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佰文,姜佳琦,陳曉武,魏士梅,權明順,關麗麗
(1.東北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哈爾濱 150030;2.阿城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哈爾濱 150300)
磷不僅是植物體中許多重要化合物的組成成分,而且是園藝作物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元素,但我國多數土壤缺磷,加之磷肥資源短缺,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導致利用率低。蔬菜保護地土壤中全磷含量雖然較高,但大多是以難溶態(tài)存在,作物很難吸收利用這部分磷素[1-6]。如何挖掘土壤的潛在肥力,有效提高作物對土壤難溶態(tài)磷的吸收利用能力,是當前值得關注的課題。
目前,低分子質量有機酸活化土壤中磷的作用及機理已經有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等有機酸在養(yǎng)分活化方面的作用,且研究結果多為原始土壤類型為褐土、潮土的地區(qū),對黑土區(qū)蔬菜保護地磷素有效化的研究較少[7-11]。本研究以哈爾濱市阿城區(qū)種植年限為25年的保護地土壤為對象,通過研究蔬菜保護地(0~20 cm)磷素的活化,探究草酸、腐殖酸對Ca2-P、Ca8-P、Ca10-P、Al-P、Fe-P、O-P的活化效果,為更好地認識和評價有機酸在活化黑土區(qū)土壤磷中的重要作用、挖掘土壤潛在肥力提供理論依據。
供試土壤:2011年5月初,選取哈爾濱市阿城區(qū)種植年限為25年的塑料大棚土壤,在耕層土壤(0~20 cm)按S形多點取樣法,采取合適濕度的原狀土柱樣品(10 cm×10 cm×20 cm),裝袋,帶回進行室內培養(yǎng)。
供試試劑:草酸(Oxalic acid)分析純試劑、腐殖酸(工業(yè)級)。
室內培養(yǎng)試驗于2011年5月進行。將25年的耕層土壤作為室內培養(yǎng)試驗材料,取21個1 L廣口瓶,每個廣口瓶中放入500 g 2 mm經高壓滅菌的土樣,將分別溶于300 mL無菌蒸餾水后不同用量的草酸、腐殖酸加入到廣口瓶中,密封培養(yǎng),取出晾干后過1 mm、0.15 mm篩備用。
本試驗設7個處理,每個處理均3次重復,隨機排放在培養(yǎng)箱中。具體方案如下:CK,未加入有機酸;處理1、處理2和處理3分別用草酸2.5 g/500 g土、5 g/500 g土、10 g/500 g土;處理4、處理5和處理6分別用腐植酸2.5 g/500 g土、5 g/500 g土、10 g/500 g土,培養(yǎng)時間分別為5、10、20、30、45、60 d。
參照《土壤農業(yè)化學分析方法》[12],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軟件完成全部數據處理。
結果見圖1。
圖1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對土壤Ca2 -P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Ca2 -P in soil
由圖1可知,各處理在培養(yǎng)前10 d Ca2-P含量基本無明顯變化,之后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Ca2-P含量逐漸增加,這可能是由于隨著時間的延長,土壤酸度增加使Ca2-P部分溶解的結果,在培養(yǎng)30 d時出現峰值,之后略有下降,45 d以后基本趨于平穩(wěn),在培養(yǎng)60 d時可保持較高含量。
不同濃度草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Ca2-P含量有明顯提高,其中10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變化明顯高于2.5 g/500 g土、5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且在培養(yǎng)60 d時達到最高值,由此可以看出,隨著草酸濃度的增加,對Ca2-P的活化作用也明顯增強;不同濃度腐殖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Ca2-P含量并無明顯的提高。
由圖2可知,除10 g/500 g土(處理3)外,其他各處理在整個培養(yǎng)期間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不同濃度草酸處理隨著濃度的增加,Ca8-P含量均可在培養(yǎng)60 d可達到較高水平,其中10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在培養(yǎng)10 d以后,Ca8-P含量有大幅度提升,在培養(yǎng)20 d以后含量明顯高于2.5 g/500 g土、5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由此可以看出,草酸濃度越高,對Ca8-P的活化作用越強;不同濃度腐殖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對Ca8-P含量并無明顯影響,均在培養(yǎng)20 d時達到最低值,之后略有升高,在培養(yǎng)45 d達到最高并基本保持穩(wěn)定。
圖2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對土壤Ca8 -P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Ca8 -P in soil
由圖3可知,各處理在整個培養(yǎng)期間,在10天和45 d出現兩次較明顯的峰值。不同濃度草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Ca10-P含量有明顯降低,且在培養(yǎng)5 d時達到最低值,由此可以看出,增加草酸的濃度并不能提高對Ca10-P的活化作用;不同濃度腐殖酸處理對Ca10-P含量并無明顯影響。
圖3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對土壤Ca10 -P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Ca10 -P in soil
由圖4可知,各處理在整個培養(yǎng)期間變化趨勢基本相同,均在10 d達到最高值,之后Al-P含量持續(xù)降低,培養(yǎng)30 d后含量略有升高并基本保持穩(wěn)定。不同濃度草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Al-P含量有明顯提高,其中10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在培養(yǎng)5 d以后,變化明顯高于2.5 g/500 g土、5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且在培養(yǎng)10 d時達到最高值,由此可以看出,隨著草酸濃度的增加,對Al-P的活化作用有一定的增強;不同濃度腐殖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Al-P含量并無明顯的提高,在培養(yǎng)10 d達到最高值,培養(yǎng)30 d達到最低值,之后基本保持穩(wěn)定。
