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琴
【摘 要】學術界對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的評論研究已持續(xù)了幾個世紀。本文試圖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解讀麥克白這一人物,主要從犯罪心理情境,即犯罪前心理、犯罪中心理、犯罪后心理三方面,以及影響犯罪形成的因素來分析麥克白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對我們更好地了解當今犯罪形成的心理過程,采取相關的預防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麥克白》 犯罪心理學 犯罪心理情境 影響犯罪因素
一 解讀《麥克白》的現實意義
犯罪心理學主要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原則與方法,深入研究犯罪者形成犯罪心理和發(fā)生犯罪行為的原因、過程和規(guī)律。個體在犯罪過程中,包括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必然留下深刻的心理印跡,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
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的主人公麥克白從一個功績顯赫、萬人敬仰的大英雄逐步淪為一個嗜血成性、心狠手辣的殺人惡魔,他的內心始終進行著激烈的思想斗爭并一次次受到良心的折磨,最終精神麻木,靈魂空虛,成了權力和欲望的犧牲品。麥克白的犯罪過程和心理情境在整個劇中跌宕起伏,這讓我們在感嘆莎翁高超的藝術水平時,不禁對麥克白的悲劇結局表示惋惜和同情。同時,麥克白的犯罪行為同我們今天的一些犯罪活動如出一轍,對其分析解讀有助于“人類更清醒地認識自己”,對我們研究罪犯心理,系統(tǒng)分析原因,揭示行為特征規(guī)律,防患于未然有著重要意義。
二 麥克白犯罪行為及心理解讀過程
犯罪心理情境主要包括犯罪前心理、犯罪中心理和犯罪后心理三個方面。犯罪前心理主要是犯罪動機的確立,作案方式與手段的選擇?!胺缸飫訖C的形成一般有三種途徑,即行為人的需要促使形成犯罪動機、犯罪誘因引起犯罪動機和需要與誘因共同作用形成犯罪動機?!?/p>
戰(zhàn)場上,麥克白英勇無比,揮舞著血腥寶劍,一路砍殺,潰敗反賊和外敵入侵后,麥克白的野心和欲望悄然滋長。女巫道破了麥克白心底的秘密,揭開了蒙在麥克白內心欲望上的那層神秘面紗??继鼐羰康膬苑庖巡荒軡M足他貪婪的野心,他認定自己的價值遠不止這些,他要讓更多的人屈服于自己來滿足內心的權利欲、支配欲,他心中暗暗自語“最大的尊榮還在后面”。鄧肯在眾人面前封馬爾康為“肯勃蘭親王”這件事是一個外在的刺激。麥克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惡念,“這是一塊橫在我的前途的階石,我必須跳過這塊階石,否則就要顛仆在它的上面。星星啊,收起你們的火焰!不要讓光亮照見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眼睛啊,別望著雙手吧可是我仍要下手,不管干下的事是否會嚇得眼睛不敢看?!彼男闹忻壬藦s君的邪念。
然而此刻麥克白陷入了矛盾中,一方面,躍躍欲試的野心驅使著他不顧一切地去冒這個險;另一方面,現世的懲罰、身為臣子的責任和鄧肯生前的美德卻又讓他猶豫不決?!拔覀兺硬贿^現世的裁判,我是他的親戚,又是他的臣子,按照名分絕對不能干這樣的事;我是他的主人,應當保障他身體的安全,怎么可以自己持刀行刺?鄧肯秉性仁慈,處理國政,從來沒有過失,他生前的美德向世人昭告我的弒君重罪,沒有一種力量可以鞭策我實現自己的意圖?!?/p>
麥克白內心進行著激烈的“犯罪動機斗爭”,他不斷權衡著犯罪行為的利弊得失,在作案與不作案之間進行著反復的選擇和取舍。他貪圖榮華富貴,想通過刺殺滿足個人需要,又怕社會輿論的指責和陰謀敗露后丟棄來之不易的美譽;他想加害于鄧肯,又于心不忍,下不了手,更致命的是他害怕萬一失敗,自己會遭到“飲鴆而死”的報應。
