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簡論韓貞的養(yǎng)真與憂道

    2013-04-02 10:02:02張樹俊
    滁州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王艮私欲圣賢

    張樹俊

    韓貞(1509-1585),字以中,號樂吾,興化韓家窯人,明代泰州學派創(chuàng)始人王艮及其次子王襞的學生。韓貞也是泰州學派中最為杰出的平民弟子,他一心向善,潛于修道,期望能夠成圣成賢。經過畢生的努力,韓貞最終贏得了人們的贊譽,被人們尊為“東海賢人”。韓貞在追求成圣成賢以及望道修道的過程中,寫了不少追圣詩和憂道詩。這些詩既表明了他的志向,也反映了他的憂嘆,有思想,有感情,值得細細品味。

    一、樂在沖容:私非入道養(yǎng)我真

    韓貞在《游東南寫懷》中寫道:“歷遍東南訪至人,飄飄云水不沾塵。芒鞋踏破天邊月,竹杖挑回海上春。歲月任他催物老,乾坤隨我樂天真?!保?]183顯然,韓貞是樂道之人。而樂道的關鍵在于悟道,如何悟道?他在《勉趙如蛟》詩中說:“好向盤銘悟日新,日新不已作天民。”[1]181天民,也就是明乎天理、適乎天性之民,這里是指賢者。韓貞這里把“悟日新”看成了“作天民”的必由之路?!拔颉本褪恰拔虻馈?,所以樂圣賢就要樂道。那么怎樣才算樂道呢?這就是無欲。

    在“欲”的問題上,韓貞有一個與泰州王學不同的觀點,這就是“私非入道”。韓貞反對一切私欲,甚至倡導“無欲”。他曾經在詩中吟道:“此心無多術,沖容養(yǎng)我真。有私非入道,無欲始疑神?!保?]170“此心無多術”說的是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只有排除人的一切私欲。韓貞對人的名利等欲望看得很透。他在《與孫玉峰》詩中曾說:“十分善處十分樂,百萬財來百萬憂?!保?]175也就是說,人對財物的欲望越多,憂愁也就越多。所以他不慕仕進,甘貧樂道。儒學教諭謝楠題匾曰“尋到樂處”、“超然自得”。[1]197中州武仲明也題贈二匾:一曰“與人為善”,一曰“樂在其中”。[1]200這些題匾贊頌的都是韓貞甘貧樂道的高貴品格。

    事實上,韓貞的這種品格不只體現(xiàn)在他的詩中,也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的實踐中。舉個例子,有韓貞家來了兩個客人,這兩個客人與韓貞縱談有三個多月。一天兩位客人說:“我們兩人曾遇到一個高人,授我們一個很高的道術,這個人潛隱名山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我們在很遠的地方就聽說你很賢德,于是來拜訪你,現(xiàn)在看來確實是這樣,所以我們想用這個道術來使你與我們一起長生不老。”韓貞聽后默然良久,說:“我是學孔子的人。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L生這種法術,我是不要的。”客人說:“不談長生不老,就你目前生活這么艱難,我們兩能點石為金,不是可以解決你的貧困問題嗎?”于是從懷中取出中丹點石。韓貞笑著說:“貧窮是我的分內事,金錢這種東西不是我應當有的,聽說點石之金,千年以后依然會變石頭,這不是害千年之后的人嗎?害人之事,我是不做的?!眱晌豢腿烁袊@地說:“韓先生德大福薄,行高識卓?!庇谑歉鎰e韓貞走了。[1]205從這一故事來看,韓貞確實不愛金錢,拒絕私欲的。

