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炳焱
【摘要】 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理所當然地承擔著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通過語文教學喚起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重塑關愛他人生命的意識,激發(fā)學生敬畏大自然生命的意識,點燃學生為科學、為人類獻身的生命火花。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滲透 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3)02(b)-0147-01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語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何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如何面對生命中的種種困境,教師都應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傳授給學生。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理所當然地承擔著對學生生命意識的教育。中學語文教師,在學科中滲透生命意識教育是責無旁貸。
1 喚起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
生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但它不只屬于我們,它承載著太多的內(nèi)涵,因此,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可輕言放棄自己的生命。如課文《熱愛生命》:主人公在返回途中被朋友所拋棄,獨自一人跋涉在荒無人煙的荒原上,不久他就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更不幸的是他的腿腳先后受傷,只能踉踉蹌蹌地行走。在極度虛弱中,他發(fā)現(xiàn)有一匹病狼循著他的血跡緊跟隨他,顯然是要把他作為獵物。于是,這兩個瀕臨死亡的“生物”在荒原上展開了一場互相獵取對方生命的生死搏斗。最終他咬死了狼,吞咽下狼的血,讓生命重獲新生。課文生動形象地告訴學生,要學會在夾縫中求生存。
《再塑生命》的作者海倫·凱勒,在生了一場重病之后,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面對著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心里一次又一次地呼喊:“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光明對一個人是多么的重要呀!于是,我要求學生用手巾遮擋著眼睛聽了45分鐘的課,讓學生體驗海倫的處境。一節(jié)課下來,大呼“受不了”“太痛苦了”“憋死了”“不習慣”“沒法生活”……課后推薦學生閱讀海倫·凱勒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在日記本上寫上自己的感想,這是一次從讀到寫的體驗,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擁有健康的器官和生命多么的不易呀,讓我們珍愛自己的生命吧!
2 重塑關愛他人生命的意識
我們的生命與他人的生命是息息相關的,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價值,是在共存中展示出來的,因此,在關愛自己的同時也應關愛他人。學會關愛我們的父母,鄰居,老師,同學……
“5.12”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短短幾分鐘內(nèi),數(shù)以萬計的生命被掩埋。面對災難,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組織學生收聽收看電視新聞節(jié)目,捐出自己積攢多年的零花錢,學生在“我心溫暖災區(qū)”的活動中,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命的洗禮。
《紫藤蘿瀑布》面對親人的不幸感到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我心上”,但在繁花盛開的藤蘿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寧靜了,喜悅了,振作了。因為“我”悟到了“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了?!辈荒茏屪蛱斓牟恍野讶藟嚎?,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大自然的花給人以生命的啟示,讓人走出悲哀,走出困境,對生命獲得一種全新的認識。
3 激發(fā)學生敬畏大自然生命的意識
不管你生活在喧鬧的都市,還是生活在寧靜的鄉(xiāng)村,每個人對大自然都有一份濃濃的向往、依戀之情。讀朱自清的《春》讓學生感受到春景充盈著躍動的活力與生命的靈氣;讀梁衡的《夏感》,讓學生感觸到夏季緊張、熱烈、急促的生命旋律;讀何其芳的《秋天》,讓學生體會到豐收的喜悅;讀老舍《濟南的冬天》,讓學生欣賞到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如詩如畫……自然的景色如此奇美,課文給學生多么豐富美麗的心靈體驗!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與背誦這些美文名篇,在美好的氛圍里,觸摸到生命的跳動,認識到生命的價值,讓每一個學生學會過美好的生活,成為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人。
學生通過美文認識了自然,必然會引發(fā)思考:我們?nèi)绾闻c自然和諧相處呢?《敬畏自然》就生動形象地詮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告訴人們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人類是宇宙智慧的創(chuàng)造物,人類智慧應該領悟大自然的智慧,人類謀求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愛護自然,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創(chuàng)造物,破壞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懲罰。自然界不是人類征服的對象,而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要使自然界更加美好,從而使人類的生存更美好!
4 點燃學生為科學、為人類獻身的生命火花
科學需要嚴謹態(tài)度和獻身精神??茖W研究是對自然界基本事實的發(fā)現(xiàn)、歸納、揭示的活動。它不僅有助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并與自然和諧共處,還可以造福于社會,向人類展示進步的價值觀與發(fā)展觀。如居里夫人、鄧稼先等獻身科學研究,為人類進步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為人類的科學獻身,為他人的幸福獻身是其生命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英雄》展示了在科學探索的漫漫長路上,人類每前進一小步,都可能以犧牲她一部分優(yōu)秀兒女作為代價。美國“挑戰(zhàn)者”號升空爆炸,航天飛機瞬間化為灰燼,宇航英雄的魂魄永遠留在了遙遠的太空。但是人類邁向太空的步伐并沒有停止,反而加快了步伐。歷史已經(jīng)證明,此后,許多國家、更多的人投入到太空的探索事業(yè)中去,一架又一架的航天飛機升上了藍天,去探索那茫茫宇宙的未知奧秘。《偉大的悲劇》告訴我們:斯科特一行五人,為了“去爭取國家的榮譽”,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斗了兩個多月,最后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為科學進步,為人類自由而獻身的靈魂,他們對《過零丁洋》里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內(nèi)涵做了深刻的闡釋。愿生命具有納森·黑爾(美)的“我惟一的遺憾是我只能為我的民族犧牲一次”的崇高境界。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吧,為生命而教育,呵護生命的天性和自然,讓生命永葆人性的純潔和真實;為生命而教育,體驗生命的歷程,讓生命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感受愉悅,生活更美好;為生命而教育,讓生命從容的融合到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體驗親情的溫馨,享受友情的幸福,體味創(chuàng)造的美妙,品味為科學為人類獻身的壯美!珍愛生命吧,讓鮮活的生命綻放異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