地震多發(fā)地帶,如日本,他們的建筑往往是非常的低矮并且房屋的內部結構大多以木質結構為主,并且具有非常好的抗震性。
1.3 當地人文因素
古語云:人定勝天。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的人的想法也是各不相同,無論當地的氣候條件、地理因素如何,任何一位建筑師設計建筑風格時必然會考慮的當地的人文因素。
1.4 設計師自身因素
一個好的建筑師要想將自身的想法發(fā)揮到極致,不受周圍人或物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其實非常的少。很多情況下,大多數的建筑都是建筑師在綜合了多方的意見以及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的綜合考慮下,并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后完成的。因此,與其說設計師是在一個人創(chuàng)作和設計,倒不如理解為他們往往是在與大眾和自然環(huán)境的博弈中設計出一個個建筑的。因此,設計師很多時候只是一個進行糅合的人,而并非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創(chuàng)造者。
2 建筑設計應注意的因素
2.1 外部景觀
建筑與地形地貌的融合,使得整體景觀中人工化的建筑與自然景觀要素之間的形象差異完全消失了,從而保證了建筑形體對于景觀的負面影響減至最小,建筑與大地景觀渾然一體。掩土建筑在形象上所達成的建筑與大地渾然一體的整合效果,漸而得到建筑師的關注。于是建筑師開始有意識的從形態(tài)整合的角度將建筑形態(tài)隱沒于大地形態(tài)之中。
2.2 室內功能
在整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建筑設計師也應該考慮到建筑內部的實用性、美觀程度、對于建筑內部空間布局的實用性以及業(yè)主的功能要求和給人喜好。設計師在設計或重組室內功能時,必須要考慮墻體是否承重,樓板可否拆除,如何加固,怎樣分割等問題,如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2.3 材料選擇
設計師在設計一個建筑時依然必須考慮到這個材料是否會對周圍的建筑或是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相關的外部性的因素造成影響,同時也要考慮到在運用不同的材料時,每一種材料之間的互相限制等因素,其次還要考慮到這個建筑材料是否被居住其中的人所接受等諸多因素。
2.3.1 排水設計
每一個建筑設計師在建造和設計建筑時都應該充分考慮到建筑的排水設計,不僅要設計的非常巧妙,能夠有效的將水從建筑中排出,同時也應該將整個排水設計得非常美觀并且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而不能因為排水系統的設計而破壞了建筑的整體美感。
2.3.2 文化風格
建筑的作用在于給人類提供活動的場所,而現代人們的活動是多樣的,建筑類型也具有多樣性。居住建筑、商業(yè)建筑、工業(yè)建筑、公共建筑、紀念性建筑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F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業(yè)建筑追求的是經濟適用,公共性建筑則追求更多精神層面上的東西。新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新的建筑哲學和建筑理論,導致了建筑文化的變革。建筑設計管理和建筑管理的科學化、合理化、系統化,幾乎可能使建筑師們進行為所欲為的創(chuàng)作
3 建筑設計風格的新趨勢的表現
3.1 回歸自然化,便捷化
隨著我們生存的地球的自然資源的不斷枯竭以及人們對于簡單生活的不斷追求,并且隨著人們對于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長和地球即將被我們破壞殆盡的一種危機意識的生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都紛紛向往大自然,渴望能夠住在一篇藍天白云的天然綠色環(huán)境中,在這里他們能夠遠離都市的繁華和喧囂,能夠用心去體會大自然的靜與美。而這種風格其實在目前世界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北歐地區(qū)已經興起。
3.2 高度現代化、情感化
如今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也逐漸運用到了建筑設計的領域。我們可以在許多的建筑設計中看到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設計時采用許多的現代化的高科技元素,力求能夠在整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達到最佳的聲、光、色、形的匹配效果,給人們一種新的視覺、聽覺上的沖擊和體驗。并且當代的許多較為時尚的一些超現實主義的設計師,往往希望能夠通過建筑來實現或是能夠透過建筑給人們一種實現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的錯覺感,創(chuàng)造出理想的值得人們贊嘆的空間環(huán)境來。
3.3 高度民族化、個性化、藝術化
正所謂名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點其實在當代的建筑領域也依然如此。除了上面所說的兩種建筑設計的新的發(fā)展趨勢之外,在當今建筑設計界還有一種新的發(fā)展趨勢,就是立足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同時結合現代的高科技的運用,是既講現代化,又講傳統,致力于高度現代化與高度民族化結合的設計體現。如今的人們?yōu)榱舜蚱仆换?,越來越多的人們特別是現在的許多年輕的設計師以及消費者都在不斷的追求個性化。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并且在這個越來越講究個性化的時代而言,建筑的風格如果依然如初,每一個建筑無論從外部還是內部都大同小異的話,相信沒有人會愿意居住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中。同樣,因為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人們也越來越希望自己的居住環(huán)境能夠很好的體現自己本民族的許多特色,從而區(qū)別于其他國家的建筑。
4 結語
我國當代的設計師應該要懂得結合不同地區(qū)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背景讓建筑更加具有當地的特色,使過去千篇一律的城市格局轉變?yōu)榘倩R放的態(tài)勢。讓每一個城市有每一個城市其自身的特色,江南水鄉(xiāng)有江南的秀美風光,上海的高樓大廈有現代化的感覺。每個城市的建筑都應該別具一格,還是那句話: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