麥克白夫人“最大程度地加速了麥克白的墮落”。她看破了丈夫“充滿太多人情乳臭”的天性,她知道麥克白欲望很大卻不愿玩弄手段,他“不是沒有野心,而是缺少和那種野心相連屬的奸惡”。她不惜采用一切卑鄙的手段鼓動麥克白去犯罪:“是男子漢就應當敢作敢為……我曾經哺乳過嬰孩,知道一個母親是怎樣憐愛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會在它看著我的臉微笑的時候,從它的柔軟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頭,把它的腦袋砸碎,要是我也像你一樣,曾經發(fā)誓下這樣毒手的話?!丙溈税妆緛砭褪莻€優(yōu)柔寡斷、意志不堅定的人,妻子的一番慫恿讓他決意拿出點男子漢的氣魄來,拋棄那些并不實用的名譽,不再畏首畏尾瞻前顧后。他不愿做懦夫,他要用行動證明自己不是膽小鬼,只要是男子漢做的事,他都敢做,沒有人比他有更大的膽量。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講,麥克白夫人是這起謀殺案的從犯,她外表看似很柔弱但做事卻果斷狠毒,她知道如何用虛偽的笑臉掩蓋奸詐的內心。一番密謀后,他們決定事先在侍衛(wèi)的乳酒里放入麻藥,麥克白夫人蓄意陪他們飲酒作樂,把他們灌得頭腦昏沉,爛醉如泥,喪失保衛(wèi)能力,趁鄧肯熟睡的時候,用侍衛(wèi)的刀刺殺鄧肯,再把刀放回原處,把血涂到他們的身上,等死訊傳出后,假裝嚎啕大哭,用“最美妙的外表欺騙人們的耳目”。至此一個周密的犯罪實施方案形成。
麥克白面對著妻子的慫恿和鼓動,以及君臨萬民的無上權威的深度誘惑,經過反復多次內心矛盾后決定鋌而走險,采用這個看似天衣無縫的刺殺方案來滿足自己的野心,至此犯罪動機、作案方式和手段正式形成。
“犯罪中的心理是個體進入犯罪現場后,受到現場直接情境的刺激影響使心理呈現出的一種微妙的變化?!睂嵤┓缸镏校捎诜N種原因現場情況很難與個體事先設想的完全相一致,因此個體會普遍存在恐懼、緊張、焦慮等心理。這幾種心理都在麥克白的身上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在刺殺鄧肯的路上,殺人的惡念使麥克白看到了幻像,搖晃在面前卻抓不到的刀子指示著他要去的方向,刀上和柄上的滴血昭示著殺人的罪惡。過度的恐慌使麥克白感到似乎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自己,他害怕堅固結實的大地會聽見自己的腳步聲,擔心路上的磚石會泄露自己的行蹤,破壞黑夜中陰森可怕的氣氛。他感到自己“仿佛淫亂的塔昆躡著腳步像鬼似的向他的目的地走去”。緊張焦慮的心理使麥克白倉促作案,動作雜亂,急于逃離犯罪現場,慌亂中將本該放在侍衛(wèi)身邊的刀子帶了回來??粗廊サ泥嚳?,他不停地胡思亂想,罪惡感縈繞在心頭久久揮之不去?!拔也攀亲钚枰系鄱鞔沟?,可是阿門兩個字卻哽在我的喉頭?!丙溈税壮霈F了幻聽。他仿佛聽見一個聲音喊著“不要再睡了!麥克白已經殺害了睡眠,葛萊密斯已經殺害了睡眠,所以考特將再也得不到睡眠,麥克白將再也得不到睡眠!”焦慮不安的麥克白聽見敲門聲都會嚇得心驚肉跳。他感到自己罪惡深重,大洋里所有的水似乎也洗不凈手上的血跡。
犯罪行為在麥克白的意識行為的心理狀態(tài)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并引起他個性上的劇烈變化。麥克白在犯罪后的日子里經歷了復雜的心理歷程。他不敢回想自己所做的事情,更沒有膽量再去看一眼?!皩Χ鄶捣缸锶硕?,由于所犯罪行隨身都有可能被揭露而受到處罰,在驚恐萬分的狀態(tài)中導致其終日惶恐不安草木皆兵,這種心驚膽顫度日如年的恐懼心理,導致個體出現一系列的身心反應,如坐臥不安、不思茶飯、行為反常,等等?!钡巧贤跷缓螅溈税准胺蛉藘刃臒o時無刻受到煎熬。他們每日在憂慮中進餐,每夜在驚恐的噩夢戲謔中睡眠,他們的心靈被折磨得沒有片刻寧靜,反倒覺得已死的人比自己要幸福得多。
