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堅,李長玉
受委托要求對一具碎尸進行檢驗,在京珠高速上行794 km+50 m處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致一無名男子被多車輛碾碎。當時尸塊、挫碎的組織、血跡綿延100多米,細小的組織是用鐵鍬收集的。辦案人員按照法律程序,公告1個月查找尸源無果。對司機調查情況:趙某駕小型轎車由南向北以時速100 km左右的速度在從左向右數第4車道行駛,當時視線良好可以向前看300 m,左側第3車道有一貨車(單車)距離趙某左前方30 m左右,突然從該貨車右前方出現(xiàn)一個人,趙某車的左前方撞上該行人,隨即報案。
2.1尸體檢驗頭及軀干尸塊長70 cm,發(fā)長1.5 cm,花白頭發(fā),顱骨暴裂,腦組織缺失,面部皮膚大部分缺失。胸腹部左側皮膚擦傷有生活反應,肋骨粉碎性骨折,胸腹腔器官缺失,組織挫碎,脊椎粉碎性骨折。骨盆粉碎性骨折,可見皮膚缺失的陰莖。雙上肢粉碎性骨折,皮膚挫裂有生活反應,左手可見部分手指,見分離的右手,粉碎性骨折,手指不全;左下肢粉碎性骨折,有60 cm皮膚撕裂,有生活反應,組織挫碎;右下肢粉碎性骨折,皮膚有一15 cm×12 cm皮下出血,組織挫碎;雙足缺失。
2.2提取檢材①不同尸塊、組織分別提取檢材做DNA,作同一認定,確系一人。②提取可提取的指紋,和DNA一起進行個體識別,查找尸源。③提取組織做理化檢驗,排除中毒的可能性。
2.3分析意見①根據死者所受損傷形態(tài)、特征,分析認為其損傷符合鈍性外力作用于頭部、軀干部四肢所致。②根據調查情況,死者在高速公路上被車撞擊后,又多次被車輛輾壓,尸檢見:死者頭顱骨崩裂,腦組織缺失、胸腹腔器官缺失,組織挫碎。分析認為其死亡原因系鈍性外力作用于頭部、軀干部、四肢致頭顱骨崩裂,腦組織缺失、胸腹腔器官挫碎、缺失而死亡。
發(fā)現(xiàn)在高速公路的尸體,并不一定都是交通事故,特別是碎尸,刑事技術人員應仔細勘查現(xiàn)場,確定案件性質。其他刑事案件偽裝成交通事故的案例不少。一定要及時、仔細勘驗現(xiàn)場,排除非交通事故?,F(xiàn)在大多交警部門,只有事故處理技術人員,沒有刑事技術人員。工作的重點大多在責任劃分上,容易疏忽其他情況。由于管理的問題,時有流浪者、精神病患者在高速公路上行走,極易造成交通事故,查找尸源困難。由于車輛多、速度快、剎車困難,造成多車碾壓致碎尸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對高速碎尸檢驗,死因確定值得探討。如行人行走時,被車刮倒,該車不一定碾壓,由于力比較大可能造成顱腦損傷死亡,或者其他臟器損傷死亡。也可能當時只是受傷,被后來的車輛碾壓致死,到底是顱腦損傷死亡,或是哪些臟器損傷死亡,或是顱腦損傷合并其他臟器損傷死亡,不好確定。提取個體識別檢材,對于無名尸,查找尸源是一項大的工作。從法醫(yī)角度,查找尸源的工作,應提取檢材。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個體識別材料只有3項,即DNA、指紋、牙齒。對于碎尸,要在不同的尸塊、組織上提取DNA,作同一認定。對本無名碎尸案,應對死者提取病理檢材、理化檢材,排除其他死因。但該案所有器官缺失,不具備做病理檢驗條件。對于理化檢驗,提取組織盡量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