    在樂道的問題上,韓貞教人也是要“心宜水月遠塵?!?。[1]172后來射湖張芳齡評介韓貞的這一思想時,說韓貞是“葆我中心如止水,撇他外物等秋毫?!保?]韓貞排除人的私欲的思想,首先是受到了他的啟蒙老師朱恕的影響。朱恕就曾說過:“養(yǎng)德常思已過,滌除私欲,胸懷宇宙,親和萬物。”[3]韓貞的“私非入道”與朱恕的“滌除私欲”是一致的。當然,韓貞的“非私”思想更多地與王艮、王襞的“去私欲”思想有關。王艮反對惡欲,王襞淡視人欲。尤其是王襞,他不僅不倡欲,而且強調淡化欲求,推崇內心的賢德。但是王艮的反惡欲與王襞的淡欲都是在“人欲合理”這一理論框架下論述的,他們反對的都是不合“中”的人欲。在王艮看來,“樂與欲”是統(tǒng)一的,人同此樂,也就是人同此欲。如果把人的功名利碌看作是私欲的話,那就是“自將私欲縛”,是自己用所謂的私欲來束縛自己,只有清除“欲”的想法和做法,才能使人獲得快樂,然而韓貞并沒有悟到這一點。應該說在私欲問題上,韓貞對王艮和王襞的思想理解上具有片面性,所以他在反對私欲的問題上主張反對人的一切私欲,這就偏離了王艮“去私欲”的本意。

    二、憂在人心:望道憂民得幾人

    韓貞修道、樂道也憂道。憂道是中國古儒的一個共同特點。韓貞的涉及到憂道的詩也不少。如他在《坐中呈宗丸齋》中說:“所以憂吾道,何來問友生?!保?]169在《歸村》中說:“扣舷可作蒼生計,長嘯時為吾道憂?!保?]183在《寫懷》中也說自己“固守衡廬六十春,憂民憂道不憂貧。”[1]183在《歸來》中說:“有書悟道貧何害,無病傷生瘦不妨?!保?]183

    韓貞為什么憂道?一方面,民風使他憂。事實上,許多社會問題讓他悲嘆。正如他在《送王某》中所說:“具眼觀來總是非,紅塵大夢幾開眉?!保?]177他在《送儲翠峰移家》《送凌侍御海樓北上》中“民風日下”、“世風日下”的問題,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民風存在問題。另一方面,“頓迷”使他憂。頓迷亦作“迷盹”,愿意是疲乏欲睡狀。韓貞這里指的是人們對“道”的茫然。韓貞一心向賢,以善舉感人,以明道化人,但能夠理解和掌握“道”的人并不多。正如他在詩中所說:“千來辛苦學淘沙,四海波中蕩月華。淘得這些非自秘,滿前誰是識金家。”[1]171-172“滿前誰是識金家”說的就是人們對道的不理解。同時,這個社會人心思亂,不少人走上岐路而“頓迷”,望道的人很少,他又為眾人不像他那樣修圣賢之道著急,因而發(fā)出了“望道憂民得幾人”悲嘆。[1]173此外,有的人不懂得修道的方法,因而不能掌握道的真諦。他們雖然圣學無間息,但“人心只是苦支離。”[1]178

    韓貞的這些憂道之嘆在他的《寄朱準夫》詩中得到了綜合反映:“溪邊靜坐看流時,萬古無停道在斯。妙處不容言語說,真機惟在自家知。源頭活潑還如我,人世奔波卻為誰。徒念瘡痍無德洗,且憑風月和新詩?!保?]178詩以溪邊看流起步,展開聯(lián)想:“道”就如流水一樣自然、清新、活潑,它就存在于自然世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次句是說“道”的本質特性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因為它就存在于人的心中。自己對道的認識與向往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并不了解。第三句講“源頭活潑”則是講活潑的社會生活。因為“百姓日用”是“道”的源頭。而在這個活潑的社會生活中他傳道、踐道,又是為了誰呢?或者說又有什么作用呢?結果是社會瘡痍沒有得到治理,道德風尚沒有得到更新,只能看看景色,吟唱詩歌,聊以自慰了。如果說以上兩句主要是哲理闡述的話,后兩句則是為自己道的傳播,為社會上的人不能悟道、行道擔憂、悲嘆。這一嘆,嘆的是他自己,嘆的是“道”,嘆的是天下,是他的綜合之嘆,嘆出了感情,也嘆出了層次。