由圖5可知,不同濃度草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Fe-P含量逐漸升高,培養(yǎng)45 d達到最高值之后有所下降,其中草酸濃度越高,Fe-P含量越低,由此可以看出,增加草酸的濃度并不能提高對Fe-P的活化作用;不同濃度腐殖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Fe-P含量略有上升,其中10 g/500 g土濃度的腐殖酸處理在45 d出現明顯峰值,之后有所回落,2.5 g/500 g土、5 g/500 g土濃度的腐殖酸處理在培養(yǎng)30 d后Fe-P含量呈下降趨勢,總體來說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10 g/500 g土濃度的腐殖酸對Fe-P的活化效果較好。
圖4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對土壤Al-P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Fig.4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Al-P in soil
圖5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對土壤Fe-P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Fig.5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Fe-P in soil
由圖6可知,各處理在整個培養(yǎng)期間O-P含量有較大波動性,這可能是由于培養(yǎng)期間,土壤酸化導致不同形態(tài)的無機磷被活化釋放出來。不同濃度草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O-P含量有明顯提高,其中10 g/500 g土、5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變化明顯高于2.5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分別在培養(yǎng)5 d、20 d出現峰值,之后整體呈下降趨勢,由此可以看出,0~20 d內增加草酸濃度,對O-P的活化作用明顯增強;不同濃度腐殖酸處理隨濃度的增加,O-P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培養(yǎng)45 d達到最低值,之后略有回升且保持穩(wěn)定,由此可以看出增加腐殖酸濃度并不能起到明顯活化O-P的作用。
圖6 不同用量草酸、腐殖酸對土壤O-P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Fig.6 Effect of different amount of oxalic acid and humic acid on change of O-P in soil
試驗結果表明,在以Ca-P為主的石灰性黑土中,土壤磷的固定顯著降低,這可能是由于草酸和腐殖酸有-COOH、-OH等功能基,它們可以通過這些功能基產生溶解作用,再通過與Ca2+等離子的螯合,使一些被束縛的磷素明顯得到釋放,并且其功能基的活化能力與草酸、腐殖酸的濃度及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呈正相關;同時,草酸可以活化土壤中有效性較低的Al-P、Fe-P和Ca10-P,這一現象可能是由于草酸能促進難溶態(tài)無機磷的轉化,有效使無機磷和有機磷之間保持動態(tài)平衡[13]。
草酸、腐殖酸在活化以Ca-P為主的石灰性黑土中,其活化能力與有機酸濃度、有效磷含量呈正相關,能明顯促進土壤磷的釋放。同時,草酸可以活化土壤中的Ca2-P和Ca8-P,及有效性較低的Ca10-P、Al-P和Fe-P,其中10 g/500 g土濃度的草酸處理的活化能力最大。供試土壤在不同濃度草酸、腐殖酸作用下,各形態(tài)無機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增加幅度Al-P>Ca8-P>Fe-P>Ca2-P>Ca10-P>O-P??傮w來說活化能力大小為草酸>腐殖酸,并且隨著濃度的增加效果更加明顯。
[1]廖康,張乃明,孟麗霞,等.有機酸對紅壤磷素活化影響因素研究[J].土壤通報,2010,41(5):1091-1093.
[2]劉麗,梁成華,王琦,等.長期不同施肥處理蔬菜保護地土壤磷素釋放特征的研究[J].土壤通報,2009,40(3):594-599.
[3]劉麗,梁成華,王琦,等.低分子量有機酸對土壤磷活化影響的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9,15(3):593-600.
[4]梁玉英,黃益宗,孟凡喬,等.有機酸對菜地土壤磷素活化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05,25(5):1171-1176.
[5]高妍,姜佰文.不同年限黑土型蔬菜保護地磷素狀況及有效化的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yè)大學,2011.
[6]孫桂芳,金繼運,王玲莉,等.低分子量有機酸類物質對紅壤和黑土磷有效性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0,16(6):1426-1432.
[7]崔正中,尹云鋒,韓芳.利用32P示蹤技術研究土壤磷素活性劑對大豆吸收土壤和肥料磷素量的影響[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1(2):129-133.
[8]薛延豐,趙會杰,李奕林.低分子量有機酸對石灰性潮土無機磷形態(tài)轉化的影響[J].土壤通報,2004,25(6):499-452.
[9]劉建玲,張福鎖,楊奮翮.北方耕地和蔬菜保護地土壤磷素狀況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0,6(2):179-186.
[10]王樹起,韓曉增,李曉慧,等.低分子量有機酸對黑土無機磷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學報,2009,25(4):763-768.
[11]Zhang Zhiming,Simard R R,Lafond,et al.Changes in phosphorus fractions of a humic gleysol as influenced by cropping systems and nutrient sources[J].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01,81(2):175-183
[12]魯如坤.土壤農業(yè)化學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2000.
[13]張迪,魏自民,李淑芹,等.生物有機肥對土壤中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響[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5):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