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玲,李建強,黃 揚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6醫(yī)院眼科,吉林 通化 134001)
翼狀胬肉進行性向角膜瞳孔區(qū)生長,影響美觀及視力,最佳方法就是手術切除,但單純手術切除總是留有瘢痕,且術后復發(fā)率高。我院自2008年8月以來采用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265例(308眼)。其中原發(fā)翼狀胬肉251例(290眼),復發(fā)翼狀胬肉14例(18眼)。右眼119例,左眼103例,雙眼43例(86眼)。男124例,女141例,年齡37~66歲,平均52歲。
1.2 手術方法:手術均在日本托普康OMS-610型手術顯微鏡下完成,放大倍數(shù)為6~10倍。表面麻醉和局部麻醉: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滴眼2次,2%利多卡因加1∶1000腎上腺素2滴行胬肉頭部及上方球結膜下浸潤麻醉。開瞼器開瞼,球頭刀片在距胬肉頭部外側0.5 mm作角膜淺層劃開,緊貼角膜將胬肉頭部平整剝離,深度以不殘留胬肉組織為宜,而后分別將胬肉頭、頸、體部從角膜、角膜緣及鞏膜上剝離,鞏膜表面燒灼止血。取上方12點處角膜緣干細胞,連同部分球結膜,移植片大小與胬肉切除范圍相同,保留球結膜下筋膜組織。將取下植片角膜緣側用10/0絲線固定縫合于距角膜緣0.5 mm處淺層鞏膜壁上,遠端與胬肉殘端球結膜連續(xù)縫合,取植片區(qū)將結膜瓣下移對位縫合于角膜緣處。術后包扎1 d,第2天開始滴復方妥布霉素滴眼液、貝復舒眼液,4次/d,每周減量1次,1個月后停藥。術后14天拆除植片縫線。
1.3 手術要點:①從胬肉頭部邊緣找到與正常組織的分界,在正常組織層內(nèi)一次切割分離胬肉組織,不漏下任何纖維束。②分離粘連,先找到內(nèi)直肌,做牽引縫線,以免損傷內(nèi)直肌鞘及肌纖維。③移植結膜不能帶眼球筋膜。④球結膜移植時正反面要做好標記不能弄錯。⑤移植結膜瓣的角膜緣側必須對位于胬肉創(chuàng)面的角膜緣側。⑥移植結膜瓣對位縫合時要固定縫合于淺層鞏膜壁上。
術后第1天換藥,植片平整,輕度水腫,術后第3天植片紅潤,水腫加重,角膜上皮生長,術后第5天,植片血管開始生長,水腫減輕,術后7~10天植片血管充盈,水腫消退,角膜逐漸透明。1個月后外觀基本如正常眼,術后2個月外觀正常,未見明顯手術瘢痕。隨訪觀察10個月~4年,1例復發(fā),2例移植球結膜瓣未存活。251例(292眼)角膜透明,結膜平坦;14例(16眼)角膜殘留輕度云翳,與胬肉生長時間及復發(fā)有關。術后隨訪期間,所有患者術后無免疫排斥反應發(fā)生。
翼狀胬肉(Ptergium)是一種慢性炎性反應性病變,多在瞼裂斑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是一層纖維血管構成的結締組織,好發(fā)于眼球鼻側球結膜。生活在近赤道部和戶外工作的人群發(fā)病率較高,可能與紫外線照射、煙塵等有一定關系。局部角膜緣干細胞受損,失去屏障作用可能也是發(fā)病基礎[1]。若翼狀胬肉生長較小,無明顯自覺癥狀時一般可無需治療。但當病變接近角膜瞳孔區(qū),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擋瞳孔區(qū)而引起視力下降時則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國內(nèi)治療翼狀胬肉的手術方法多種多樣,包括暴露角膜緣手術、單純結膜瓣轉移術、羊膜移植術、手術切除加抗代謝藥物,但都存在術后復發(fā)的問題,同時取材較難,且價格昂貴,為了減少術后復發(fā),筆者采用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原發(fā)及復發(fā)性翼狀胬肉。角膜緣干細胞(Stem Cell of Limbal Cornea)是角膜緣基底細胞中的部分細胞,其特征為分化程度低,增殖潛力大,細胞周期長,不對稱分裂[2]。角膜緣干細胞不僅是角膜上皮再生的來源,同時還是角膜與結膜之間的屏障,在修復損傷中維持著自身穩(wěn)定。原發(fā)和復發(fā)性翼狀胬肉都是由于角膜緣干細胞缺乏或功能不良,角結膜屏障破壞。本組患者主要基于干細胞這種理論概念,在病變切除后取材于干細胞較多的角膜緣植片,為受損的角膜緣部提供健康干細胞,從根本上改善角膜上皮修復機制,防止胬肉復發(fā)。另外,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取材簡單、方便,術后免疫排斥反應少,手術成功率高,但手術需要熟練的技巧,筆者的體會是取角膜緣組織非常重要,因筋膜組織可以易化結膜向角膜滑行生長,使翼狀胬肉術后容易復發(fā),所以取結膜瓣時需分離結膜下筋膜組織,而且,若植片包含了筋膜組織,術后易發(fā)生移植片水腫、收縮、溶解、肉芽形成等并發(fā)癥,使手術失敗,尤其是在移植片對位不佳時更容易發(fā)生[3]。其次取移植片時應作好標記,移植縫合時區(qū)分好結膜瓣上皮層及筋膜組織面,并作與淺層鞏膜壁固定縫合,防止植片松動、滑脫,否則移植片將無法建立正常血供,最終導致手術失敗。
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比常規(guī)傳統(tǒng)手術方法具有降低術后復發(fā)、減少抗代謝藥物不良反應的優(yōu)點,同時可減少患者精神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日后隨著干細胞研究逐步深入和普及,必將有更廣闊的發(fā)展和前景。
[1]葛 堅,起家良,崔 浩.眼科學(8年制)[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
[2]宋 琛,馬志中.眼科手術學[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1.
[3]王時力,張亞琴.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翼狀胬肉[J].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3,21(2):333.