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文
馬靜文 山東工商學(xué)院大學(xué)外語教學(xué)部 講師
愛倫·坡(EdgarAllanPoe,1809-1849)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說家、詩人、評論家,被譽為精神分析批評與偵探小說之父。愛倫·坡這個奇怪的天才,生時不為眾人所理解和接受,身后卻大放光彩。這個藝術(shù)奇才生活的境遇是痛苦異常的,2歲失去母親,幸好被好心的商人約翰·愛倫夫婦收養(yǎng),成為愛倫·坡。但是在收養(yǎng)的家庭的生活并不是幸福的,小愛倫·坡和養(yǎng)父母的關(guān)系不是十分融洽,從小就體驗到了世態(tài)炎涼,體驗到這個冰冷的世界是多么的殘酷和無奈。而后的學(xué)業(yè)問題使愛倫·坡徹底和養(yǎng)父決裂,貧窮的生活、不得志的事業(yè)又同時打擊著他。弗吉尼亞,他的表妹也是他的愛妻,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唯一動力,但是命運依然不眷顧這個人,一場大病又奪去了弗吉尼亞的生命。愛倫·坡在此后的生活中不斷酗酒,最后一次酗酒后死在了冰冷的巴爾的摩街頭。
這樣一個在人間只度過40載光陰的人,卻留下了若干部世界聞名小說和詩歌。在他的作品里充滿了陰郁恐怖的味道,《厄舍古屋的倒塌》是他的一部代表作。這部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對生活在古堡中的年輕貴族兄妹,由于遺傳均得了一種僵硬癥,行將死亡。妹妹瑪?shù)铝?,疾病纏身多年;哥哥羅德里克由于思想壓抑而精神失常。為擺脫壓抑,哥哥羅德里克邀請摯友“我”前來做伴,不料情況惡化,羅德里克將瑪?shù)铝栈盥裼诘亟?。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妹妹瑪?shù)铝掌乒锥?,抱著哥哥羅德里克一同赴死。朋友“我”落荒而逃,而破落、陰森的古屋在風雨中突然崩塌,悄無聲息地沉入黑黝黝的山湖里。
正如一百個讀者心中有一百個林妹妹一樣,一百個讀者也有一百個關(guān)于愛倫·坡這部作品的解讀。有人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解讀,認為哥哥羅德里克和妹妹瑪?shù)铝罩g的關(guān)系曖昧,可能存在著亂倫關(guān)系;也有人從外部的環(huán)境來解釋,稱之為美國南方蓄奴制社會必然崩潰的預(yù)言。筆者不能茍同。
陰暗的古堡,神經(jīng)質(zhì)的羅德里克,這一切都是朋友“我”眼里的景象。其實這古堡便是這生存的世界,陰冷凄涼可怕,我們生存的境遇就是這樣的恐怖?;蛟S經(jīng)歷過很多的世態(tài)炎涼,在坡的眼中,世界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吧!“光禿禿的墻壁,眼睛般的窗戶,那一排排蓑草,望著那幾株死樹的白樹干”,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啊,荒涼破敗?!盎疑乃ゲ荨⒊舐目輼涓?,和那眼睛般空洞洞的窗口”,其實這就是現(xiàn)實,就“好像剛剛吸食了鴉片又回到了冰冷的現(xiàn)實中來一樣”。厄舍古屋,“罩著一種特有的氣體,這種氣體與天上的空氣不一樣,它是從朽樹、灰墻和寧靜的池塘中溢出來的,是一種神秘的毒氣,壓抑、惰滯、蒙蒙的可以看到,呈鉛灰的顏色”。
