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國初高中教育教學推行素質(zhì)教育,對于實驗學科的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的討論,主要是針對運用初高中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有效性的運用的實際例子的列舉。
【關鍵詞】新課標;實驗;物理教學;興趣;能力
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頒布了高中課程的課程標準,在“新課標”中明確強調(diào)“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diào)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jīng)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就在這樣轟轟烈烈的教育教學改革浪潮,如何進行物理的有效性教學,成為了當今每一位物理教師的最關心的問題。
但是很多教師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思想影響,一味的追求高分,總是擔心實驗過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時間,認為物理教學只要讓學生會做題會考試就行了,遇到課本要求演示實驗,能省則省,或根據(jù)課本要求,通過演示某些實驗,以講解分析為主,從而使學生明白某些現(xiàn)象或掌握某些規(guī)律,為應試而做,那些一般考不到的實驗往往就不花時間。所以一到高中,許多學生就開始抱怨,物理課又抽象又枯燥,一天到晚主要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規(guī)律講例題,最多就是利用多媒體模擬一些演示實驗,讓人無法親生體驗那種真實感。時間一久造就了中國很多高分低能的考試型學生,這類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只會重復與模仿,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物理教育的悲哀。正是國家教育部看清了當今教育現(xiàn)狀,才及時的吹響了新課改的“集結號”,讓站在教育第一線的物理教師正視的物理教學的誤區(qū),并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其中我最為推崇的是結合實驗進行物理的有效性教學。
一、利用實驗引入新課
學生一進入高中,物理難度來了一次大的飛躍,這種程度的飛躍讓學生在剛開始有很強的不適應感,在這樣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下,會讓學生生出很強的畏難情緒,對學習物理的熱情大大降低,倘若在這時采用傳統(tǒng)的講解式教學,會讓學生覺得物理相當無趣,那怎樣在這樣特殊的時期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愛上物理,中國有句老話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那如何讓學生體會到物理是有趣的呢?我想沒有比做物理實驗更好的方法了。我記得在我教授《自由落體運動》時,我是這樣引入的:我準備了一張紙和一個粉筆頭。我請同學們告訴我,如果我把這張紙和這個粉筆頭從同一高度同時有靜止釋放,請大家猜想誰先落地?全班同學都異口同聲的回答是粉筆頭,我立即動手演示了一遍,事實正如每個同學所說。但我馬上又再次追問,那將紙片揉成紙團,結果又會怎樣?這下全班就像燒開的水一樣,氣氛馬上就活躍起來了,有同學說是粉筆頭先落地,有的說是小紙團,有的說兩者同時落地。看到每個同學都在積極思考,當老師的心里肯定很高興,立刻就用實驗進行驗證,讓同學們親眼看到兩者幾乎同時落地。于是很多同學一下就來了興趣,連忙追問為什么,表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望??吹侥康囊呀?jīng)達到,我這才開始新課的教學,那堂課上下來,效果非常的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被調(diào)動起來,學習起來效率高,效果好。
二、利用實驗推導物理規(guī)律
在物理教學中,存在很多物理規(guī)律和物理公式,而這些規(guī)律和公式都是通過我們偉大的物理學家通過長時間艱苦的腦力勞動不斷的經(jīng)歷猜想,嘗試,演算,論證,這一系列科學嚴謹?shù)倪^程得到,所以對于這些寶貴的財富,物理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盡量的讓學生去體會其中科學探究中種種困難,并學會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現(xiàn)在不是提倡探究式學習嗎。新課改下要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沒有比在實驗中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精妙更加好的方法。例如,我在講解高二《單擺》時,首先讓同學自己觀察單擺,總結什么是單擺模型,利用前面所學知識證明在什么條件下單擺所做的運動是簡諧振動,在講到單擺的周期公式時,我感覺到本節(jié)課的重點來了。我首先請同學們猜想,單擺的周期和哪些因素有關?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的說可能和小球質(zhì)量有關,有的說可能和振幅有關,有的說可能和擺長有關等。我鼓勵大家有想法很好,但是必須想辦法驗證。讓同學們自己設計實驗。其中有一位同學采用的對比實驗。先取擺長一定,小球質(zhì)量一定的兩個單擺一前一后的栓著,然后拉開不同的角度,當時那個對比實驗效果非常好,后排的同學都看的很清楚。后面,他又分別改變了小球質(zhì)量和擺長,實驗很成功。大家都總結出來,在同一地點單擺,周期與擺長有關與小球質(zhì)量和振幅無關。這節(jié)課完全有學生自己猜想,自己動腦,動手進行分析和檢驗,所以他們對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印象相當深刻。
三、利用理想實驗進行思維鍛煉
在物理王國里有一種很有特色的實驗,這種實驗在現(xiàn)實生活中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只有在人類自己的思維中假想那種實驗情景,加上科學嚴謹?shù)恼撟C,得出讓人信服的結論,這就是著名的理想實驗。在我們高中物理就有這樣的一個理想實驗,這就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這個實驗出現(xiàn)在高一的《牛頓第一定律》。在進行這個教學時,由于學生在初中時已經(jīng)介紹了這部分內(nèi)容,所以我更注重的是學生對實驗的觀察能力,推測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全班56個同學,我保證每兩個同學有一個斜面裝置,斜面裝置設計比較巧妙有三個坡度不同的斜面排在一個豎直平面內(nèi),為了有一個對比高度我在小球能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栓了一條紅繩,方便確定每一次小球從同一位置落下,是不是能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升到同一高度。這個實驗真正做到了讓每個學生親身參與。我讓學生一邊實驗一邊觀察現(xiàn)象,讓學生總結從這個現(xiàn)象中那些有用的信息。同學們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說每次小球都能幾乎上升到同高度,有的說小球在坡度緩的走的距離長等等。于是我有追問如果這個坡是平的,而且坡面很光滑,你們認為小球會做什么運動?大家很容易就回答出來了——勻速直線運動,我又提問那怎樣才能使小球停止運動?大家也立刻想到用力改變小球運動狀態(tài),讓它停下來。通過這一系列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大家對這個不可能完成的實驗就有了正確的理解,也嘗試了一種新的學習物理的方法。
當然在物理教學中,我相信每一個物理老師都有他對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方法的思考,我所堅持的利用實驗來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是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堅信,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一門實驗學科,它的特色是實驗,它的趣味是實驗,而它的真理也是實驗。沒有什么比實驗來的更為直觀,更為科學,更具有說服力。為什么學生愛學習物理是因為物理的趣味性、普遍性和實用性。如果我們在物理教學中不花時間琢磨這些實驗,那物理課就變了味,就不在是物理課。而我們的下一代除了會考試就喪失了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的精神,那才使真正物理的悲哀。所以如何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值的我們每一個物理教師深思!
作者簡介:
朱倩(1982-9),女,四川成都人,重慶市求精中學物理老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如何提高初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