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四中(238200) 王祖平
溫故知新式 提問是一種啟發(fā)式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提問,便于了解學生對上一節(jié)課或以前學過知識的掌握程度,它是一個重要且簡單的手段。例如:我在講述七年級下冊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第一課時中我用趣味搶答方式來進行復習導入?!巴瑢W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個?陸地上最高的地點在哪里?在哪一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哪一個?在哪一洲?”“對,在亞洲?!?/p>
故事吸引式 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課堂上提到課外的內容時,學生積極性很高,對這些內容特別感興趣,教師在課堂中如果能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以一些趣味的故事來導入新課,無疑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講地圖三要素時,我講:“有一個人家他家的前后窗戶都朝北,你說可能嗎?會在什么地方蓋房子呢?”以此導入新課。生動有趣的故事增添了學生的求知欲,活躍了課堂氣氛。
影視、圖片式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卑俾劜蝗缫灰?。只有聽覺和視覺同時調動起來,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強化課本知識。在講授第三節(jié)印度時,我播放了印度電影片段,并提問:“該片反映的是哪個國家的生活?”引導學生回答出印度后,開始新課學習。
謎語、諺語式 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導入新課中,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謎語、諺語等,可以幫助學生開展思維,豐富聯(lián)系,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新的知識學習中去,變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講第三節(jié)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時,我運用一個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看不見?!保ù蛞粋€常見自然現(xiàn)象),增加了課堂情趣,啟發(fā)學生的興趣,較好地進入本節(jié)降水的學習。
實物、模型式
實物模型在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模型能使學生在觀察中學到知識,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產(chǎn)生動手動腦的想法。在講述第三章第二節(jié)地形圖判讀時,首先出示中國地形分層設色塑料模型圖,再播放我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種地形景觀。引導學生觀察,進入新課學習。
歌曲學唱式 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其歌詞本身就是優(yōu)美動人的詩歌,內涵豐富的教材,教師利用學生喜歡歌曲的心理,適時將歌曲引入地理課堂,既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又可以學習地理知識,同時又陶冶了情操。例如,在教授亞洲第一節(jié)自然環(huán)境時,我采取播放音樂《亞洲雄風》學唱,再用課件展示亞洲的圖片資料或視頻資料,以此引入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