坡的生活就是在這樣一個荒涼冰冷的世界,失去了親情,失去了愛情,沒有成功,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痛苦。坡一個人在荒原上走著,滿目瘡痍。我們從愛倫·坡的生平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生活在缺少親情的世界里的可憐人。他兩歲喪母,沒有兄弟姐妹,養(yǎng)父母與他的關(guān)系又不是很融洽。媽媽和弗吉尼亞的去世給了他很大的打擊,而他的作品中很多描述復(fù)活,尤其是女性,漂亮女性復(fù)活的。這能說明什么呢?在愛倫·坡心中,媽媽和妻子并沒有死,她們依然還在他的心里,起碼精神還在。這些親情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唯一動力。因此筆者認為這是一部描寫在這樣一個恐怖可怕的世界中,一對相依為命的兄妹之間親情的故事。羅德里克和瑪?shù)铝盏娜菝卜浅O嘞?,又同時患有相似的疾病,相似的氣質(zhì),相似的感覺,這些都是親緣關(guān)系不可割舍的。這是他們之間不可分割的紐帶。
“我也知道,厄舍家族樂善好施,十分慷慨,常常不加以聲張地行些善事。同時,這個家族的人也都酷愛音樂和藝術(shù),當然他們最熱衷的并不是正統(tǒng)易懂的音樂,而是更為復(fù)雜的繪畫?!倍蛏峒易宀皇沁@個塵世中流俗的家族,他們樂善好施,他們熱衷的并不是正統(tǒng)的音樂,這才是這個家族必須死亡的真實原因。作為好友的“我”,對于厄舍的了解呢,卻是“然而,盡管我們小時候是非常親密的伙伴,可實際上我卻不怎么了解我的這位朋友”。我小時候在厄舍古屋中玩耍,現(xiàn)在經(jīng)過了塵世的歷練,古屋中“這些普通物品挑起我很多想象,這種想象卻是我不熟悉的”?!拔摇币谎郾隳芸闯龆蛏岬摹胺浅U嬲\”。
“我一進屋,躺在長沙發(fā)上的厄舍就站了起來,快活而熱情地向我問好。”羅德里克的熱情激起朋友“我”的不適,但是我發(fā)現(xiàn)哥哥羅德里克確實是真誠的。我離開羅德里克多年,在外面精彩的世界里周旋,不可避免地帶來的是俗世的那些東西,我自認為是正確的,因此對羅德里克的熱情表示懷疑。我是俗世的,羅德里克是清純的,不諳世事的。他已不能為外面的世界所接受,他必須死亡?!八瓦@樣向我說起了邀我來訪的目的,說起了他亟想見我,說起他希望我能夠給予他安慰。他又談了談他的疾病,說這種疾病是天生的,是家族性的,他很想找到一種方法緩解自己的病癥。他馬上又補充說,這種病只是一種神經(jīng)方面的病,肯定很快就會過去。它的癥狀是,患者被一些不可名狀的感覺所控制?!绷_德里克依然期望外面的世界能拯救他,因此他邀請了“我”,他還是期望能被外面的世界所理解和溝通。那些不可名狀的感覺是什么呢,其實就是不被理解不能溝通的壓抑?!拔矣至私獾剿駹顟B(tài)方面的一些其他特點。他對自己所住的古廈有一種迷信的心理,這些年來他從不敢在這里到處走動,這種迷信的影響力太模糊了,簡直無法言傳。然而,無論是古廈的形式還是建材,或是那灰墻、角樓以及那包圍著古廈的慘淡的池塘,都給他的精神造成極大的壓力?!睂?,這就是給他帶來壓抑的根源,這樁古廈。他不敢走動,心靈不能在這里流動,死氣沉沉,無論是灰墻,角樓還是慘淡的池塘都給他壓力,他不融合這個古廈,其實就是這個世界。
僵硬癥是什么,是不能柔軟,是不能能伸能屈,是不能使自己去適應(yīng)這個世界。那么確實他們是僵硬癥,因為他們特立獨行。
