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寧夏地區(qū)溝眶象、臭椿溝眶象生物學特性初步研究

      2013-03-25 03:16吳韶寰王建國郎杏茹等
      現代園藝 2012年24期
      關鍵詞:研究

      吳韶寰 王建國 郎杏茹等

      摘要:溝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Oliyier)和臭椿溝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均屬鞘翅目,象蟲科,屬蛀干害蟲,二者?;旌习l(fā)生[1],其食性專一,主要危害臭椿及其變種千頭椿,在我國西北、華北、東北等10余個?。ㄗ灾螀^(qū)、直轄市)均有發(fā)生。近年來,隨著寧夏城鎮(zhèn)造林綠化步伐的加快,苗木外調品種、數量急劇增加,來源渠道廣泛。1998年溝眶象和臭椿溝眶象(以下簡稱溝眶象)隨苗木的外調內引傳入寧夏,截止2008年溝眶象的危害面積已達0.5萬hm2。為了解該蟲在寧夏的消長趨勢,并適時采取措施控制其為害,特進行本次研究。

      關鍵詞:溝眶象;臭椿溝;眶象生物學;研究

      1 研究內容和方法

      1.1 調查地點

      本研究共調查寧夏引黃灌區(qū)12個市、縣(區(qū))41個鄉(xiāng)鎮(zhèn)、林場。

      1.2 研究內容和方法

      對鄉(xiāng)村道路、集鎮(zhèn)、農家院落、林網的臭椿樹,使用農家肥、化肥、堆積廄肥的臭椿樹,牛羊圈、廁所旁的臭椿樹溝眶象危害情況進行實地調查,了解溝眶象的生物學習性、形態(tài)特征、種群動態(tài)分布及危害情況,解析被害樹木及溝眶象尸體,了解溝眶象繁殖規(guī)律和生活習性。

      2 結果

      2.1 分布情況

      寧夏溝眶象分布及危害見表1。從表1可見,溝眶象在寧夏主要分布于引黃灌區(qū)的12個市(縣、區(qū)),其中銀川市和中衛(wèi)市兩地危害比較集中。

      2.2 形態(tài)特征

      2.2.1 溝眶象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10~15mm,寬8.5mm,黑色,額較寬,中間有深窩。前胸板和鞘翅基部及端部1/3密被乳白色鱗片并有紅黃色鱗片,鱗片針狀。鞘翅的肩特別向外突出,中部的花紋似龜紋。卵:長圓形、黃白色。幼蟲:體長10~12mm,頭部黃褐色,臀部乳白色,每節(jié)背面及兩側多皺紋。蛹:為裸蛹,體長10~12mm,黃白色。

      2.2.2 臭椿溝眶象與溝眶象成蟲的主要區(qū)別。臭椿溝眶象成蟲個體較小,長11.5mm左右,寬4.6mm左右;額部窄的多,中間無凹窩;前胸背板、鞘翅的肩及鞘翅端部1/4(除翅瘤以后的部分)密被雪白色鱗片,稀摻雜紅黃色鱗片,鱗片葉狀;鞘翅的肩略突出。

      2.3 生活習性

      溝眶象在寧夏引黃灌區(qū)1年1代,以成蟲、幼蟲2種蟲態(tài)在根部或樹干基部周圍10~50cm深的土層中越冬,各蟲期發(fā)育不整齊。主要以幼蟲危害臭椿根,成蟲有補充營養(yǎng)的習性。成蟲具假死性,受驚擾即蜷縮墜地,其飛行能力弱,爬行能力強;成蟲3月中下旬隨著土壤化凍開始活動,4月中下旬至6月為成蟲活動高峰期;成蟲大多集中在臭椿樹木上交配,少數在地下樹木根部交配產卵。產卵時雌蟲咬破韌皮部產卵于其中。卵期8~10天。初孵幼蟲先取食皮層,隨著蟲體的增大,蛀入木質部,10月中下旬開始越冬。樹干被害樹木多有從傷口流膠現象;根部被害樹木多伴隨著傷口流出的膠液混著土壤結成膠土硬殼,越冬幼蟲多以硬殼為護身,在其中做蛹羽化。寧夏溝眶象的生活史(見表2)。

      經對6個林場(村莊)捕獲的溝眶象和臭椿溝眶象數量統(tǒng)計,寧夏地區(qū)溝眶象與臭椿溝眶象的比例(見表3)。

      2. 4 成蟲產卵對寄主樹木所處環(huán)境的選擇性

      寧夏溝眶象所處環(huán)境有選擇的習性,成蟲有選擇性的對寄主產卵,尤其對鄉(xiāng)村集鎮(zhèn)周邊生長旺盛、陽光照射充足的樹木和農家糞肥堆積集中的地方有特別嗜好。經調查,有廁所地方的樹木危害大于有牛羊圈地方的樹木,有牛羊圈地方的樹木危害大于一般農家肥堆積點地方的樹木,農家肥堆積點地方的樹木危害大于林網林帶的樹木,使用農家肥的農地或林網林帶的樹木,危害大于使用化肥農地的樹木,村間路林危害大于溝渠及公路林,旱地的寄主樹受害大于水地的寄主樹。

