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那些偉大的賢人先哲們的會晤總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蕩起時代的波瀾,從而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法拉第與麥克斯韋——相扶相攜的科學傳承
那是1860年的一個清和的秋日,麥克斯韋在倫敦見到了當時的科學泰斗法拉第。他向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遞上了他的論文《論法拉第的力線》。法拉第微笑地看著這個比他年輕40歲的青年,兩個人很快便熱烈地討論了起來。法拉第說:“我從不認為自己的學說就是真理,但你是真正能夠理解它的人?!彼烈髌毯?,又說:“這是一篇出色的文章,但你不應該停留于用數(shù)學來解釋我的觀點,而應該突破它!”
從兩人的個性和工作方式來看,這確實是一次奇妙的會面。法拉第樂觀、和藹,而麥克斯韋嚴謹、機智;法拉第侃侃而談,而麥克斯韋卻不善言辭;法拉第不擅長數(shù)學,而麥克斯韋則是數(shù)學物理大師;法拉第善于動手實驗,而麥克斯韋卻擅長理論歸納。這兩位科學巨匠在許多方面的優(yōu)缺點正好是可以互相彌補的,而麥克斯韋也談到了這一點:“因為人的心靈各有不同的類型,科學真理也就應該有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不管以具有生動的物理色彩的形式表現(xiàn),還是以一種樸實無華的符號形式來表現(xiàn),它都應該同樣被當作是科學的?!?/p>
不同的科學方法所發(fā)掘的科學深度也不同。法拉第用直觀形象的方式表述的真理,麥克斯韋用驚人的數(shù)學才能把它概括出來,并提升到理論的高度,所以他的認識就更深刻,更深入事物的本質,因而也更帶有普遍性。
愛因斯坦與玻爾——最著名的科學論戰(zhàn)
愛因斯坦與玻爾的量子理論之爭,是物理學史上持續(xù)時間最長、爭論最激烈和最富有哲學意義的爭論之一。在1927年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和玻爾又相遇了。這次會議辯論的焦點是量子力學的統(tǒng)計解釋,一方是玻爾、波恩、海森堡等,另一方是愛因斯坦、德布羅意、薛定諤等,所以這是一次勢均力敵的重量級交鋒。但是兩派之間的討論很快就變成了兩方盟主——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決斗。他們一般在旅館用過早餐就見面,然后愛因斯坦就描繪一個思想實驗,以指出玻爾觀點的內部矛盾;而一般玻爾到傍晚的時候就對這些思想實驗做出了反駁,他會在晚餐時把他的分析講給愛因斯坦聽。
在這次論戰(zhàn)中,“不相信上帝擲骰子”的愛因斯坦輸?shù)煤芾仟N。他的對手玻爾看上去沉默駑鈍,可是在他一生中,幾乎沒有輸過任何一場認真的辯論。海森堡在寫給家人的信中說:“我對結果感到非常滿意,玻爾和我的觀點被廣泛接受了,至少沒人提得出嚴格的反駁,即使愛因斯坦和薛定諤也不行?!倍嗄旰笏挚偨Y道:“剛開始(持有這種觀點的)主要是玻爾、泡利和我,大概也只有我們三個,不過它很快就擴散開去了?!?/p>
但是愛因斯坦絕不是那種可以輕易打敗的人,他并沒有真正服輸。第二次、第三次更大規(guī)模的論戰(zhàn)又持續(xù)展開。實際上,也正因為這兩位大師的不斷論戰(zhàn),量子力學才在辯論中發(fā)展成熟起來。
普朗特與馮·卡門、錢學森——師徒三代相聚首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夕,錢學森隨他的老師馮·卡門率領的科學考察團赴德國考察航空與火箭研究的發(fā)展情況,同時拜訪和審問已成為美軍戰(zhàn)俘的普朗特。普朗特被公認為近代應用力學之父,是哥廷根大學教授,流體力學中邊界層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正是他和著名的數(shù)學家克萊因開創(chuàng)了哥廷根的應用力學學派。
普朗特是馮·卡門的老師,而馮·卡門又是錢學森的老師,這次會面是師生三代應用力學家的一個尷尬的時刻,也標志著世界力學的研究中心由哥廷根轉移到了加利福尼亞。馮·卡門后來回憶道:“我發(fā)現(xiàn),是錢(學森)和我在哥廷根共同審問我昔日的老師路德維?!て绽侍?。這是一次多么不可思議的會見啊!一個是現(xiàn)在為紅色中國效力的我的學生,一個是為納粹德國工作的我親愛的老師,還有一個是我?,F(xiàn)在我們經(jīng)歷的是一個多么奇特的境遇,它把對生活毫無追求,只希望和諧地共同工作的三代空氣動力學家分割了開來?!彪m然此次會面時間短暫,而且無實質性的學術探討,但力學史上的三個巨人站在一起的照片至今令世人為之動容。
(選自《百科知識》2012年第4期,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