“他極富想象力。他那些即席吟唱的哀歌將永在我耳畔回響。他彈唱的曲子很有韋伯最后一曲華爾茲的味道。而他精心創(chuàng)作的繪畫則使我震驚不已,因為盡管這些畫都畫得極為生動,可我卻無法用語言說出它們的意思來。它們那簡潔的筆調(diào)、質(zhì)樸的構(gòu)圖,都深深地吸引了我,震撼我的心靈。如果說世上哪個凡人可以畫出一種思想來,那么此人便是羅德里克·厄舍。他這個憂郁癥患者是在用抽象的東西,來表現(xiàn)一種無法容忍的強烈畏懼。即使在欣賞極富想象力的畫家富塞利的作品時,我也沒產(chǎn)生過與此類似的感覺?!绷_德里克的詩歌更是證明了他不被了解的痛苦,有一種強烈的光亮照著他,其實沒有,他的內(nèi)心是孤獨的。他的詩歌,別人在狂笑著,笑得陰沉可怕,皇宮里卻是平靜不再,是外面的陰郁之氣侵襲了他們。這種種都強烈地暗示了羅德里克的內(nèi)心的惶恐和痛苦,他和這個世界是格格不入的。盡管他有著曠世奇才,他只能在在個荒涼的世界中注定孤獨地死去。
有詩為證《鬼宮》,“曾經(jīng)有一個莊嚴美麗的王宮,多么輝煌,魅力無窮”,“但是邪惡的勢力驅(qū)動悲郁之氣,襲擊了皇家的領(lǐng)地”,“忽然,一大群人激流般涌出破落的大門。他們狂笑著,笑得是那樣可怕,陰沉?!惫韺m就是厄舍家族的直接描述,他們曾經(jīng)輝煌,或者應(yīng)輝煌,但是現(xiàn)在卻被襲擊占領(lǐng),而外面的人狂笑著,笑得那樣可怕陰沉,沒有人能理解厄舍。
孤獨的厄舍,相依為命的只有親情?,?shù)铝账廊チ?。但是羅德里克沒有馬上安葬她,而是把她放在密室中。這也與坡的一貫主題相契合,“重生”或者只有經(jīng)歷了至親的離世才能理解“重生”對于親人意味著什么,這是孤獨的世界中僅剩的一點溫情,這種親情支撐著他們在這個不被理解的世界中郁郁獨行,這是在世界上生存下來的唯一希望。
對于缺少親情的愛倫·坡,小說中極力渲染的便是那種他渴望的親情。瑪?shù)铝盏娜ナ缹τ诙蛏岬拇驌羰蔷薮蟮?,“他的臉色愈發(fā)(如果“愈發(fā)”是可能的話)蒼白難看,眼睛中的光澤全然消失了”。死亡便是對這個世界的無聲的反抗,死亡意味著新生。每一次死亡就意味著復(fù)活,這種主題的宣揚在坡的其他作品中也是這樣,比如說《萊吉亞》。親人沒有離去,他們依然還在,死亡并不能割舍我們之間的感情和血脈。
“暴風雨勢頭正猛。忽然,一道光亮照亮道路,我回頭張望,想看看這道如此奇特的光亮究竟是從哪兒射來的,因為我身后只有那幢巨大的古廈。原來,這道光亮是一輪血紅的滿月發(fā)出的,它順著古廈上那條鋸齒形裂縫照了過來,這條裂縫我曾經(jīng)說過,從屋頂一直裂到地基,當初還不怎么明顯。我眼看著這條裂縫迅速地越裂越大,一陣旋風呼嘯著升起,我只覺得天旋地轉(zhuǎn),那巨大的宅墻崩裂開來,接下去是一陣長長的巨響,就像是千條瀑布同時傾瀉。我身邊的水塘逐漸恢復(fù)了平靜,深深的塘水無聲地吞下了‘厄舍古廈’的碎石爛瓦?!?/p>
這就是厄舍兄妹的最后結(jié)局,也是必然結(jié)局。他們生存的世界就是他們最后的墳?zāi)??!八男呐K像是一個懸掛著的琴箱,稍一碰觸便發(fā)出音樂的鳴響?!彼劳龅氖擒|體,留下的是親情和才能。
親情是這冰冷的世界的唯一溫暖,那么死亡也是坡對這個世界的無聲的反抗。寧愿僵硬地死去,也不愿意柔軟地活著。坡在用最慘烈的方式訴說著自己對心中這個世界的抗爭,或許只能在自己的小說中或者在自己的酩酊大醉之時。厄舍古屋就是愛倫·坡的哀鳴,也是鬼宮的哀鳴。
[1]愛倫·坡.陳良廷等譯.愛倫·坡短篇小說集[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8.
[2]埃德加·愛倫·坡.孫法理譯.愛倫·坡短篇小說選[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3]愛倫·坡.愛倫·坡短篇故事全集(英文)[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4]羅德瓊.解讀《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原型[J].北方文學(xué),201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