    三、嘆在艱難:謾勞釣線只空垂

    《理學韓樂吾先生行略》中說,韓貞出生的那一年有兩個傳說,一是說他家鄉(xiāng)有一個鵲巢,鵲巢中竟然孵出了一只鸚鵡,所以鄉(xiāng)村的人都認為這是韓貞將來不同于常人的象征。二是說韓貞出生之日,他的祖塋上有白氣貫天,三天三夜也沒有停息。傳說畢竟是傳說,也許是后來人附會,真假自然不必去辨。這兩個傳說要說明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說韓貞從出生之日起預示著他將來定是非常之人,這也從他后來被譽為“東海賢人”得到印證。

    韓貞起初對通過修道成賢成圣是很有信心的。如他在《贈劉從善》中說:“富貴牛毛空望眼,圣賢麟角已千年?!保?]179意思是,他本來就有很深的圣賢根基。事實上,韓貞在修道的過程中,也確實體現(xiàn)到了無邊的快樂。誠然,這種快樂是不為人所知的。他在《有感》中說:“草木點頭知我樂,江山無口笑人勞。天清地濁何相礙,風自疏兮竹自敲?!保?]183-184意思是人們不知道我的求圣修道之樂,但草木能夠夠感知;人們不知道求圣修道,這是走了歧路,山水也會笑他徒勞無功。而正因為韓貞從心理體驗到了求圣修道之樂,自己也就變得充容怡然,世間清濁對他也就沒有任何妨礙了。

    但是,韓貞有時候也會為成圣成賢而苦惱。為什么呢?因為他知道,修以成賢成圣的道路并不好走。如他在《與東村》中說:“千古空談追孔孟,幾人端的傲王侯。乾坤斯道誰還繼,天地寥寥草木秋。”[1]176意思是說追求圣賢的人很少成功,堅持到到底的人如秋天之草木,寥寥無幾。韓貞說這句話不只透露了他的信心不足,也說明他感到了修道的艱難。他在《釣魚》中還曾寫道:“求魚到處覓深溪,覓得深溪不見魚。想是錦鱗藏水底,謾勞釣線只空垂?!保?]171這首釣魚看起來寫的是釣魚趣事,其實他要闡明的是仍然是修道的艱難,盡管作了艱苦的努力,其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他有點苦惱。他在《九日偕魏從善登拱極臺》中就明確地表明了這種苦惱:“眼前世事直難盡,身后光陰更幾何。握手與君開笑口,任他歲月自消磨?!保?]182

    顯然,韓貞雖然整天講修賢修圣之樂,實際上他對修道的結果,心中沒數(shù),所以他的樂是一種苦澀的樂,內心的悲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所以口頭上整天說樂,實際上社會現(xiàn)實也使他有所失望,所以他說人不要為一些瑣碎的“佃事”而忙忙碌碌,有時候還是休閑一點為好。

    [1] 黃宣民,黃重訂.韓貞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 韓德粹.韓樂吾先生遺集[O].謄印本.1994年11月:112.

    [3] 唐興杰,陳鐘石.韓樂吾[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2005:9.

    猜你喜歡
    王艮私欲圣賢
    王艮“明哲保身”說的歷史敘事
    漢字故事之圣賢的寂寞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境隨心轉是圣賢
    回聲
    邊疆文學(2019年2期)2019-11-12 20:05:16
    希臘神話的內在文化精神
    修身
    論王艮的主體精神及其理論支撐體系
    王艮身本語意及其自我解讀*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經營者(2017年1期)2017-03-08 15:03:56
    舟曲县| 连江县| 克拉玛依市| 大洼县| 拉萨市| 浑源县| 晴隆县| 邵武市| 固安县| 宾川县| 南乐县| 岐山县| 兴仁县| 德清县| 马鞍山市| 嘉兴市| 黄冈市| 曲靖市| 象山县| 桃源县| 余干县| 四平市| 临汾市| 乐昌市| 西昌市| 井冈山市| 甘泉县| 洪湖市| 榆社县| 镇安县| 昌乐县| 曲沃县| 安多县| 湘阴县| 浠水县| 黎城县| 双鸭山市| 西乡县| 密云县| 额济纳旗|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