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華
(萊陽衛(wèi)生學校,山東 萊陽 265200)
筆者同學的兒子在初中因故被教師當眾打了一耳光,孩子從此寧死不上學,在家待了一年后,轉(zhuǎn)到別的學校,2009年考入山東大學計算機系。
這個聰明的孩子走彎路的情況說明了一個問題:學生還沒有形成穩(wěn)定、成熟的個性品質(zhì),自尊心是一株嫩芽,需要教師用愛和尊重的雨露來澆灌。所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
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以下幾方面不容忽視。
優(yōu)秀教師一定是會說話的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粗暴、過激語言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惡、憎恨甚至逆反心理。只有飽含深情、真摯親切的話語才能給學生帶來心靈慰藉,才不會壓抑學生個性,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如“我還有哪些地方?jīng)]講清楚?”而不是“你還不明白嗎?”“承認錯誤等于改正了一半,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而不是“什么事都不學好,我看你早晚進監(jiān)獄”。
渴望積極的肯定評價,從而獲得自尊,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需求,而且衛(wèi)校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初中文化基礎較差而受到教師的冷遇,他們的自尊心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意地關心這些學生的心理需求,巧妙地安排班級活動,發(fā)揮他們的特長。為此,筆者設置了各種獎項,只要學生有進步,筆者就表揚。實際上,這些學生更渴望在集體中找到自己,得到好的評價和教師的重視,因此對班級的各項工作都會積極去做。還有少部分學生學習差、品行也差,他們表面上看起來不在乎,有“破罐破摔”之勢,其實,內(nèi)心深處也有十分強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在班級各項活動中,筆者有意鼓勵他們參加,而他們會覺得是教師看得起他們,也盡力去做。學期末,筆者把表揚的名單在班級宣讀,并貼在墻上。
表揚項目如下:最佳班干部;最佳課代表;最佳同桌;最佳作業(yè);學習最刻苦的;學習成績最佳的;學習進步最大的;跑得最快的;最有力量的;最關心集體的;最團結(jié)同學的;最尊敬教師的;最遵守紀律的;學習成績最佳的(宿舍);宿舍衛(wèi)生成績最佳的(個人);最佳值日生;廣播稿最多的。
這樣,班上很多學生都能受到表揚,他們都很興奮。當自尊心使人克服各種困難和自身弱點,能合理維護自己的尊嚴時,它在人們的行動中就起到積極的作用。
日常工作中學生出現(xiàn)過失是不可避免的,他們或是不經(jīng)意間造成的,或是一念之差造成的,并非故意。人無完人,孰能無過,何況是學生,我們要允許學生犯錯誤。
筆者曾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在陜西某貧困山區(qū)的小學里,五年級學生張某偷了同桌的五元錢去買藥救母親的命,在同桌的質(zhì)問下,他漲紅了臉,淚流滿面。這時教師進來了,問明情況后,說:“在你的桌子下有五元錢,我讓張某撿起來,我保管了,給你。”之后,教師向張某問明了事情的經(jīng)過,并給予他幫助。張某一生都感激這位曾保護過他名譽的女教師。當然,教師會這樣做,前提是了解自己的學生。
筆者曾經(jīng)多次調(diào)解女生宿舍的糾紛,當調(diào)解無效時,筆者就給她們調(diào)了宿舍。通過筆者的努力,4名女生心理獲得了“新生”,愉快地投入到了學習中。
當然,不是對所有的學生都要保護其自尊心,個別“釘子戶”,他們覺得教師不算什么,他才是“天下第一”,對于這樣的學生就要“下猛藥”,就要損傷他的“自尊”,就要他以“喪失自尊”為昂貴代價,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稚的心靈?!苯處熒平馊艘獾臏厍槭钦樟翆W生心靈窗戶的一盞明燈,因為心理素質(zhì)是培養(yǎng)其他素質(zhì)的基礎,是學生主動發(fā)展自己的內(nèi)部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健康既是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學生成才的需要,更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