      2.5 假死性

      成蟲有假死性。突然受到驚擾,成蟲即卷縮墜地假死,稍停1~5分鐘,等到周圍沒有侵害動物或其它生物,即可恢復活動。

      2.6 信息素傳遞信息

      成蟲有依靠信息素傳遞信息的習性。雌成蟲選好寄主后,一方面取食危害寄主植物,一方面分泌液體和氣味傳遞信息,招引雄性成蟲前來交配產卵。

      2.7 寄主選擇性

      成蟲有根據寄主樹體內物質變化而選擇寄主的習性。成蟲有根據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的樹木內部物質變化情況,選擇自己需要取食、產卵的樹木,尤其喜在缺少水肥、生長緩慢、氣味較濃樹木上取食、產卵。

      2.8 環(huán)境適應性

      溝眶象有通過改變自身生活習性來適應復雜氣候、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在寧夏地區(qū),為了適應惡劣環(huán)境和氣候的變化,溝眶象大多在樹木根部危害,少數在樹木干根莖部基危害,常導致樹木枯萎死亡。

      2.9 其它習性

      調查發(fā)現,溝眶象成蟲對人、畜糞便和農家肥有嗜好的習性,凡廁所周圍、牛羊圈旁、有堆肥周圍的樹木,受害較嚴重。施用農家肥的農地或林網林帶的樹木,受危害大于施用化肥的農地樹木。

      溝眶象成蟲對黃油蒿有嗜好的習性。干旱區(qū)有黃油蒿、東北青蒿分布的地方,臭椿樹木受溝眶象的危害重較重,且蒿草分布密度越大,樹木受害越重。原因可能是由于黃油蒿、東北青蒿散發(fā)的特有異味的招引。

      3 討論

      溝眶象在國內主要分布在山西、陜西、河北、甘肅等省[2-4]。在寧夏主要分布在引黃灌區(qū)12個市(縣、區(qū)),以銀川、中衛(wèi)兩地危害比較集中。海拔1000~1450m的灌區(qū)林網及荒漠山區(qū)林地樹木受害較重,農耕地以旱地及村莊、果園防護林帶樹木受害較重。

      溝眶象在寧夏引黃灌區(qū)為1年1代,每年4月中下旬至6月為成蟲活動高峰期,略早于臨近的蘭州市[4]。經統(tǒng)計,寧夏地區(qū)溝眶象與臭椿溝眶象的比例95.03: 4.97,以溝眶象為主。

      研究發(fā)現,溝眶象對生長旺盛、陽光照射充足的樹木和對人、畜糞便、農家糞肥堆積集中的地方及黃油蒿有特殊的嗜好,這些地方的蟲口密度和為害均較高。提示可利用人類生活垃圾、農家有機肥等生物資源產生的異味及黃油蒿、東北青蒿散發(fā)的異味招引害蟲進行集中滅殺,控制害蟲種群數量。

      溝眶象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山西、陜西、河南、青海等省主要在臭椿樹木干部或基部危害,在寧夏為了適應惡劣環(huán)境和氣候的變化,由在樹木干部產卵、孵化、危害,轉移到地下樹木根部產卵、孵化、危害;由地上活動危害轉移到地下活動危害,溝眶象在寧夏大多在樹木根部危害,與其它地區(qū)有所不同。

      溝眶象和臭椿溝眶象危害較大,傳播速度快且防治困難,樹木受害后輕則影響生長,重則死亡。因此,2003年國家林業(yè)局將其列入“林業(yè)危險性有害生物名單”。溝眶象屬于全變態(tài)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不同的蟲態(tài),分別產生不同的危害。了解溝眶象在寧夏地區(qū)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可為防治提供科學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趙養(yǎng)昌,陳元清.中國經濟昆蟲志[M].第20冊,鞘翅目,象蟲科(1).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2 田朝陽, 李景照,徐景文,等. 河南外來入侵植物及防除研究. 河南農業(yè)科學, 2005(1)

      3 劉全儒,于明, 周云龍. 北京地區(qū)外來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2002(3)

      4 張小放,李濤,胡春玲,等.臭椿溝眶象防治工程的研究.中國森林病蟲[J],2001

      5 賈永國,王淑芬.臭椿溝眶象的綜合防治措施.河北農業(yè)科技[J],2008(9)

      6 倪同良,李福雙,李志勇,等.臭椿主要病蟲的危害及其綜合治理對策.林業(yè)科技[J],2004(6)

      7 張秀玲,朱培忠,王浩德,等.李永天臭椿溝眶象的生物學特性及防治對策.青海農林科技[J],2007(3)

      (責任編輯 荷初)

      猜你喜歡
      研究
      極限的計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與圓相關的兩類直線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绿春县| 利辛县| 扎赉特旗| 莎车县| 邵东县| 南投市| 正阳县| 罗城| 灵石县| 云龙县| 长治市| 江阴市| 庆城县| 沭阳县| 永嘉县| 浠水县| 崇仁县| 宣城市| 和龙市| 佛坪县| 维西| 天门市| 建湖县| 洮南市| 呼图壁县| 九寨沟县| 上蔡县| 杭锦后旗| 贵阳市| 黑龙江省| 德州市| 湟中县| 兴城市| 海南省| 林西县| 宾阳县| 行唐县| 多伦县| 淮安市| 霞浦县|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