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言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yī)管理局 262200)
特種動物
水貂腦炎病診治的一點經驗
劉培言 (山東省諸城市畜牧獸醫(yī)管理局 262200)
近日來,在門診接診的水貂病獸中,發(fā)現一些表現搖頭晃腦,身體抽搐的病例,經過解剖診斷,診斷為水貂腦炎。水貂腦炎是近幾年危害廣大水貂養(yǎng)殖戶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以病貂腦膜炎、敗血癥變化和突然死亡為特征。病貂常無明顯的臨床表現和剖檢變化,因此診斷比較困難。經過幾年的總結,本病在每年的7~10月份悶熱多雨,蚊蟲肆虐季節(jié),能誘發(fā)本病,本病特指一種病毒引起的水貂中樞神經系統(tǒng)慢性傳染病,其特點是潛伏期長,呈現共濟失調、反應遲鈍、嗜眠,表現無炎癥變化
本病病原為一種朊病毒,存在于病貂腦內。病毒大小在500nm左右。對各種物理、化學因素的抵抗力非常強,在溫度達到80℃時,經過30min仍能存活,加熱到100℃經過30min才能達到滅活效果,40℃以內保存,可存活若干年;經20%福爾馬林處理8h仍有抵抗力。病貂通過糞便和尿向外排出病毒,可污染飼料、飲水,被水貂食入時,可經消化道感染。夏季,蚊蟲叮咬也能傳染病病。以病貂腦組織喂飼水貂,可引起經口感染。有人認為水貂不是貂腦炎病病毒的自然宿主,而是因為吃了患腦炎獸類的生肉及其內臟而引起的感染。本病也可經子宮內傳染。
(1)引種時引進病貂,導致傳染。(2)飼喂帶毒的病畜病尸及內臟,導致感染。(3)夏季蚊蟲叮咬帶毒病畜后傳播,然后發(fā)病傳染。
(1)本病主要感染1歲以上的成年水貂,呈散發(fā),流行十分緩慢。用病貂腦組織作成乳劑作皮下或腹腔接種,可使水貂、雪貂,發(fā)生感染。本病的發(fā)生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成年水貂發(fā)病率在1%~5%,死亡率可達50%。(2)水貂口服感染潛伏期8個月,肌肉接種5個月,腦內接種平均130d。病初水貂變得安靜,動作緩慢無力;也有出現興奮的。隨后呈現食欲不振,日漸消瘦,皮毛粗亂,知覺過敏。由后肢開始發(fā)生進行性運動失調,拱背嗜睡,有時發(fā)生痙攣尖叫。隨著病程發(fā)展,神經癥狀逐漸加重,最終不能運動,喪失定位能力,全身衰弱,于出現癥狀后2周內死亡。
(1)病貂消瘦,精神沉郁,眼裂縮小,喜臥,呼吸加快,糞便稀薄,常混有血液、腸黏膜和未消化飼料,呈紅黃色或黑綠色。有的出現腦膜炎癥狀、間歇性抽搐和痙攣、反復發(fā)作等。(2)病理剖檢特點剖檢不見肉眼變化。呈現明顯神經癥狀的,腦部剖檢,可見腦膜充血,有漿液性滲出。腦組織學檢查:星狀細胞增生,神經元變性和空泡形成,以海馬角、下丘腦、丘腦和腦干等部明顯?;屹|海綿樣變性。小腦浦金野細胞消失。(3)本病毒接種給易感動物后,需要經數月的潛伏期后才能呈現癥狀,這給早期確診帶來了很大困難。
(1)預防本病主要是引種要嚴格檢疫,從無本病的地區(qū)或飼養(yǎng)場引入種貂。(2)做好接種預防工作。在每年的7月份注射腦炎疫苗。(3)本病無特異性治療方法,可試用強心補液,維生素B1,維生素C,配合青霉素和鏈霉素及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嚴重的無治療價值。第1天用磺氨嘧啶鈉0.7ml/kg,第2天用0.5/kg,第3天用0.3ml/ kg。每次可配合維生素B1注射0.3~0.5ml/kg。一個療程不復發(fā)一般就康復了。復發(fā)者無治療價值。應用甘露醇或葡萄糖降低顱內壓力,保護大腦。
對病貂污染的貂舍、籠子及用具、場地等可用噴燈、百毒殺等消毒劑徹底消毒,糞便及污物應全部做焚燒等無害化處理。
通過近年來的門診接診記錄總結,應用腦炎疫苗的養(yǎng)殖戶發(fā)病率已經很低,甚至不發(fā)病,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S858.92
B
1007-1733(2013)10-0075-01
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