已經付出高昂精神代價的麥克白想到女巫預言班柯的子孫將世代為王,自己背負著良心的罪疚不安去暗殺鄧肯,不過是使“班柯的種子登上王座”,怎能就此罷手,白白耗費前期的付出,此時,麥克白的犯罪心理意念不斷向前遞進加長,非分欲望不斷強化,犯罪手段、犯罪目的進一步向惡性深化,“犯罪心理擴大化”。為了鏟除后患,免得留下枝節(jié),鞏固王位,他決意孤注一擲,借刀殺人,除掉班柯和他的兒子弗里恩斯。但是再次犯罪沒能如愿,弗里恩斯逃走了,麥克白的心病不但沒有痊愈,反而愈加被“惱人的疑慮和恐懼所包圍拘束”。
宴會上,班柯的鬼魂隱隱重現。麥克白,這個曾經可以一劍劃破敵人胸膛,看到使魔鬼膽裂的東西都絲毫不畏懼的堂堂男子,如今看到班柯搖著染血頭發(fā)的鬼魂卻嚇得面無人色,出乖露丑:“別人敢做的事,我都敢:無論你用什么形狀出現,像粗暴的俄羅斯大熊也好,像披甲的犀牛、舞爪的猛虎也好,只要不是你現在的樣子,我的堅定的神經絕不會起半分戰(zhàn)栗……去,可怕的影子!虛妄的揶揄,去!”他的瘋瘋癲癲,魂不守舍皆是“因恐懼所描繪出來的圖畫”。鬼魂每出現一次,麥克白就在恐慌、忐忑、雜亂的心情籠罩中,重新回放一次犯罪現場情境,多次重憶的結果加大了恐懼在全身擴散的速度,頹廢的心情,后悔的意向,對他的精神都產生了摧毀性的打擊。他深知自己“已經兩足深陷于血泊之中”,沒有回頭的路,只能“涉血前進”。他儼然已經淪落為一個殺人惡魔,沒有了良知,沒有了恐懼和遲疑,一個人在犯罪的迷途中越走越遠,整個蘇格蘭在毒手的壓制下備受苦難。
麥克德夫藐視王命,拒不奉召,他便突襲城堡,殘忍地殺害他的妻子兒女和一切有血緣之親的不幸人們。殘暴的統(tǒng)治激起了人們的憤怒?!懊糠昼姸加幸淮闻炎?,譴責他的不忠不義;受他命令的人,都不過奉命行事,并不是出于對他的忠誠?!彼拿娉璧柠溈税滓呀浉杏X到自己謀權篡位奪得的政權危在旦夕,尊號罩在他的身上束手絆腳。他內心孤獨痛苦,老年人該有的尊榮、敬愛和朋友,他一樣也沒有,只有詛咒、恭維和假話。他被罪惡折磨得心理承受能力達到了極限,日就枯萎的生命對他來說已沒有絲毫的意義。
“麥克白夫人最終未能逃過超我道德與良心的嚴厲懲罰?!甭牭椒蛉怂廊サ南⒑螅溈税拙衤槟?,完全忘記了恐懼的滋味,已經沒有什么悲慘的事情可以使習慣殺戮的思想驚悚了?!八凑赖模t早總會有聽到這個消息的一天。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躡步前進,直到最后一秒鐘的時間;我們所有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笨上溈税揍θ恍盐虻锰?,野心和欲望推動他不擇手段地追逐更高權勢和地位,由初犯到再犯,最后變成慣犯,在放不下、逃不掉的現實面前,帶著一種恐懼、自責、麻木的心態(tài)走向了毀滅的道路。我們將麥克白的犯罪心理活動用一棵樹來表示:樹的根部是欲望,欲望的汁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每個枝干,為每一次的罪孽提供養(yǎng)分。整個樹干彎彎曲曲,久經歲月的滄桑,貫穿其中的是與日俱增的恐懼和疑慮。這暗示著麥克白每經歷一次犯罪,內心的痛苦和滄桑就加重一次。等到盤根錯節(jié)的欲望大樹不再生長,層層的恐懼和疑慮已經滲透到整個支脈,麥克白的精神承受能力也到了極點。待他大徹大悟之時,卻已是繁華落盡,只能等著人生最后幾片滄桑的葉子枯黃零落。
三 麥克白犯罪心理形成因素解讀
影響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主體因素和主體外因素。主體因素也就是個人因素,主體外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自然環(huán)境因素及由侵害對象、現場其他人等構成的情境因素。犯罪心理的形成既有客觀因素的影響,又有犯罪主體主觀因素的作用,二者通過相互作用、相互轉化,使犯罪心理得以產生、形成和發(fā)展。(見圖1)
圖1 麥克白犯罪形成因素分析
主體因素是影響麥克白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縱觀全劇,麥克白自身強大的野心和欲望不斷地外化為一系列的殺人活動,驅使他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無法自拔。不良的主體外因素作用于麥克白,不斷內化為他的主體意識。麥克白接受了這些不良客觀因素的熏陶和影響,從而產生錯誤的歪曲的犯罪心理?!芭着d妖作怪的過程就是一步步將麥克白推向罪惡深淵的過程?!丙溈税追蛉说膽Z恿,對麥克白犯罪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漫漫的長夜,凄厲的暴風,吵叫的兇鳥為大逆不道的兇手提供了作案時機。遠道赴宴的鄧肯對黑暗中的陰謀沒有絲毫防備,趕了一天的辛苦路程,睡得很熟,身邊的兩個侍衛(wèi)飲酒作樂,玩忽職守,這些都有利于麥克白實現犯罪目的。殺人的慘劇已成事實,大家都在驚惶失措的時候,麥克白殺了睡在鄧肯房中的兩個侍衛(wèi),借此銷毀證據,破壞作案現場,并解釋說是自己的理智來不及控制憤激的忠誠。班柯隨軍作戰(zhàn)時就看穿了麥克白弒君篡位的野心,但是他沒有將女巫的預言報告王上,鄧肯被殺后,他更沒有站出來戳穿陰謀及時制止麥克白的罪惡,只是姑息養(yǎng)奸一味縱容,最終自己也慘死在了惡人的刀下。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從量變到質變的發(fā)展過程。在日益膨脹的欲望推動下,麥克白不斷接受女巫和夫人的影響,并將這種消極影響內化為自己的主觀意識,這種意識從產生到發(fā)展不但沒有被遏制,反而得到班柯的縱容,進行量的積累;這種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后發(fā)生了質變,麥克白又通過刺殺把這種邪惡的主觀意識轉化為客觀行為。如此循環(huán)往復,隨著新的需要不斷產生,不良的主觀意識愈來愈強烈,消極的心理品質逐漸豐富和加強,麥克白越變越壞,從最初殺害鄧肯,到后來暗殺班柯,最后越陷越深,濫殺無辜的麥克德夫的妻兒,踏上了毀滅的不歸路。 四 結語
莎士比亞以絕妙的手筆將麥克白在主客觀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從驍勇大將淪落為惡人的犯罪過程展現在讀者面前,其中對犯罪心理的淋漓刻畫更是讓人震撼?!胞溈税椎谋瘎〔粌H是社會的和道德的悲劇,而且是人性的悲劇”,這對我們深刻反省社會和道德問題,反省自我有著深刻的意義。同時,麥克白的犯罪過程對我們分析研究現今社會中的一些犯罪問題,剖析罪犯心理,從問題根源上及時采取相關的預防解決措施,減少犯罪現象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肖興政、郝志倫.犯罪心理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2]高鋒.犯罪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
[3]張世紅、麥克白:權欲與野心的犧牲品——淺析悲劇《麥克白》[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1(1)
[4]梅傳強.犯罪心理生成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
[5]莎士比亞、朱生豪譯.莎士比亞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
[6]王曉.《麥克白》一劇中推動劇情發(fā)展的因素[J].山東大學學報,1995(4)
[7]楊曉迪.自我的解體—評莎士比亞與列斯柯夫筆下的麥克白夫人[J].譯林(學術版),2012(5)
[8]羅大華.犯罪心理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9]顏學軍.作為悲劇主人公的麥克白[J].戲劇,2000(3)
的評價:正是因為人類并不理解的那些事物和意識到達不了的那種深度,自然才那么迷人。(王一杰,2009)“但我還要守一些諾言,”緩過神來,他不斷提醒著自己繼續(xù)趕路,繼續(xù)履行責任,繼續(xù)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